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潭,宝岛台湾的一颗明珠
日月潭是台湾最大的天然淡水湖,它卧伏在玉山和阿里山之间的山上,环湖重峦叠峰,青山滴翠,岚气氤氲,阳光从山谷中斜射过来,照得水面银翅金鳞,分外悦目。湖水碧波荡漾,水天一色,是美不胜收的人间佳境。
日月潭原为两个单独的湖泊,日据时期,日本人在下游修水坝建造发电站,湖水上升后,两个湖泊连为了一体,使原来日形和月状分隔两边的“日”、“月”潭,变成了一整片湖面,现在的日月潭已不再是真正意义上的日月潭了。
两个湖泊连为一体后,在潭的中心留下了一个小岛,远远望去好像浮在水面上的一颗珍珠,故名珠仔岛,也叫拉鲁岛。以小岛为界,湖的东北面形如太阳,湖的西南面形状似月亮,旧台湾八景之一的“双潭秋月”就是由此而来。
1999年,台湾发生大地震,拉鲁岛沉入了湖中。由于拉鲁岛的名气和满足游人观览,在湖中建造了一座漂浮的“拉鲁岛”。因此,日月潭仍然有着“青山拥碧水,明潭抱绿珠”的胜景。
关于日月潭有很多传说,但我尤其喜欢这一个传说:相传很久以前,在这附近住着一位勇敢的小伙大尖和一位美丽的姑娘水社,他们相互爱慕,常常在湖边约会。而在这湖水中住着两条龙。
有一天太阳从湖上走过,公龙跃起来将太阳吞下肚。晚上月亮起来时,母龙也飞起来将月亮吞了。这对龙在湖里把太阳和月亮一吐一吞,一碰一击的玩着。人间没有了太阳和月亮,树木枯萎了,田里的庄稼也死了,百姓也没法生活了。
大尖和水社为了找回太阳和月亮。悄悄地钻进龙居住的岩洞,从龙的谈话中偷听到他们最怕埋在阿里山下的金斧头和金剪刀。大尖和水社历尽艰险,终于来到阿里山,从山底下挖出了金斧头和金剪刀。
大尖和水社回到湖边,他们跳下湖去,同两条龙进行了激烈搏斗。两条龙死了,可太阳和月亮还是沉在湖里。大尖摘下公龙的眼珠吞下肚去,水社也摘下母龙的眼珠吞下了肚。他们变成了巨人,将太阳和月亮抛上了天空。
太阳和月亮又挂在天上,光耀大地,万物复苏,草木活了,人们欢呼雀跃。而大尖和水社从此变成了两座山,永远矗立在湖边。后来,人们就把这个湖叫做日月潭,把这两座山叫做大尖山和水社山。
四周环抱的群山,晶莹剔透的湖水,水中浮现的小岛,形成了“青山拥碧水,明潭抱绿珠”的景色。若要欣赏日月潭宛如图画的山水,只有乘船游湖、亲近湖水,才能完全体会日月潭之美景。
我乘坐游船驶离码头,沿湖缓行,坐在游轮上欣赏着湖光,看到面对日月潭中心位置,矗立着两座大楼,这是为蒋介石、宋美龄所建的行宫。日月潭是蒋宋最喜欢的地方,他们经常来此观光下榻。
在游船上观日月潭,比在岸上别有一番韵味。青山缭绕,岸边的景致若隐若现地隐在山林中,有一种如临仙境的感受。远处的群峰,苍翠葱笼,逶迤连绵。近处的岛屿,充满灵性,清新自然。
放眼四周,山影起伏而沉静,雾岚袅绕,薄纱笼山水光山色,纤毫尽在镜中。在这样寂静和清灵的怀抱,乘游船荡于湖中,看清波舞袖,听凉风低吟,任双目舒展,享受无尘无嚣的空旷、洁静。
游船来到了拉鲁岛对面的玄光寺码头停靠,下船顺着台阶,便到了玄光寺。但见玄光寺前,游人如织。自庙前远眺,日月潭景色尽收眼底。此时,清光满湖,碧波素月,宁静清雅,置身其中,如临仙境,似梦似幻。
玄光寺朴实清雅,没有碧瓦朱柱。寺门两边有一副对联:“晨钟暮鼓发天心,潭影岛花契禅性。”殿堂内供奉着唐代高僧玄奘大师的金身塑像,玄奘身着黄色僧衣,手执法器铃杵,神清气定,目光前视。
玄光寺曾经供奉过唐代高僧唐玄奘的灵骨。据说,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人从南京掠去玄奘的灵骨舍利,供奉在琦玉县慈恩寺。战后台湾佛教界多次与慈恩寺交涉,日本同意将部分舍利给台湾,来台的舍利当时就安奉在玄光寺内。
在玄光寺的庭院里立有两块石头,一块石头上竖书有“千秋苦旅”四字。另一块石头上则雕有玄奘法师的雕像,玄奘身子微弓,赤足芒履,衣角飘起,再现了玄奘风尘仆仆长途跋涉西行取经的艰难旅程。
玄光寺后的青龙山上是玄奘寺,玄奘寺为仿唐式建筑。1965年,玄奘寺建成后,玄奘灵骨舍利才从玄光寺迁迎入玄奘寺,从此这里成为了玄奘灵骨舍利永久的安奉地。
日月潭属高山湖泊,它比杭州西湖大三分之一。我认为,日月潭与西湖媲美,如果说杭州西湖淡妆轻抹,水光潋滟,显得有些柔媚。日月潭则幽静绝尘,显得有些矜持,它与西湖各有千秋,不分伯仲。
日月潭是陆客来台的热门景点,南投县借日月潭之名,同大陆进行湖泊交流,与杭州西湖和常州天目湖缔盟开展湖泊交流。为此,天目湖打造了一艘“日月潭号”游船,日月潭也出现两艘名为“西湖号”、“天目湖号”的游船。
清人曾作霖游湖时赞叹:“山中有水水中山,山自凌空水自闲。”多少年来,日月潭就凭此奇景而成为宝岛台湾诸胜之冠,驰名于五湖四海,成为台湾岛的一张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