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龙与老子道家思想
1982年,一部《少林寺》让李连杰声名鹊起。在近期一档综艺节目的录制现场,这部作品也被李连杰的粉丝和选手们反复提及。李连杰很感谢观众对这部作品的喜爱,但同时表示,自己从三十岁以后,就一直在为拍摄这部电影而后悔。《少林寺》在当时影响了一大批年轻人,很多男孩子甚至因为崇拜片中的“觉远和尚”,剃了光头去学习武术,但他们并不明白武术的真正含义,反而更多的沦为街头混混,沉迷于打架斗殴。
很多人习武,往往忽略了武术对自身潜在的破坏性。很多家长让孩子习武,也往往缺少心理上的指导。老子说,“善为士者不武。”并不是说好的武术家不需要习武,而是说,出色的武术家在雕琢武术技巧、磨练身体素质的同时,必须注重心理的调整和思想的修养。倘若不注重武德修养,习武者到一定阶段就很难继续提高。当习武的新鲜感、成就感被疲劳、挫败和枯燥取而代之时,如果对习武的目的、原则等关键性问题没有透彻的思考,继续下去的动力和意愿就会大大消退。俗话说,“身怀利器,必生歹心。”更严重的是,不注重武德修养的人,很容易误入歧途。轻则破财伤人,重则害己亡身。
李小龙的哲学,截拳道,极静,极动。
1961年秋天,21岁的李小龙进入华盛顿州立大学哲学系,学习之余他在学校附近的停车场租用了一片地方,来作为简陋的临时武馆,在教授功夫的同时,他还在研究西方的哲学,哲学是思考者的精髓,这与李小龙顽皮好动的性格极不相称,他不论是在电影中还是现实生活中,给我们带来的感觉都是他是一个极其好动的人,然而,熟悉李小龙的人,都会发现她性格的两个极端,极动与极静,极动他选择了武功,极静他选择了哲学。
暨南大学历史系教授这样评价李小龙:“他有一个很大的优点,他善于思索,他除了技术层面的东西意外,他还注意技术层面以上的东西,在中国被称之为道,实际上一种理性的思念,他有比较好的中国文化,同时他也接受了美国的文化,我们称之为搏击文化,他身上放射出来的是对武文化的深层理解,他结合了中国与西方的武术文化,却又不丢失本来原有的文化,不失为是一种能力。”
李小龙说:“最柔软的东西 是不怕击打的,应该清空你的思想,无形无实,像水一样,你把它倒进杯子里,他就是杯子的形状,你把它倒进茶壶里,就是茶壶的形状,水时刻流动着,他可以静静地流淌,也可以奔腾冲击,所以像水一样吧,我的朋友。”
李小龙,原名李振藩,1940年出生于美国加州旧金山,祖籍中国广东顺德均安镇。他是世界武道变革先驱者、武术技击家、武术哲学家、UFC开创者、MMA之父、武术宗师、功夫片的开创者和截拳道创始人、华人武打电影演员,中国功夫首位全球推广者、好莱坞首位华人演员。他在香港的四部半电影3次打破多项记录,其中《猛龙过江》打破了亚洲电影票房记录,与好莱坞合作的《龙争虎斗》全球总票房达2.3亿美元。
(此文来自于网络)
李小龙是习武者进行生理与心理双重训练的典范,诠释了武术与哲学的完美结合。他对于格斗技巧、身体素质的精益求精以及对于格斗的功能、形式、目的透彻的哲学思考,让他有别于史上任何一位武术家或哲学家。李小龙对于道家哲学的推崇是众所周知的。最近,我细读了《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在书中可以清楚地寻觅到李小龙思想的来源。
《道德经·守微第六十四》中说,“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破,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意思是说,要防患于未然,祸患在萌芽阶段是最容易遏制的。李小龙创立的截拳道(JKD),顾名思义,就是截止拳头的方法(Way of Intercepting Fist)。在对手的攻击尚未形成威力之时,在其思考或蓄势的阶段就将其截断。洪金宝在回忆与李小龙交手时说,他(李小龙)在实战中确实是像他所说的那样,认真地观察对手的动向,应势而动,先发制人。我(洪金宝)当时刚想出腿,他的脚已经架在我脑袋 边了。
