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风池易筋经秘法释意

[组图]甘风池易筋经秘法释意

  按摩法

  [原文]

  两手相促,纽捩如洗手法。

  两手浅相叉,翻手两胸。

  两手相捉若按陛,左右相同。

  两手相重按陛,徐徐捩身,左右同。

  以手如挽,左右力弓,左右同。

  作拳向前蘖,左右同。

  如托石法,左右同。

  两手抱头,宛转性上,此是抽肋作拳,却顿此是开胸,左右同。

  大坐斜身偏倚如排山,左右同。

  大坐伸两足,即以一足向前虚制,左右同。

  两手拟地回顾,此是虎视,左右同。

  立地反拗身三举。两手拟地偏身由脊向上三举;两手急相又以足踏手心,左右同。

  以手反推督上,左右同。

  起立以足前后虚踏一大坐,伸两足相当,手屈所伸足着膝中,以手按之,左右同。

  [诠解]

  1、练习者选坐或卧位,平心静息,两手掌相互搓揉,类似洗手动作,每一部位必须揉到,至两手发热。继以两手掌交替洗揉腕臂,日行三次,每次不拘次数,以揉热发烫为宜(图1、2)。

  2、两脚并立,全身放松,随着鼻均匀呼吸,两掌从下内合呈掌心向上抬至胸前。继而十指相叉翻掌下按至丹田下,托吸按呼,缓缓而行,反复四十九次(图3、4)。

  3、两足相距约三四寸,挺膝伸直,右手握住左腕,然后向前俯身,伸左臂,左掌下撑至左脚背(图5)。

  两膝挺直,继而扣指握拳上提至左肋守住。然后,左手握住右腕,右手伸开向右脚背按下,动作要领与左手相同,左右交替而行,共做四十九次(图6)。

  4、左掌在下,左右掌十指交叉,随着吸气,缓缓俯身向左侧撑推下按,直至双掌按地,膝挺直。然后,左右掌十指外划抱住踝关节,把脸附贴于两膝下的前胫处,略停数息后继叉指左推,使上体前俯呈90度。而后上体右旋,双臂推至右侧方时,下按掌撑贴地面,松指外划抱住踝关节,附面贴住前胫,略停数息后立身。按此法反复四十九次(图7~13)。

  5、两脚并步而立,全身放松,两臂自然垂直于身体两侧,二目平视。左脚旁开一步,开裆与自己三足宽,沉身下蹲呈马步桩的同时,两手抱拳于腰际。接着,两手呈掌上抬,交叉臂于胸前如十字手,右臂在内,左臂在外。配合鼻吸气的同时,左手握拳,食指向上翘起,拇指伸直与食指呈八字撑开,左臂缓缓向左推出至伸直,头随之左转,目视左手食指的同时,右手握拳,拇指尖与食指尖相扣,虎口呈一环型,恰如扣住弓弦一般,屈肘贴于右肩前。随吸气之势犹如拉弓一般,意力撑开两臂,至气吸满时闭息,尽量用力至左手握拳,左腿渐渐蹬直呈右弓步。稍停,配合呼气两手放松向胸前合拢呈十字手。接着,再做右拉弓势,动作要领与左相同,惟方向相反。反复九次后,还原呈立正姿势(图14、15)。

  

  6、两脚并步,身体自然直立,两手握拳,屈肘抱于两腰间,拳心向上,拳面向前。头向左转,左脚向左上一步,左转呈左弓步的同时,右拳呈掌直臂向前插掌,掌心向上,掌尖向前,目视右掌。身体右转,两腿屈膝半蹲呈马步的同时,右掌经胸前向右横摆于右胸前,并向前把臂撑圆,掌心向前,掌尖向右,目视右掌。右手以腕为轴,向外向下、向里上旋腕,并用力屈指卷抓握拳,拳面斜向上,拳心斜向里,目视右拳。右拳屈肘收抱于右腰侧,拳心向上,拳面向前,目视正前方。

  身体右转呈右弓步的同时,左拳呈掌直臂向前插掌,掌心向上,掌尖向前,目视左掌。身体左转,两腿屈膝半蹲呈马步的同时,左掌经胸前向左横摆于左胸前,并向前把臂撑圆,掌心向前,掌尖向左。左手以腕为轴,向外向下、向里上旋腕,并用力屈指卷抓握拳,拳面斜向上,拳心斜向里。左拳屈肘收抱于左腰侧,拳心向上,拳面向前,目视正前方。左脚向右脚并拢,呈并步直立,两拳呈掌,两臂自然下垂于两腿外侧,掌尖向下,掌心向里,目视正前方(图16、17、18、19)。

