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如华:《霸王别姬》诞生百年杂感

温如华艺事感知录(81)

梅兰芳《霸王别姬》年画

一百年前生活在中华大地的人们,正赶上了辛亥革命十年之后的动荡岁月。这对于我们当时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华民族整体来说,是个颜面尽失的时代,但是文化战线上,却是另一个全面探索、广泛追求、人材辈出之黄金时代。

中国共产党便是在这一年诞生成立的。

杨小楼、梅兰芳先生的这一出《霸王别姬》,也正是与此同时,在这一时期孕育而生的。此戏是1921年夏秋之季进入运筹帷幄时段,1921年年底成型,1922年年初正式公演亮相于北京南城的。

1922年2月15日《霸王别姬》首演《京报》广告

梅先生的这一出戏,经历了与杨小楼、沈华轩、周瑞安三位武生和金少山、刘连荣、冯志奎、袁世海四位净角,前后总共七位不同的霸王扮演者,共同走过了他那各有千秋人生岁月时段,而这些岁月又组成了他的艺术总体,支撑构成了他那几乎完美的人生框架。即便梅先生有一时期脱离了舞台,但他仍从事着课徒、绘画等大量与艺事有关之活动。

梅先生也曾经发出这样的感叹:“哎,真是唱不完的《别姬》呀!”

他所以感叹的原因,是由于观众及领导对于此戏的热烈向往程度与爱戴要求实在太高了,因此有时不得不改变原定的计划而更换为这出,实在是唱得太多太多的,並且对于怹自己来说,演得实在有些腻烦的《别姬》了。

虽然梅兰芳先生也是一位很有个性的角儿,但是为了观众的要求,有时很能结合客观实际,而随遇而安地改变剧团对于节目原有的安排。

梅先生曾经多次谈到,本人是很愿意演《宇宙锋》的,既便此戏有时上座也不太理想,但是为了自己过瘾,也必须让管事多安排几场。因为在演出此戏的过程中,可以让自己生活中的负面情绪,随着女主人公在表演中的嘻、笑、怒、骂,使自己在舞台上大肆发泄一番,而使自己时刻紧绷的心境情绪而得到一丝丝舒适缓解的。

梅兰芳《霸王别姬》

梅先生在他的书中是这样记述着《霸王别姬》之诞生的(《舞台生活四十年》,第三卷,1981年版之194页),在整整100年前的1921年后半年:

……有一天吴震修先生来了,他说:“听说你和杨小楼打算合演《霸王别姬》,那太好了。”我就把头二本《霸王别姬》的总讲拿给他看,并说:“您看了如有需要修改的地方,您告诉我们。”吴先生仔细地看了一遍后说:“我认为这个分头二本两天演还是不妥。”这时候写剧本的齐先生说:“故事很复杂,一天挤不下,现在剧本已经定稿,正在写单本分给大家。”吴先生说:“如果分两天演,怕站不住,杨、梅二位也枉费精力,我认为必须改成一天完。”他说到这里语气非常坚决。齐先生说:“我们弄这个戏已经不少日子现在已经完工,你早不说话,现在突然要大拆大改,我没有这么大本事。”说到这里就把头二本两个本子往吴先生面前一扔,说:“你要改,就请你自己改。”吴先生笑着说:“我没写过戏,来试试看,给我两天功夫,我在家琢磨琢磨,后天一准交卷。”

当时我感到吴先生的主张很有道理,因为《楚汉争》就是分两天演失败了。《霸王别姬》的初稿,仍有松散的毛病,改成一天演,的确是高明的见解,但我又担心吴先生改本子没有把握。

两天后,吴先生拿了本子来,他对齐先生说:“我已经勾掉不少场子,这些场子,我认为和剧情的重要关子还没有什么影响,但我究竟是外行,衔接润色还需大家帮忙,我这样做固然为听戏的演戏的着想,同时也为你这个写本子的人打算,如果戏演出来不好,岂不是可怜无益费工夫吗。”齐先生听他这样说,也就不再坚持成见,而是和大家共同研究润色继续加工。

【1929年蓓开唱片】

徐兰沅京胡 、王少卿京二胡 

何斌奎司鼓

 [西皮慢板]

自从我随大王东征西战,

受风霜与劳碌年复年年。

恨只恨五道秦把生灵涂炭,

只害得众百姓困苦颠连。

梅先生通过排这出《别姬》,在艺术上为业内和观众们,留下了几段颇为脍炙人口的经典唱腔【南梆子】和【二六】。

身段方面留下了一个优美而独特的"剑套子"。

他在服装与头饰方面,为后人留下了此戏专用的"虎头鱼鳞甲"及在京剧旦角中为虞姬个人专门独用的"如意冠"。

温如华
《霸王别姬》

100年来他的大量弟子与京剧界的旦角后人,有部分演员根据自己的理解作出了适当的变更,但是变来变去,在大部分观众眼中,总不如梅兰芳先生和他那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团队设计的想法髙妙,因为他与他的团队绝对是中国文化界与戏曲界髙人中的高人。

鲁迅先生骂郭沫若、胡适先生。

郭、胡先生照样还击对骂。

鲁迅先生骂梅先生。

梅先生却置之不理,並继续我行我素行事,而梅先生团队的高手们也决不发声组织还击。

这说明梅先生在棋局对弈上,还是髙一段位的。

……………

2021年端午之后

温如华老师授权发表

京剧道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