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茶论道 把酒会友
品茶论道,把酒会友
——范云峰
三五好友,以茶为媒,对坐倾谈,品茶论道,品味人生,抒发情怀。一杯清茶,一段回味,一番感慨,一丝释放,一席理解。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推杯换盏,你来我往,感情由生,亲如兄弟,犹如知己。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总有人和你一样。茶和酒作为中华民族之国粹,是人们汇集同类,交朋结友的重要手段。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范云峰画竹
茶以其“和”、“静”、“怡”、“真”的精神内含备受国人推崇。与中国备受推崇的兰花一样,都有着独自芳香的品质。兰花要赏,要感,而茶是靠品,要品出味。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论道品茶香,
悠然叙旧长;
紫砂壶影美 ,
翰墨写文章。
范云峰书《品茶》
关于品茶,在红楼梦中,槛外人妙玉曾有这样的高论“喝茶一杯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饮牛饮骡”了。品茶是一种心情,释放的是一种茶味——同道中人的遐思与感悟。品茶是一件雅俗共赏的乐事。它可以是文人骚客,吟月赋风,对弈抚琴;也可以是权贵阶层,夸示富贵、附庸风雅,更可以是平民百姓,畅聊琐事,享乐人生……,以品茶为物介,结志同道合者,言共同之话题,畅人生之憾事,岂不幸哉!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范云峰书茶香宜人
茶蕴“静”、“和”,散发禅意,品之其中味,悟之人生谛。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范云峰书茶诗
茶里论人生,茶中结道友。容酸甜苦辣、叹风花雪月,感悲伤离合,悟世间万千,皆可浸于茶中,醉在人生境界中。缘,便由茶而生;道,又由缘而引。人之各异,悟之不同,但归之终极。道中之友,有快乐相伴。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范云峰茶酒联
以茶交友,品论人生,人生之幸事,但万物皆有隔。品茶需淡雅和咸淡的心情,较之于茶,把酒会友,于时代、于环境、于心境、于广度都更为广泛。把酒会友,是源远流长的中国酒文化中的一个分支。千百年来,把酒言欢,结交朋友铸成了以酒交友的漫漫长河。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范云峰画《观兰品茶》
在各个阶层都能觅到酒的影子。自古以来,不管是大宴群臣、各方会盟、座谈协商,老友相见都离不开酒,甚至陌生人也能因对酒的爱好而相约一起,畅谈当下,指点江山,“昨为生客今为友,萧萧心怀情悠悠”。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范云峰书
无事常喝茶,
有空多读书。
上世纪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荟萃了闻一多、梁实秋等国内一流的学者和作家,他们当中那些好饮酒的人组成了著名的“酒中八仙”。他们常常在薄暮时分,把30斤一坛的名酒搬到席前,罄之而后已。大家开怀畅饮,夜深始散。有一次胡适路过青岛,见到这班人豁拳豪饮的样子,吓得立刻把他太太给他的刻有“戒酒”二字的戒指戴上,当作免战牌。当时也在青岛大学任教的沈从文以此为素材创作了小说《八骏图》。
酒作为各个阶层的交往中介,是联系友情、呼朋唤友的池中之物。不像上下级之间的战战兢兢和商业场合的唯唯诺诺,朋友间的酒是随性、自然、轻松的。正如李白在《山中与幽人对酌》写到的: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你可以幕天席地、敞开情怀,纵意所如、放浪形骸之外。既可以是同学相约一桌,张扬激情:“白日放歌需纵酒,伴我青春好时光”。也可以像王羲之那样“曲水流觞”,率性而至,对于那些即将要失去的朋友,甚至还可以“杯酒释前嫌,再续兄弟情”。与君把酒散忧愁,吟诗作赋憾淋漓,挥洒博学显风流。酒能使人心灵沟通、相互交融,产生情感共鸣,达到是“酒逢知己千杯少”的忘我境界,“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唏嘘感。
场合不同,酒也相异,好友相来,必备珍品,珍品倾出,方显心情,珍品有价,情义无价!
品茶论道,把酒会友,聚志同道合之友,言共同之话语。品人生,交珍友,结情谊,论行规。
甚深智境界,一品云峰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