  7、两手下垂于体侧,调息均匀后,起右掌收腰转掌朝左侧划弧,如托巨石朝头顶上方举起,直至手臂伸直于右侧头顶上方。气呼出后,右掌下收,左掌照右掌的动作方法上举,如此反复行四十九次(图20、21)。

  8、身体直立,两掌叉指抱于后脑,吸气闭息,上身向前下俯,直至前额贴于膝盖,并尽力向下伸,膝弯挺直,不可稍有弯曲。然后抬身呼气,闭息向左侧胫骨下俯身,起身呼气再向右胫骨面下俯身。轮流前、左、右俯身为一遍,共做四十九次为度(图22、23、24、25)。

  9、盘腿而坐,双盘、单盘均可。两掌抱腰际,配合鼻吸气的同时,两掌至肩前呈两掌心相对,指尖朝上。然后,配合鼻呼气的同时,两掌向左右排开,意想犹如推开两座大山一般,直至两臂伸直,继吸气,转两掌呈掌心相对收至肩前。此为一遍,反复行功四十九次,再做下式(图26)。

  盘坐姿势不变,两臂展开,吸气向左转腰至极限,行左右排掌动作四十九遍,呼气,继而吸气向右转腰至极限,反复四十九次(图27、28)。

  10、盘坐的双腿向前伸直,两手翻掌贴于腰部命门部位。在调息均匀呼吸的同时,轻展左腿向左侧方,使两腿呈直角为度。然后,呼气收腿还原。再吸气,右腿向右侧外展,方法要领与左腿同。如此反复行功四十九次(图29、30、31、32)。

  11、两腿直立,脚开距离约自己一脚长。然后,两掌随吸气的同时,上身下俯,膝部挺直,两掌按于左脚侧地面,头部向左后侧探,目视右后侧方。略停数秒后,把气呼出。接着,吸气的同时,两掌向右侧移动,两膝仍须挺直,两掌按压于右脚侧地面,头向右后侧探,目视左后侧,略停数秒后,立身呼气。此为一遍,反复行功四十九次(图33、34、35、36)。

  12、两足并立伸直,两手直臂上举,指尖朝上,吸气的同时,上体后仰,直至上身及手臂与地面平行时,两手握拳,直至气闭不住时,立身还原呼气。如此反复四十九次(图37、38)。

  上动结束后,两手十指相叉,直臂下撑,上身挺直后,两臂随吸气上举的同时,上体左旋,两腿并紧不动,至两臂上托举伸直后,呼气下收还原。继而吸气举臂,如此三次后,上身向左侧下俯,两掌以掌背贴地面的同时,左脚踏住两掌心,此时的双膝必须挺直,至气闭不住时起身呼吸。然后,举臂上体右转,方法要领与上式相同,左右反复共做四十九次(图39、40、41、42)。

  13、两腿开立,间距约自己三足长,随鼻吸气的同时,上体左转,左掌指尖向下,向左后撑劲,右掌呈指尖向上朝左前上推撑,两手同时用力向相反方向撑劲,直至两腿呈左弓步。把气呼出后,再吸气,身体右旋转,右掌向右后撑,左手向右前上撑推,要领与左式相同。如此反复共做四十九次(图43、44)。

  另一种做法是,身体直立,一手自腰后向上移,另一手自肩后沿背脊向下移,尽量使两手在背脊后相贴掌,左右交替练习。

  14、并步站立,调匀呼吸后,先抬起右脚向前下作踏击状,膝部不能挺直,随之收膝朝身后下蹬踏。如此前后做暗劲踏脚四十九次后,再换左脚做四十九次,动作要领相同(图45、46)。

  15、打坐,把两腿伸直并拢,先把两掌按于膝盖上,上身挺直,继而吸气,两手前伸扳住两脚掌,膝部挺直,上身前俯,使胸部贴于腿上,头部尽量伸颏前探,似要用嘴咬住自己的脚大趾,然后收身松手按膝。反复行功四十九次(图47)。(待续)

  

