屡试屡效方之乙肝、肝病秘方集
乙型肝炎——乙肝汤(陈伯咸方)
(组成)醋柴胡10g,全当归10g,杭白芍15g,云茯苓10g,生白术10g,鸡内金10g,大砂仁6g,血丹参15g,炒川楝子10g,醋延胡索10g,炒枳壳10g,绵茵陈20g,广陈皮10g,炒谷芽10g,炒麦芽10g。
(功效主治)养血疏肝,健脾和中。适用于迁延性、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或乙肝病毒携带者。症见胁痛酸胀,食欲不振,面色无华,乏力便溏,情志抑郁,肝功反复异常。苔薄白或白腻。脉细弦等症。
(方解)乙型肝炎其病毒深入营血,潜隐定位于肝,往往木郁土虚,代谢滞缓,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正不胜邪,故肝功能反复异常,多呈慢性化发展。方中柴胡辛苦微寒,独能疏木化土,调和肝脾;当归、白芍乃动静相配,甘酸化阴,补血和营,养肝补虚,“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集砂仁、白术、云茯苓、鸡内金、陈皮、谷芽等多种益气健脾和中之药,庶得脾土健运,化食谷为精微以养肝;乙肝者气滞血瘀乃是必然,使用丹参、延胡索、川楝子、枳壳宣通气血而贯穿始终;茵陈苦平疏利,清肝利胆,促进代谢。诸药协同,养血疏肝,健脾和中,理气活血兼清湿热,俾肝得脾养,脾得肝助,藏泄并举,运化升降自如,增强机体免疫力,达到自我调节、自我康复之目的。
(加减)肝郁化热者加牡丹皮;神倦乏力甚者加黄芪;不寐者加酸枣仁、焦远志。
(按语)乙肝病毒并非人体之所有,一旦感染,也应视为异常。当劳倦过度,体质虚弱时便会发病。用本方对乙肝病毒携带者可收转阴之效,不妨一试。
(方源)《陈伯咸临床经验荟萃》
肝炎谷丙转氨酶持续不降者——垂盆草方(丁济民方)
(组成)干垂盆草60g(鲜者250g),当归10g,红枣5枚。
(用法)水煎2次,每次煎40分钟,分2次服,每日1剂。本方可连续服数月之久;谷丙转氨酶降至正常范围以内,一般仍需再服数周为宜。
(功效主治)清热消肿,和肝健脾。主治急性传染性肝炎、慢性迁延型肝炎谷丙转氨酶持续不降者。
(方解)垂盆草为景天科植物垂盆草全草,味甘性凉,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之功,有显著降转氨酶作用;配以当归和血柔肝,大枣健脾和胃,可促使肝功能恢复。
(加减)药后若见便溏者,可减当归,而加茯苓15g,炒黄芩10g。
(验案)李某,男,22岁,患迁延型慢性肝炎2年,肝区时痛,脚酸乏力,谷丙转氨酶异常,曾用各种治疗方法无效。丁氏给予本方加川楝子10g,枸杞子12g,八月札12g,服药3个月,诸症渐除,谷丙转氨酶降至正常范围。续服半年,未再升高。随访3年,未复发。
(方源)《上海历代名医方技集成》
重症肝炎——消黄汤(丁济民方)
(组成)茵陈60g,黄芩15g,黄连10g,黄柏15g,枳实12g,山栀子15g,大黄10g,半夏12g,全瓜蒌30g。
(用法)水煎2次,每次30分钟,分2次服;每日1剂,服至危象解除。
(功效主治)利湿泻火,清热解毒。主治重症肝炎。症见黄疸迅速增深,恶心、呕吐持续,纳呆,精神萎靡,甚则出现肢肿、腹水等症者。
