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作文丨齐桓公拍了拍你,白茅你认识否?
推迟的2020年高考
在今天拉开序幕
一如既往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
而在各种各样的高考热议里
最令人瞩目的莫过于作文题了
看着这道作文题目
思绪仿佛瞬间穿越回
那个“群星璀璨”的春秋战国
齐国霸主齐桓公、足智多谋的管仲
这两个熟悉的名字
在历史中留下了无数经典与传奇
齐桓公兴兵讨苞茅
除了高考作文题中的故事,管仲在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的过程中,下面这段入选了语文教科书的故事也同样脍炙人口。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中国古代征伐讲究师出有名,故兵出于礼。
《左传》僖公四年(公元前656年)载,齐桓公劳师南下,攻打楚国。楚成王怎么也想不出齐国兴师问罪的原因,就派使者去向齐桓公讨个说法:“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管仲回答说:“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大公曰:五侯九伯,女实征之,以夹辅周室。赐我先君履,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无棣。尔贡苞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征。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楚国的使者回答说:“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给?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
翻译成大白话的意思是,齐恒公攻打楚国时,楚国觉得莫名其妙,楚王派使者问管仲原因,管仲说齐国之所以讨伐楚国,是因为当年周召公曾经授权,为了周王室的安全,齐国有权利征伐五侯九伯。楚国没有及时上贡“苞茅”,造成周王无法“缩酒”祭祀。另外,周昭王南征,死于汉水,原因至今不明,楚国欠周王室一个解释。对于“苞茅不入”,楚成王认罪,表示一定按时上贡。
古文中的白茅
那么,这个师出有名的“苞茅”是什么东西?为何祭祀的时候非用此不可,有什么讲究吗?
《春秋左传正义》引《尚书·禹贡》说:“荆州:包匦菁茅。” “苞茅”,其中就是指产地在荆州的包起来的茅草。茅草可不是什么稀罕的植物,古时便随处可见,古书中也常有记载。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周易·泰卦》初九:“拔茅茹,以其汇。征,吉。” 按《周易》的说法,通过占卜,如果卦象显示是连根拔取茅草,就是征伐的吉时利象。白茅是平安吉祥的象征。
《周易·大过卦》初六:“藉用白茅,无咎。” 《周易》还说,用白茅铺地,可以避免灾难。祭祀的时候,白茅可以通神,体现神的精神预言。
《周礼·春官·男巫》说:“掌望祀、望衍、授号,旁招以茅。冬堂赠,无方无算;春招弭,以除疾病。王吊,则与祝前。” 《周礼》记载了周朝有“旁招以茅”的礼仪,是指举行望祀山川、祭祀神灵的时候,中间放上贡品,四方用茅草招呼,请来百神享受,这样可以送走灾祸,除去疾病。
《离骚》说:“索琼茅以筳篿兮,命灵氛为余占之。曰:'两美其必合兮,孰信修而慕之?' 《离骚》里的琼茅就是白茅,“索琼茅”就是铺开白茅,招神问占。
除了祭祀,白茅还有许多美丽的象征,《诗经》中有多首作品提到茅。
《召南·野有死麇》:“野有死麇,白茅包之。有女怀春,吉士诱之。” 这首诗中,猎人用白茅包着鹿向女子求婚,白茅象征着心思的纯洁。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邶风·静女》“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将白茅(荑)作为婚媾的象征,与在《召南·野有死麇》中的意思相差不大。
说了这么多关于白茅的经典,那么白茅在现代植物学中是怎样的呢?