  贾力法

  原文 其法用意,蓄气周身,处处运之。挺直立彻顶踵无懈,骨卷肱掌指梢,两足齐踵相去数寸,立定两手从上如按物难下状,凡至地,腕转从下如托物难上,也过头顶。则两手又如攀物难下而至肩际,转腕掌向外彻拳之。则卷肱立如出,乃卷两肱开向后者三,欲令气不匿膺间也。却舒右肱拦之,欲右者,以左逮乎右,左之之爪相向矣。如将及之,则左手撑而及左右手扯,而却右,右射引满右肱,拳如初矣。则舒左肱拦手,撑左手扯且满以(似)右法。左右互者,各三之,则掷两肱,立如初。左手下附左外踝,踝掌竞劲相切也,则以右手推植物,使左倾倾矣。顾拽之使右倚肩际,如是者三之,则以右手左推拽之,如右法者三。则卷两肱立如初。手肱掇重者,齐之势极,则扳盖至乳旁,而拳已握固,腹左右间,不附腹也。高下视脐之轮,则劈右拳,振右臂旁一强物至足踵,转腕托上,托尽而肱且右植,则扳而下至右肩际拳之,右拳据右腰眼,左右互者,各三之。徐张后。两拳而前后变叉指上举,极则转腕,举者掌下十指端上也,攀者掌上十指端下也。叉掌上拱首,顶负筐,腋下皆草焉。就其势到而左,几左足仆地以前势起倒而左右互者,各三之。凡人倒左者,左膝微诎也。不诎者,法也。乃取盐汤壮温者,濯右手背,指濡之,平右互者,三之,计挥且数十矣。自是踵顿地数十,已而两足蹲立相去以尺,乃挥右拳前击数十,左如之。乃仰卧,复拳肱如立时,然后作振脊欲起者数十而工竣焉。乃用势左右必以其脊俱,凡蓄气必迄其工,凡工者二三,必微饮后及合后一时行之,则以拳遍自捶,勿使气有所不悉时,揸五指顾捣户壁,凡案久而作木石声焉。坐则屈肘,上之屈拳,前卧必侧面,上手拳而杵席,坐卧各因其左右,其拳皆握固。

  诠解 贾力法的“贾”字,应读“gu”。比喻还有多余的力量可以使出的意思。“贾力”,在易筋经中就是积蓄元气通达全身,使之无处不到,无处不充,运行不息,达到力劲强健,功力深厚的方法。

  习练方法:

  1、两腿并立,挺膝聚力,全身不能有松懈,两臂下伸,十指伸直。调匀呼吸后,两足尖外摆成八字之际,两足跟继外摆呈两足平行状;随吸气的同时,两掌聚力翻掌成掌心向下,有如按住两根木桩,运劲将之按入泥土中,缓缓按至脚前地面,上身下俯,两腿尽力挺直,待两掌按住地面,用鼻将吸满之气缓缓呼出,此时的两手不能松劲(图48、49)。

  然后,随鼻均匀细长吸气的同时,两手翻转成掌心向上,有如托住千斤重石缓缓托起至肩前时,指掌分别外旋转腕向上托起,有如托起下塌之天,直至两臂伸尽时,两掌将力守住,用鼻将吸满之气缓缓呼出(图50)。

  随后,鼻吸气的同时,两掌有如吸住一铁环将千斤重物难以拉下之意,将两手拉直两肩际后。扣指握拳转腕向下弧形收至两腰侧;然后用鼻将吸满之气缓缓呼出(图51、52)。

  2、两腿挺立动作不变,两手向臀后下伸至尾闾部时成十指相交叉,手心朝上,大拇指贴尾闾。然后,配合鼻吸气的同时,两臂夹腋,手向后划动,使背脊内收,胸向前挺,含颌收咽,两胁腋生劲,直至气吸满后,前身放松收手,用鼻将其呼出。如此动作连续做三次(图53)。

  3、两腿展开站立比肩略宽成开裆式,随吸气的同时,两手用劲握拳,拳眼对大胯;然后用力缓缓屈臂抬起至胸前,拳心对胸。接着两腿下蹲成马步的同时,左拳内旋劲翻指使拇食二指呈八字,其余三指屈贴于掌根节呈手心向前,上体向左旋转的同时,左手朝左侧前方推出,右拳用力后拉,两臂之力有如拉弓的动作。直至左臂撑直时,右拳于右肩腋前守住,左手内旋腕扣指握拳随鼻呼气向内手拉至胸前,上体摆正呈两拳相对抱于胸前(图54、55、56、57、59、59)。