(方解)本病系热毒太甚,湿邪郁积化火,伤津劫液,肝阴耗竭,直逼血分,病势危重,故投以利湿泻火之重剂。本方由茵陈蒿汤、泻心汤、栀子柏皮汤三方组合变化而成,对早期重症肝炎,可阻止病情迅速发展。
(验案)苏某,女,34岁,患重症肝炎,面目深黄,尿色红赤,大便秘结,频频恶心,不思饮食,精神烦躁,肝功能迅速恶化。丁氏予服茵陈60g,黄连10g,制川军12g,姜竹茹10g,姜半夏10g,焦山栀15g,田基黄30g,平地木30g,鲜茅根30g。服药1周后黄疸渐退,大便已调,恶心止,能食少量半流质;续服3周,诸症明显改善,病情即趋稳定。
(按语)由于本病十分险恶,若已出现烦躁、昏迷、出血等症者,则当以中西医结合方法尽力抢救。
(方源)《上海历代名医方技集成》
肝病——韩氏肝病外用方(韩哲仙方)
(组成)寒水石12g,黄升12g(一方加红升6g),雄黄3g,生川草乌各3g,炙乳没各6g。
(用法)共为细末,加2枚鸡蛋清调敷患处,4小时后取下。另备活蟾皮1张贴于患处。
(功效主治)消癥散积,解毒止痛。形容憔瘦,胁下癥块,突发剧烈疼痛,舌晦滞或质红光,脉细弦涩等。常见于肝硬化恶变前期或肝癌突发时。
(方解)寒水石泻火解毒,红、黄升透毒消痈,雄黄解毒散肿,生川草乌温里散积;炙乳没化癥活血。合方消癥散结,解毒止痛,有一定的麻醉作用。再用活蟾皮外用,散肿解毒之功,则其效更显。合治肝脏之毒瘀癥积疼痛者。
(按语)肝病外用药是韩老自拟治疗肝硬化恶变前期及肝癌突发剧烈疼痛之有效验方。参照华陀麻沸散之意,取其麻醉止痛之功,方由寒、热性质不同之草药与矿物甚至化学合成的中药组成必解毒、散癥、消积,符合治疗毒瘀癥积之特长,其用法先将药末加2枚鸡蛋清调敷患处,4小时后取下,再用活蟾皮1张贴于患处,以毒攻毒,消肿止痛,加强药效,对肝硬化恶变前期疗效奇佳,可阻断其恶变进程;对某些初次出现剧痛发现有肝脏肿块者也有较好的疗效,极受病家欢迎。
(方源)《韩哲仙治肝经验录》
肝病——新方黄病丸(韩哲仙方)
(组成)针砂60g,绿矾120g,茵陈60g,蔻仁3g,陈皮3g,赤茯苓9g,甘草3g,米仁12g,泽泻9g,面粉1000g。
(功效主治)磨坚散积,涤痰杀虫,健脾燥湿,补血退黄。主治:面色黧黑,巩膜微黄,疲惫消瘦,胁有癥块之慢性肝炎、淤胆型肝炎,早期肝硬化,或萎黄无力钩虫病贫血患者。
(方解)绿矾生面裹煨涤痰祛痰,针砂煅熟消积平肝,均有祛瘀生新之功。以面浆水,茵陈、蔻仁、米仁、陈皮、赤茯苓、泽泻、甘草煎汤代水泛丸,取其和胃健脾,化湿退黄之效,全方可治痰瘀凝结,血气虚损之慢性肝炎,肝硬化及贫血萎黄等症。
(按语)古方黄病丸仅针砂、绿矾二味,专治脱力黄病——即钩虫病失血所致黄肿病。用针砂、绿矾荡涤瘀浊,消积杀虫,兼有平肝补血(二药均含有硫酸亚铁)之功,为韩氏100余年来自制行销上海城乡之良药,颇具令誉。自韩老悬壶以来,认为该方对脱力黄病虽效,但多见消化道症状,而且治疗之范围较窄,遂加入茵陈、蔻仁、米仁、陈皮、赤茯苓、甘草诸味,煎汤代水,水泛为丸,不仅改善了消化道症状,还扩大了治疗范围,对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之黄疸不退,肝脾肿大之本虚标实者,其消痰祛痰,健脾化湿,补血退黄之功,均为中的。由之而发展;若黑疸而腑行艰结者,瘀浊极甚,可加入硝石以破坚散结,而急性肝炎后残黄久不退者,也属痰瘀阻结肝经,用以青黛、明矾,清肝火,消痰瘀而常获良效。总之消痰化瘀法是治疗肝病黄疸长期不退之要法,能改善症状与肝功能。
