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建筑枋的分类指南
欢迎投稿留言交流
本期我们学习古建枋类的知识,在古建木结构中柱和梁是最主要的承重构件,而枋是起辅助稳定柱与梁的构件。
枋类构件很多,如:
1、额枋(檐枋);2、金、脊枋;
3、箍头枋;4、承椽枋;
5、天花枋;6、间枋;
7、棋枋;8、关门枋;
9、平板枋;10、花台枋;
11、穿插枋
✦檐枋、金枋及随梁枋、穿插枋是用于下架,联系稳定檐柱头和金柱头的;
✦中金枋、上金枋、脊枋是用在上架、稳定梁架的;
✦箍头枋是用在建筑物转角部分,稳定角柱的。
额枋也叫檐坊,是中国古代建筑中柱子上端联络与承重的水平构件。南北朝的石窟建筑中可以看到此种结构,多置于柱顶;隋、唐以后移到柱间,到宋代始称为“阑额”。有些额枋是上下两层叠重叠的,在上的称为大额枋,在下的称为小额枋。大额枋和小额枋之间夹垫板,称为由额垫板。
金枋一般是指明清建筑位于额枋(阑额)和脊枋之间的枋,走向与梁垂直,与建筑的正立面平行。清式建筑构架名称之一。它们又分为为:下金枋、中金枋、上金枋。
脊枋是在正脊位置的枋。
箍头枋的头饰对带斗拱大式建筑常做成霸王拳形状,无斗拱小式建筑则常做成三岔头形状。梢间或山面转角处,做箍头榫与角柱相交的檐枋或额枋。分单面箍头枋和搭交箍头枋两种。
承椽枋指重檐建筑中上下层交界处,承托下层檐椽后端的枋木,在枋木外侧,安装椽子位置处剔凿有椽窝。截面高为5斗口,截面宽为4斗口。
间枋是楼房建筑每间房的面宽方向,楼板之下联系柱与柱之间的木构件,明清式称间枋。高按檐柱径,厚为高的五分之四。高按檐柱径,厚为高的五分之四,用半榫与柱相交。
棋枋是指承椽枋之下,为安装槛框而设置的辅助木构件,两端做半榫与棋枋重檐金柱相交。
穿插枋是檐柱与老檐柱(金柱)间之联络辅材,此为小式建筑中的称谓,大式建筑中称为桃尖顺梁枋。
天花枋是位于老檐枋下安放天花的枋。与天花梁一起构成室内天花的主要承重构架。断面与天花梁不同,但其上皮应与天花梁同高,一般两端做半榫交于金柱。有斗栱时,天花架于斗栱里跳的井口枋上。
大式带斗拱的建筑中,置于外檐额枋之上,承接斗拱的扁枋称为平板枋。
来源:建筑与园林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