  接着,做右侧动作,方法要领与左手相同,唯动作相反(图60、61、62、63、64)。

  4、接上动,左手呈掌随吸气下俯身,左手抓握左踝关节;同时,右手伸掌向右外展臂,立腕竖指,至臂伸直后,右手经胸前朝左侧方推出,至极而止(图65、66)。

  然后,右手握拳扣紧收落,继伸指握住右脚踝关节,左手握住右腕;将气呼出后,随吸气左手伸掌指向左侧外展至极限,则向内经胸前朝右侧方推出,至极而止。然后松体、松手,起立呼气,抱拳于腰际(图67、68、69、70、)。

  上述动作左右交替各行三遍,下俯身时,两膝始终保持挺直,在动作中全身用劲绷紧,直至行完一次动作呼气时才全身放松。

  5、按上式站立,两手垂臂于体侧;随吸气的同时,两手握拳自两侧如提千斤重物至肩前立臂时,则两拳臂向内下扳至两乳前停住。用唾沫将气吞咽人丹田后,两拳下收抱于腰际,徐徐将气呼出(图71、72)。

  接着,用鼻将气吸满,起右拳振臂发力向右脚背外侧击下;继伸张旋腕转掌向头顶上方托举至肘臂伸尽时,则扣指握拳运劲下收抱于腰际。然后行作左手,动作要领与右手相同,唯动作相反(图73、74、75、76、77、78、79)。

  6、放松身体,呼吸调匀后,两拳收至丹田前呈十指交叉,随吸气的同时,两掌翻起朝头顶上方如托塌下之天,面上仰,至两臂托尽时,双手伸臂朝左侧下俯身下撑,至上身与两腿呈直角时,左脚朝左侧一步,两膝仍挺直,交叉的双手按于左脚尖地面,下颏尽量下伸(图80、81、82)。

  然后起身如前之法向右侧行功,动作方法要领与前相同,左右各做三遍(图83、84、85、86)。

  7、上述练习后,必须行揉膝之法,这样才能使关节坚强,不至于留下弊病。每次行功之后,用盐汤温洗两膝,用手掌揉之,拳击之,左右膝交替行作,以四十九次为数(图87)。

  8、接着,立体提足跟作震足顿地四十九下,同时配合鼻喷气。下震足时,足跟只能是微着地,不可将足跟与地面直接硬撞。因为足跟与后脑相贯,用力过猛可伤及脑髓(图88、89)。

  9、接着,两足开立呈马步,抱拳于腰际,先出右拳,继出左拳,使两拳轮流冲拳,共计出拳击打一百零八拳(图90、91、92)。

  10、身体平卧于地,两手放在腰的两侧。然后闭嘴蓄自身之气,嘴如囊袋状,含着气约二分钟后,才抬头伸颈如同咽下一个硬物一样把气吞下,气往下运行时辘辘有声响,用意念把气送到全身,同时,气运行在何处,意念也至何处,约一二分钟后,再蓄气一口,依照上面方法吞下,像这样吞完八十一口气之后,气就运行到周身,力气就倍增,把头和足放在地面上,身体悬在空间,像一座桥。这样做,气就能走到全身。大约三至四分钟后,才起来坐着摩擦周身(图93、94)。

  11、接上式,吸气运周身后,用拳捶打全身,每一处都要捶到(图95、96、97、98、99、100)。

  12、揸开五指如龙爪,使出手有一种弹性地以指尖戳击墙壁或木板、或桌案面。开初以自己力量适度戳打,日久自能使壁上留下指痕,而且在每次戳击时,墙壁会发出沉闷声响(图101、102)。

  13、于平时坐卧之际,将两手握拳,以拳面拄地,两臂伸直,然后使全身悬离,或盘腿使臀部离悬(图103)。

  或者身体侧卧位,以一拳拄地,另一手上伸举,两腿相并,使一只脚放在另一只脚上。左右轮换。视体力而行(图104)。

  行功炼劲法

  原文 叠虎掌后拿上坠落下,掇石往外劈,对面直低打拱金鼎力,搥下捣如煽,疾扳脚跟,平推摘手,抓平心歇。

  诠解 马步桩蹲立,两手呈虎爪掌,掌心向下,停于两大腿近腰际处。调匀呼吸后,用鼻均匀细长地吸气的同时,两掌用劲翻转上抬掌臂,至胸前时,气刚好吸满,双爪停住。然后吐气发声,双爪猛力按击裆前地面的同时,两膝伸直呈俯身状(图105-107)。

