【连载】《伤寒论》解读40-43条
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40)
这一条论外寒兼内饮的证治。
“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是对外寒内饮的病理概括。文中除发热一症,其余都是内饮的症状,发热一症概括了伤寒的发热、恶寒、无汗等症。
出现了干呕、咳、渴、利、小便不利、少腹满、喘等症,这些都是内饮随气机升降,侵犯不同脏腑部位而出现的症状。内饮干胃则干呕,犯肺则咳,影响气化则渴,犯肠则利,阻滞气机则噎,水犯膀胱则小便不利、少腹满,水寒犯肺则喘。证候虽多,但都是水饮所致,用小青龙汤内消水饮、外散表寒。
小青龙汤方
麻黄(去节)三两,芍药三两,五味子半升,干姜三两,甘草(炙)三两,桂枝(去皮)三两,半夏(汤洗)半升,细辛三两。
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若渴,去半夏,加栝楼根三两;若微利,去麻黄,加荛花,如一鸡子,熬(炒的意思)令赤色;若噎者,去麻黄,加附子一枚,炮;若小便不利,少腹满者,去麻黄,加茯苓四两;若喘,去麻黄,加杏仁半升,去皮尖。且荛花不治利,麻黄主喘,今此语反之,疑非仲景意。
臣亿等谨按:小青龙汤,大要治水。又按《本草》,荛花治十二水,若水去利则止也。又按《千金》,形肿者应内麻黄,乃内杏仁者,以麻黄发其阳故也。以此证之,岂非仲景意也。
小青龙汤是麻桂合方,去杏仁、姜、枣,加半夏、细辛、干姜、五味子组成。麻黄配桂枝发散表寒兼散内饮;半夏、细辛、干姜、五味子是仲景治疗寒饮内停致上焦咳喘的一组药,散见于寒饮犯肺引起的咳喘证,如射干麻黄汤等;半夏、细辛辛温化痰散饮,干姜、五味子一辛一酸,一散一收,散水饮不伤正;白芍合五味子酸敛,佐麻桂之燥而防伤阴之弊;甘草和中扶正,调和诸药。
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41)
这条是承上补出小青龙汤证的主症及与药后表里双解的机转。
本条是倒装句。“小青龙汤主之”应接在“发热不渴”下。
“心下有水气”与上条一样,“咳而微喘”上条是“或咳”“或喘”,亦一致。本条是“发热不渴”,上条是“发热而渴”,可见咳喘是主症,发热是表证。
言外之意,恶寒、无汗、头痛也应在其中,都是必见之症,出现的“渴”是或见之症,如果主症具备,无或见之渴症,小青龙汤用之当然。
药后出现口渴,仲景解释为“寒去欲解也”。这里的寒有两重意思,一是指表寒欲去,二是指寒饮欲去。为什么药后口渴是寒去欲解的征象呢?上条的“或渴”是水气不化,津液不滋。这条“不渴”是水气尚未影响气化。而药后水邪已去,胃阳渐复,欲引水自救。这时不须药物治疗即可自愈,或者少少与水饮之即可,仲景再出本条以防误诊误治。
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42)
本条表面上与12条重复,细看是对12条的简言,相互说明桂枝汤的脉证。
太阳病外症未解,见头项疼痛、发热恶寒。“脉浮弱”是对12条“阳浮阴弱”的总结。从脉可以看出,本条的太阳病是太阳中风,外症应该是头痛发热、恶风汗出,解除这些症状应当用解肌发汗法,宜用桂枝汤。
本条正如刘渡舟教授所说:“在连续论述麻黄汤以及大青龙汤伤寒表实诸证治之后,从这一条开始又再次论述桂枝汤证治。这就有一个虚实对比,可以深化辨证论治思想。”
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43)
这一条是太阳病误下,邪陷胸肺致喘,且太阳表证未解的证治。
太阳病为表病,未言伤寒还是中风,但不论伤寒或者中风,都应当解表,反用下法,属于误治,出现微喘,是表证还没解除,不论是伤寒还是中风,都应当用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治疗。为什么?因为即使是伤寒已用下法,表不解亦应用桂枝汤解表,加厚朴、杏仁平喘。中风表虚误用下法就更不能用麻黄汤了,因误下后微喘,而且表未解。成无己说:“下后大喘则为里气大虚,邪气传里,正气将脱也,下后微喘,则为里气上逆,邪不能传里,犹在表也。”可见本条误治,没有治坏,未出现坏证,而是误治后表证未解,出现了微喘的兼证,证不变方亦不变,只是在解表的桂枝汤中加厚朴、杏仁,平息里气上逆的兼喘证。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方
桂枝(去皮)三两,芍药三两,甘草(炙)二两,生姜(切)三两,大枣(擘)十二枚,厚朴(炙,去皮)二两,杏仁(去皮尖)五十枚。
上七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