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谈到云手,关于其他的拳招我有机会在谈,杨波老师空间里讲的就很精彩了,我这献丑显得自己更是无知的。我只是觉得那个太极圈练习,不知道各位有没体验到,这其中的中定功夫可是要花点时间去耗的。在肩胯松开后进行太极拳真正的训练。太极0 1先生的观点始终是我习练杨式太极拳的思想指导方针。随着习拳时间的积累,很多东西是会变化的。关节上的松开,也是觉得越练越开,没有止境。我以前在无极桩里,要花较久时间才体会到的东西,如今只要松静下很快就可体会,被一种不管是叫“气”“氣”“炁”,还是一种“能量场”包围着,可感觉到明显的电感,颇有全身透空之妙。太极0 1先生没有提到什么具体的练功方法,可他的观点是让人明理,让你知道在太极拳的世界里,存在着什么样的迷人功夫。
识别二维码走进武术藏经阁 总有您需要的!
在我所训练的基本功里,是有很多小技巧的。就不知道这些小技巧是不是适合你们了,或许会让你们觉得这不是太极拳范围的东西。特别是一些初学自学的朋友,根本不会知道太极拳训练到底应该怎么去做。这种情况,你就老老实实的盘架吧。我在“杂谈太极经典”分类里发的《杨家太极老谱》和《峨眉拳谱》,是有目的的。要知道,这两谱很重要啊,很重要啊。看不懂?这就对了,看得懂才是怪人呢。。。据路远无眠所知,还真是有些怪人,是很聪慧的,有的还是女性。自学着几个月,便能发人了。其实这并不值得惊讶的,只要你能找到人和你摸劲,不断的试劲,那就很大可能找到真东西。有些人的身体就是具有敏感性,学什么都很容易上身。不过我认为,他(她)们虽能发人,却远远未到知己的地步,就是说连皮毛都算不上啊。三个月半年,关节肯定还未松开呢,这东西不是想开就开的,必须经过一定的时间积累的。要不然会走偏,就专在推手玩劲中去了。而很多基本的东西未练出来,想深入提高就难了。所以,如果有这样的朋友,要脚踏实地,时间长些没问题的,练的是功。而我的小技巧之一,是找一颗较光滑的腰粗的树。剩下的或许不用我多说吧,我是左右手臂都要训练的,包括腰背腿。训练的过程中,身体和手臂的掤劲不能忽视,而且要按十要的身体要点。先用右臂挤按住树干,身体微向左转,这样腰腿配合,左右交替训练。还有,家里如果有大水桶或大水缸,可拿球放入水中进行训练,用手按住球往水中按。球不听话呀,它会前后左右乱动个不停,手就要控制球不让它浮出水面。此法可练习手臂的按力和听劲,以及粘沾连随。一手累酸以后,再换另一手练习。按此方法练习,切不可用蛮力,长期练习,按劲可实现较快增长。这两个方法,也是我胡思乱想,容易取材的我就用来训练。直到后来我找到一些资料,才知道田兆麟某传人支派里,就是有这些功法练习的,这是按那些功法资料来写的,只不过和我胡思乱想的相差可不多哦。嘿,还真是巧的很了。
我从资料中得知,他们的还要分单手、双手练法,固定、活劲练法,专门训练掤捋挤按劲法的。在网上陈式洪派某传人说这些练功法是他多年总结的练功经验,那我觉得头大了。。也许谁的资料发表早的就是谁的,或许两派互相都有借鉴也不一定,不管怎样,我没这些资料之前,可也这样训练啊,哈哈。。我也是怪人么?不过人家的更加专业,合理,民间多高人啊。那些活劲的练法,大多借助铁球,石球,沙包,绳索,棍子,树木组合而成的练功辅助方式训练掤捋挤按劲法。反正要训练自已的重心要稳固,身体的掤劲及腰裆的转换。这也是在练功,不要以为习练太极拳,就真的是松松垮垮的练,中定功夫怎么练出来的,还不是要有点腿劲么?只不过,杨式太极拳确实存在些迷点,世人看不穿啊。。。
难道拳架子真的是用来迷惑世人的眼睛的?难道太极拳的本质,还是要着眼于各种太极桩法上?嘿嘿,继续猜,猜吧,猜猜更健康啊。有真传的,好像,路远无眠我说的好像,还是先在拳架子中入手的。太极拳训练好多桩法的,有些是训练松柔的,有些是训练发劲的,还有些则训练意念的,重要的是要练活桩,不要搞成死桩、枯桩。松柔本是一体,只是侧重不同,松侧重于松开关节,柔侧重于肌肉不着力,用意不用力(注意,不是用气不用力,用气不用力是在练气功,杨式太极拳不是气功)。如果你在练推手,你就可以发现用意不用力反而比用力更能够取得更好的发放效果。作为初学者,黄性贤的松身五法找松柔的感觉是正确的道路,找到这种感觉后,盘架子时也要保持这种感觉。(本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