  接着,两爪收提,至两腿下坐呈马步之际,两爪外翻呈掌心向上,配合吸气朝上犹如托举千斤巨石般上举至两臂举尽时,将气闭住,扣指握拳内合下压至胸前停住的同时,收左脚呈并步。此时,气已闭不住。猛然发声吐气,两拳朝左右两侧伸直抖掌劈击(图108~110)。

  上式反复三次后,并足而立,十指相叉于胸前,随吸气的同时,两手向头顶上方托举,直至两臂伸尽时,上体前俯,手掌撑贴于地面后,松开十指,转腕向后,使两手抱住两踝关节,面部贴于前胫(图111~114)。

  然后松手起立如图111,继重复上述动作三次后,进入下一式练习。

  马步桩蹲立,两手握拳抱腰,配合鼻吸气的同时,两拳变掌同时朝前方推出,至两臂伸直时,转腕扣指握拳呈拳心向上,把息闭住,两拳向怀内拉回至胸前时下按至丹田前,同时配合口如吞咽口水般将气吞下,呼气,松体,两拳收抱于腰际(图115~118)。

  反复推摘抓拉四十九遍。

  虎功行法

  原文 两脚开数寸站定如八字样,两手持拳贴在两肋,然后转阴开掌,左右手一齐努力徐徐平推,潮潮至顶,两掌朝前,即转腕如扯物,两手往下齐坠,仍贴在两肋。如此四十九遍,完时即将两拳反捲虚按在命门穴边,踱百步,工毕,手腿多揉,并周身揉之和顺血气,初功日行五遍七遍更妙,一月后,三遍亦可,三月成功壮大力。

  诠解 两脚并立,全身放松,调匀呼吸后,两足跟外摆的同时,两前脚掌外摆,使两足呈八字状,随之两手握拳抱于腰间。然后,伸开五指向上抬至两期门穴时,转掌呈掌心向前,掌指朝上,配合鼻均匀细长地吸气的同时,两掌向正前方缓缓推出,直至两臂伸尽时,两手同时向外转腕扣指握拳,意想犹如拉动千斤重物至胸口前,两拳相并内转呈拳心朝下,按压至丹田前,松体呼气,两拳收于腰际(图119~123)。

  上述动作反复运作四十九遍。结束后,两拳反背贴于命门穴部位,于庭院中来回散步,使全身放松。按传统的记数是以一百步为限。其实,这所谓的一百步,只是一个寓意而已,不是硬性规定。所以,我们现代人必须按实际情况而定。散步至身体放松之后,即行全身揉摩之法,以此和顺气血。练功的前三十天,要保持揉摩五至七遍,一月之后,每天也得行揉摩三遍,三个月就能功成,达到易筋经而力大无穷的效果。

  具体的揉摩方法是:

  首先安静地坐着,呼吸均匀,用左右两只手摩擦丹田108次。揉法是从右至左,顺时针,轻得不离皮肤,重又不能触及骨头地揉擦。又用中指顺时针揉肚脐27次。再用左手捏右手背,用右掌擦左肋。又用右手捏左手背,以左手掌揉右肋,然后揉擦胃口(心窝下部),各擦27次。用鱼际(大拇指与食指之间的突起处)揉心窝49次,然后,再至胸腔直至颈项过玉枕(枕骨)至泥丸(头顶百会穴),到下鹊桥(额骨至鼻梁处)等处,均要摩擦,各擦49次。再将鱼际擦热摩擦揉两眼27次,可以除去眼疾;用手心揉鼻尖36次,可以润肺;两手擦耳朵27次,可以健肾;两手擦面27次,可以减少皱纹和黑斑,使容光焕发;用双手掌掩在耳上,把食指放在中指上弹枕骨凹处27次,这叫作鸣天鼓,可以除去头部疾患;叩齿27次,可以除去牙病;双手抱着后脑及颈项,用力向后仰,默念着

  手与颈项,颈项用力向后,手用力向前,相互用力14次,可除去肩痛;摩擦两腮至咽喉,捏气管,各49次,捏左右项筋各108次,头向左右反视的同时,肩膊也随着转动24次,可以除去脾胃积滞的邪气;再至两腋,捏两边腋筋各108次,手背、手心及寸口(即中医诊脉搏处的寸关尺,也称脉门),均要摩擦各108次。背脊用干净白布三尺上下摩擦,下至腰间,擦108次。两手擦热后,擦腰眼108次,可除去腰痛,并可祛风邪;下至臀部均要擦遍,擦108次,周密地擦至睾丸,把睾丸握108次,外阳搓49次,睾丸的筋,也捏108次,这可以生精固阳,至腿弯筋及膝盖,也各自捏揉108次。再过腘腨至髁骨(腿弯小腿以下)、阴跷阳跷(内外踝骨周围),包括左右两只腿的这些地方,均要注意多擦,但不少于108次。下至两足、足背、足侧及涌泉穴(足掌心陷处)等处,各擦108次,这可以祛除风湿,使足步健壮。全身揉擦毕,休息一会儿,起立再练,双手握拳108次,又用双手向前推50次。如此久练下去,必定能强健身体,并有奇特功效。