(方源)《韩哲仙治肝经验录》
肝病——益肾解毒汤(韩哲仙方)
(组成)党参9g,黄芪15g,熟地黄15g,巴戟天9g,仙茅9g,淫羊藿9g,黄柏9g,虎杖30g,六月雪30g,狼巴草30g。
(功效主治)益肾壮阳,解毒清热。神疲乏力,腰酸畏寒,大便溏薄,苔薄白,脉沉细及乙型肝炎病毒抗原长期阳性者。
(方解)党参、黄芪、熟地黄、白术、巴戟天、仙茅、淫羊藿等益气温肾壮阳,六月雪、狼巴草、虎杖、黄柏泄肾中相火热毒,腹泻可加入香连丸理气解毒,诸药协用,可益肾脏精气,泄相火邪毒,而使乙肝病毒抗原转阴。韩老认为: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中的脾肾阳虚型患者,一般有疲惫无力,大便溏薄,腰膝酸软,不耐久劳的特点。即使肝功能检测正常,在肝穿刺中常可见到轻微的肝损害,运用益肾壮阳施治,可促进蛋白合成,加速肝细胞修复,佐以六月雪、狼巴草、虎杖、黄柏清除病毒,香连丸解毒止泻,可以达到增强体质、从而使乙肝抗原转阴的目的,符合中医扶正以祛邪的原则。
(按语)若见到脾肾阳虚证象者,可推导为肾精已耗,疫毒内伏,无力化解之故,用益肾精以解邪毒,可化邪于未发之先;肝硬化晚期,命火衰微,《医学正传》谓:“肾元盛则寿延,肾元衰则寿夭”,以益肾补火救之,庶几可挽回若干危厄之症,然也仅冀其带病延年耳。
(方源)《韩哲仙治肝经验录》
慢性肝病——养阴柔肝汤(韩哲仙方)
(组成)北沙参9g,川石斛9g,麦冬9g,白芍9g,枸杞子9g,女贞子9g,墨旱莲9g,郁金9g,川楝子9g。
(功效主治)柔肝养阴,软坚散结。主治:形体消瘦,口唇干燥,神疲烦躁,肝区隐痛,或有癥癖,脘腹撑急,或见龈血,舌红质干,脉细弦带数,常用于慢性肝炎、肝硬化及肝癌之阴虚阶段者。
(方解)沙参、麦冬、石斛、女贞子、墨旱莲、枸杞子、白芍养阴濡肝,佐川楝子、郁金等苦辛寒、疏肝理气合治热毒灼烁肝阴之胁痛脘胀诸证。癥积加鳖甲、穿山甲、牡蛎等柔肝软坚,耗及肝血加当归、生地黄以濡养肝血。
(验案)聂某,男,35岁。1984年2月21日就诊。肝区疼痛,腹胀乏力2年多。超声波示:肝脾大。甲胎蛋白(-),谷丙转氨酶40U以下,麝浊8.5U,锌浊13U,白蛋白/球蛋白:4.25∶2.54,无肝炎及血吸虫病史。嗜酒,每日白酒150∼200g。西医诊断:酒精性肝硬化(早期)。症见:精神疲惫,头晕目眩,内热口燥,胁痛隐隐,舌质红,脉细弦数。中医诊断;酒毒瘀热,消烁肝营,阴液耗伤,激伤经脉。治则:养阴柔肝,清营和络。方用:川石斛9g,北沙参9g,麦冬9g,丹参15g,甘菊花9g,枸杞子9g,制女贞子9g,赤白芍各9g,金银花9g,连翘9g,川楝子9g,白茅根30g。每日1剂,2次煎服。坚持服药1年半,肝功能检查正常,胁痛消失,继服成药六味地黄丸、鳖甲煎丸等调理。
(按语)热毒灼烁肝阴,变生癥结、臌胀等证,是慢性肝炎、肝硬化,乃至部分肝癌的重要病机,应用柔肝养阴,软坚散结等药,滋养肝体,使肝组织纤维化得以改善,长期应用能使肝质硬化减轻,故为慢性肝病的重要治法之一。
(方源)《韩哲仙治肝经验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