植物学中的白茅
Imperata cylindrica var. major
禾本科,白茅属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白茅,多年生,具粗壮的长根状茎。秆直立,单生或丛生,高0.3-1.2米,具2-4节,节上常被毛,偶无毛。圆锥花序顶生,外观呈圆柱形,长6-20厘米,宽达2-3厘米。颖果椭圆形,长约1毫米,胚长为颖果之半。(图片来源:PPBC中国植物图像库,徐克学摄于深圳仙湖植物园)
白茅是一种非常普通的禾草,又名茅草、丝茅、茅根等。其分蘖的叶子比韭菜宽一些,有二十余公分长。初生的叶子从基部发出,像一条条绿色的软刀片一样直立着。产于辽宁、河北、山西、山东、陕西、新疆等北方地区;生于低山带平原河岸草地、沙质草甸、荒漠与海滨。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图片来源:PPBC中国植物图像库,叶建华摄于深圳洪湖公园
夏初之际,白茅花开,花序伸展开来,洁白柔软,随风飘拂,与水边芦苇的蒹葭苍苍相呼应,令人顿生苍茫凄迷之感。广东、香港一带,不少市民会在4月份的时候来到郊野,看白茅为绿田园添上一片白色浪漫,日落黄昏时更映照出黄金田园的美景。
香港坪洋白茅景观航拍。坪洋是位于香港打鼓岭的一条村落。每年4月至5月期间,邻近坪洋的一块草原会有白茅草花盛开,吸引了不少游人前往欣赏。(本视频来源于youtube“随我行FolloMe”账号)
广东人眼里的白茅
对热爱煲汤的广东人来说,白茅的根状茎是非常重要的材料。尤其在春夏期间常用来入汤羹,同样具有凉血、清热、利尿的效用。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春天气温渐暖,容易上火。此时,又正是“茅根”旺长之季,路旁、山坡、草地随处可见。中医认为,这个时候就可以采些新鲜的根茎来煎水当茶喝。
到了夏末秋初,白茅洁白柔软的花序逐渐开放,草叶儿也开始慢慢变黄了。这时地下纵横交错的根状茎积蓄了一个夏天的水分和养分,正是最甘美的时节。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在《本草图经》记载:“茅根,今处处有之。春生芽,布地如针,俗间谓之茅针,亦可啖,甚益小儿。夏生白花,茸茸然,至秋而枯,其根至洁白,亦甚甘美,六月采根用。”
药典记载“茅根”的采收季节一般在春秋季。白茅的根状茎可以清肺、利尿,还能止血,可以治疗吐血,小便出血。如果有外伤出血,用它的花穗敷在伤口上,也可以立刻止血。
白茅根状茎的药用功效在历代的本草中均有记载,如陶弘景的《本草经集注》《名医别录》《本草经疏》等等。
盘根错节的白茅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虽然白茅给了我们美好的意象,给了我们身体满怀的“温情”,但它对庄稼而言也确实是头疼的家伙。
白茅草具有粗壮的长根状茎,且十分发达,就算是连根刨除,只要留下一小节,来年又会长出蓬蓬勃勃的苗来,影响庄稼的生存。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白茅的根状茎(图片来源:公众号「认识你身边的植物」,风摄于浙南云谷)
《本草纲目》中也有一段描述:“茅叶如矛,故谓之茅。其根牵连,故谓之茹。易日,拔茅连茹,是也。有数种:夏花者为茅,秋花者为菅。二物功用相近,而名谓不同。诗云,白华菅兮,白茅束兮,是也。别录不分茅菅乃二种,谓茅根一名地菅,一名地筋,而有名未用又出地筋,一名菅根。盖二物之根状皆如筋,可通名地筋,不可并名菅也,正之。”
因为白茅入侵能力强,适应性好,耐荫、耐瘠薄和干旱,所以白茅也成了这世界上最难铲除的杂草之一,成了令农人最头痛的植物。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是诗人对小草的描写
亦可用于白茅
最后,祝愿在考场上拼搏的学子们
如白茅般坚韧、顽强
以生生不息的毅力
一举及第,如愿以偿
-参考资料-
光明日报. 2017. 齐桓公为什么兴兵讨苞茅
草木学园. 2019. 故园草木(2):白茅
认识你身边的植物. 2020. 白茅——一半天使,一半魔鬼
新浪博客-中医同城. 2016. 发现深圳的中草药 | 白茅根,有点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