  龙功行法

  原文 择地板净书房一间,用毡单铺板上,先光手足实质甲,然后将身覆卧于毡上,用十指尖着力将身纵起往前;退后者,七次。将身覆下用肩骱放松,将身覆下往前进后状纵起七次,往前行一步,往后退一步。七次做完,将身直立起。无容身体弯曲,而起者翻转仰天用指尖足尖着力将身侧纵起,换右边一手一足着力将身侧

  纵起。亦可往前退后而行者,仍将覆直立起,每行完功后,用手周身揉之,和顺气血,如此四十九日,功成之后,或从高,或骑马射,倘有跌仆俱不伤损于身,此龙虎二功,谒非习武诸友之一助耶。

  诠解 选择地面干净而平坦的房间,于地面铺上毡毯(现在有专门用于习武练功的地毯),赤足,剪去手足指甲,然后将身体俯卧于地面,用两手十指尖和两足十趾点地支撑,身体与地面保持平行。蓄足全身劲力之后,手脚猛然发劲将身体弹纵而起,朝前方冲出,身体在空中不可弯曲,身体落地时仍以手指尖和脚趾尖着地支撑(图124、125)。

  如此向前纵进七次后,再向后退七次。然后俯身于地,全身放松。吸气聚力,脚趾手指猛然按地反弹而起,身体腾空翻转360度。在转过身体至面部朝下之际,以右手五指和两脚尖触地支撑身体(图126、127)。

  然后,以右手单臂作俯卧姿势,全身蓄力使身体向前弹纵(如双手弹纵之法),仍前进后退七次。

  起身之后,尽情后动手指,用手把周身揉摩一遍,使全身气血调和顺畅。

  照上法每天一至二次,只需四十九天即可功成。至此,不论从高处或者是骑马坠落,都不会损伤身体。只要一着地,就能弹地而起。这里介绍的龙虎二功,实为习武诸君在其它功夫方面的一种辅助功之良法。

  练手功夫

  原文 先以黑绿二豆拌置斗中,后用京蓝布一匹包竹连纸二刀,两头扎紧。或抬上,或移下,或抖上,不论高下放着。将药水趁热洗手,摆干后,即在豆中插,不计遍数。然后,再把上阳一掌阴一掌扑打,左右同法,不计遍数。初行一香或日行二次或三次,无容间断。练到四十九日,即重一百日成功。至成之后,常常习练,终身不侵矣。

  诠解 在第一章中曾有介绍“练手余功”的方法,此处则是在既定的基础上更上升了一层练法。方法

  是,用黑豆二十斤与绿豆二十斤混合装入木斗或木桶之中,另外用上好的棉布一丈包裹约四寸厚的草纸。包裹好后,用线缝住两头,使其中的草纸不落出,布裹好而不松塌(如果条件好的,也可以用现在练习散打的脚靶代替)。靶位的放置有三种形式:平放,以利于由上向下拍掌;竖放,以利于横掌击打;高放悬置,以利于上抖掌的练习。

  一切准备停当后,药水温热洗手,然后摆干双手,马步裆蹲于斗桶之前,双掌轮番插豆(图129)。

  每掌插下,指尖必须触及桶底。为了练习有规可循,初始以两掌插豆二千下为准。插完之后,再以双掌轮番拍打布靶。打的时候,掌心掌背交替进行。左右掌的打法相同,不计次数,每次打完三十分钟即可(图130~132)。

  在最初练习的时候,应循序渐进,切忌急于求成,甚至一曝十寒。每次限三十分钟或一小时,每天分早晚各练一次(精力旺盛者,可每天行作三次),关键是不要间断。练到四十九天时,就可见初步之功效;练至一百天后,双掌之功非比寻常,绵掌功夫断砖碎石易如反掌,而且有掌击透内,伤敌内脏筋脉之功效。达此地步,也需常常修炼双掌,只不过没有原先那么讲究天天插豆打靶了,只要每日随意气运双掌,或拍打布靶就行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