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汉3851产业体系中,黄陂能够分到多少杯羹呢?
文章导读
⒈武汉市动员大会上提出了3851产业体系
⒉3851产业具体都是哪些方面呢
⒊开发区并没有把新城区丢的太远
01
昨天在武汉市的主动作为快干实干动员大会上,提到了武汉产业3851体系,初略看了下,大开眼界。
所谓“3851”产业体系,包括了4个部分,具体说明如下:
“3”——光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生物医药3个世界级产业集群。
“8”——装备制造、钢材及深加工、食品烟草、能源、家电、石化、纺织服装、建材8个传统优势产业
“5”——商业航天、氢能、人工智能、5G、区块链5个新兴前沿产业。
“1”——工业设计、检验检测、工程设计、大数据、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等1批现代生产性服务业。
02
这些重点产业中,你们区分到了多少呢?
武汉市可以大力发展工业的主要有8个区域,四个新城区(江夏/蔡甸/黄陂/新洲),三个开发区(东湖高新/武汉经开/临空港)和一个主城区(青山区)。
一、先看3个世界级产业集群。
光电子信息主要分布在东湖高新和临空港开发区,汽车及零部件则集中在武汉经开和江夏区,生物医药规划中以光谷、江夏、长江新城为主。
高新产业还是以武汉的3个国家级开发区为主(这也就是为什么黄陂和新洲迫切需要长江新区的原因),江夏因为紧邻光谷也能分到一杯羹,其他的三个新城区,黄陂新洲和蔡甸则暂时还看不到这些产业落地的可能。
二、8个传统优势产业在武汉分布比较均匀。
基本上每个区都有,具体来说装备制造每个区都有分布,钢材和深加工以青山为主,其他区有部分外围企业,食品每个区都有,烟草主要在东西湖,能源在新洲、黄陂、青山、东西湖和江夏(新洲阳逻电厂,其他区有垃圾焚烧发电厂),家电制造每个区都有,只是规模大小有差异,石化主要在青山,纺织服装每个区都有企业。
当年武汉没有开发区的时候,企业在哪里落地并没有那么多限制,可以放在江夏,也可以放在黄陂和新洲,当年武汉的几个郊区都能具备一定的工业体系和规模。
三、5个新兴的前沿产业。
商业航天在新洲区、氢能产业在武汉经开、人工智能、5G和区块链以三大开发区为主(光谷、经开和东西湖)
既然是新兴产业,当然优先放在三个开发区里,而新洲之所以能分到航天产业,实在是由于三个开发区没有那么大的空地可以提供罢了,如果他们有地,新洲估计还是没份。
四、1批现代生产性服务行业。
毕竟是服务业,每个区都会有所涉猎。
03
估计有些人看了后会说,这武汉四个新城区以后岂不是和开发区差距越来越大?有没有这个可能呢?我们对比一下2019年各区GDP就大致可以明白。
2019年,武汉东湖高新的GDP初步估计为1800多亿,排名暂列武汉14个统计区域中第一名,在新城区中,黄陂产值最高,已过千亿,考虑到光谷人口160万,而黄陂常住人口才101万,光谷领先黄陂并不太多。
这也充分说明,武汉的四个新城区即使工业方面比开发区差很多,但其他产业方面相比开发区还是有优势的,比如商业方面,黄陂的社消就远远超过光谷,于此,在整体上,武汉四大新城区才能紧紧咬住开发区,不至落后太多。
再者,武汉从来就是一个讲究均衡发展的地方,当年汉口强,于是就大力发展武昌和汉阳,待到武昌比汉口更先进的时候,你可以看到武汉肯定会转头扶持江北地区,长江新城就是这个发展思路的体现。
当然,肯定有人会说,黄陂新洲是非洲,光谷是欧洲,看城建就知道了,光谷到处是高楼,黄陂新洲有什么?
朋友,如果城建就能够体现一个地方的富裕或者发达的话,那全世界实力最强的应该是迪拜了。
红安县城的马路动不动就是6车道起步,秒杀武汉四个郊区,但你能说红安就比江夏蔡甸强吗?
看看,红安县随便都是6车道大马路
黄陂观察公众号
深层次观察黄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