李小龙对于道家思想中几个重要的概念都有独到见解,并将哲学概念运用到武术实践中去。这些哲学概念对于我们平时生活也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最著名的便是“水的哲学”。李小龙带着神秘的微笑,颇含哲理地说出“Be water,my friend(像水一样吧,我的朋友)”的镜头也反复地在各种影像资料中出现。最近,尊尼获加蓝牌的广告运用电脑技术让李小龙重现银幕,史诗般的效果引起一番轰动。镜头中,他静静诉说:“水,就像直觉,没有形状,无法把握,却有足以改变世界的力量。”这话的来源正是《道德经·任信第七十八》,“天下柔弱莫过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
李小龙认为,水是世界上最柔软的物质,却能穿透世界上最坚硬的磐石。你把水放进杯子,它就变成杯子的形状;放入茶壶,它就变成茶壶的形状;放进瓶子,它就变成瓶子的形状。水可流淌、嘶鸣、滴落或碰撞,水应势而变,水坚持不懈。因此,以实战为目的的武术不应拘泥于固定套路的练习,因为实战的对手不会按一种套路,朝规定的方向进攻。要适应各种环境下的不同对手,就像水一样,在天为雾露,在地为泉源。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应运用“水的哲学”。与人相处,像水一般柔顺,不刻意引发对抗性的冲突;处理问题,思路时刻保持水一般的明静清晰;表达思想,语言如流水般顺畅;养身修性,如水般顺应天时,不勉强为之、伤筋动骨。故老子说,上善若水。上善之人,如水之性。
第二是“空”的概念。老子认为,轮毂之所以有用,就是因为它是空的,里面可以装上轮轴;房屋之所以有用,是因为它内部是空的,能供人居住;山谷也正因为是空的,才能汇集八方流水。虚空,才能承受万物,万物为有形之物,故虚无能制有形。李小龙对截拳道武学和其哲学思想的高度概括“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便是出自于道家哲学“空”的概念。他认为,实战时,脑子中要放空一切固定的套路和法式。实战的环境、对手、形势千变万化,没有一套固定的“法”可以应对一切。截拳道没有任何固定的技术动作,更没有套路形式。现在有的武馆,将截拳道与柔道、跆拳道、合气道等并列,作为一门格斗术来教授,其实有悖于李小龙的初衷。截拳道实质上只是一个概念,而并不是一种拳法或格斗术。截拳道倡导简单、务实、快速的理念,通过反复不断的训练,培养肌肉记忆,从而能凭本能的感触应战,不受固定形式和法则的影响。李小龙说,截拳道只是一条船,当它把你载到彼岸,就一定要摒弃它。唯一的法则就是没有法则,这和“世界上唯一的不变就是变化”有异曲同工之妙。
同时,李小龙也受到禅宗思想的影响。他曾经引用过一则《禅师倒水》的小故事:
弟子前去拜见禅师,问道:“师父,为什么我觉得自己这些年来总是没有长进?”禅师笑着说:“先喝杯水吧!”于是就拿起桌子上的茶壶,然后往杯子里倒水。水很快满了,但禅师却仍不罢手,继续往杯中注水。弟子提醒他:“杯子已经注满了。”禅师意味深长地对弟子说:“再倒一些吧,说不定能倒进更多呢!”弟子笑着说:“杯子已经满了,你再怎么倒也不能增加杯里的水。”禅师说:“这个道理你也懂呀,可是你为什么还来问我呢?”弟子终于醒悟,自言自语地说道:“是啊!人生也是这样的道理,心里装的东西太多了,自然装不进去其他的了!”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对于武术的观念还是非常僵化。比如中国传统的武术门派划分非常严格,“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本门派弟子不能学习其他门派的功夫。为打破这种僵化的传统,倡导诚实的自我表达的理念,李小龙利用“空”的哲学,呼吁习武者与时俱进,改变固有思维。
对于我们来说,“虚空”思想也很有启迪意义。很多人只想着往心里装更多的东西,以得到自己想要的。但越是这样想,就越得不到。因为他们的心已经满了。于是他们就找各种各样的借口,认为自己老了。但人的老化关键不在于肉体上的老化,而是精神上的老化。当一个无法接受新事物的时候,老化的过程就开始了。一个人之所以无法接受新事物,并不是因为他不需要,而是他心中的那只杯子,已经被杂念装满了。要想把新的东西装进去,就必须把原来的旧东西倒掉。
第三是阴阳的思想。《道德经·道化第四十二》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生太和之精气,太和之精气生阴阳,阴阳生和、清、浊三气,分为天、地、人,天、地、人共生万物,万物以背为阴,以腹为阳,故人之形不离阴阳。阴阳思想内涵非常丰富,我个人认为,所谓的阴阳,实质上就是一种辩证法思维。在《道德经》中,有四组辩证关系:
一是福与祸。“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在格斗中,攻守之势是相互包含,不断转化的。进攻者看似处于优势,但关键部位却因此暴露,一旦被防守者抓住机会,很有可能一击致命。生活中,处于顺境的人太容易洋洋自得,殊不知祸患的萌芽都是从顺境时滋生的。福与祸的辩证关系提醒我们要时刻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人虽自知尊贵,仍当复守之以卑微,虽处燕雀之巢,不可失鸿鹄之志焉。
二是强与弱。“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锄强扶弱是自然之道。“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强盛至极的下一步必然是衰退,过度争强好胜是违逆自然规律的,违逆自然规律则早亡。虽然李小龙英年早逝的原因仍然是个迷,但是他过度追求完美的身体素质,超负荷练功是公认的原因之一。李小龙深谙道家思想,却最终却未能在强与弱之间找到平衡点,实在让人惋惜!这也提醒我们,切忌争强好胜。老子说柔弱胜刚强,并非说柔弱者可与刚猛者争胜,而是说柔弱者必定比刚猛者健康长寿。
三是争与不争。“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所谓的胜利,实际上是建立在对手失败的痛苦之上的成就感。但如果对手参透了输赢,抛开了输的痛苦,那么所谓的胜利便无从谈起。不与贪者争利,不与勇者争气,在生活中,要明确自己的目标,抛开胜负、抛开面子,这样才能不受输赢的干扰,最大程度地挖掘自身潜力。
四是自然与非自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认为,天道效法自然规律,人要无所为造,顺应自然。但我认为,老子所说的无为的自然状况不是说什么都不要做,而是说不要勉强为之,要在自然与非自然之间寻求中和之道。截拳道追求的是通过肌肉记忆,凭借本能反应做出动作的自然状态,然而为了培养肌肉记忆,就必须靠“非自然”的器械训练、机械式出拳、踢腿、对战打基础。在生活中,顺其自然并不意味着等天上掉馅饼,而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出做大努力,若仍然无法实现目标,则适可而止。换句话说,是要追求“自然的非自然主义”或“非自然的自然主义”的中和状态。
由此可见,宇宙之间阴阳交替,福祸、强弱不断转换,只有保持“不争”的心态,在顺其自然与人定胜天之间寻找平衡,方能常胜长存。
在历史上,老子的《道德经》曾被作为治国之道,受到西汉初期统治者的青睐,这与当时社会饱受战乱之苦、民生凋敝的时代背景有关。但是,从西汉后期开始,统治者开始“废黜百家,独尊儒术”。于是,《道德经》转变为治身养性的著作。《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也主要是从治身的角度来解读,李小龙本人也非常注重研究个体与自我认知,因此本文也多从治身的角度来谈李小龙与道家思想的联系。社会个体修养的提升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基础。正如易卜生所说,“你想要有益于社会,最妙的法子莫如把你自己这块材料铸造成器。”
对哲学思想的参悟,是一个从无到有,由浅入深的过程。“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随着人生阅历的不断丰富,感受和理解会更加深入。当然,理解一种思想和运用这种思想还是有差距的。人不是机器,不是输入一种哲学思想的代码,就能完全遵照执行。在未来的生活中,还是会受到各种突发事件、特殊情况、冲动、激情等因素的影响,如何在这种时刻运用哲学思想、做出正确判断,是对我们的一大挑战。
毕业于美国名校哲学系,靠四部半电影震撼世界,主席都是他的影迷
1940年11月27日,定居于美国三藩市(旧金山)的粤剧演员李海泉和他英德混血的妻子生下了一个儿子。他给新出生的儿子取名为李振藩,意思很明确,就是要让整个三藩市振荡。十年以后,李振藩因为主演电影《细路祥》而有了一个艺名:李小龙。
50年代,李小龙还仅仅只是香港的一名童星,但他在离开香港的时候已经拍摄了22部影片。15岁的时候李小龙拜叶问为师开始了他的习武生涯。18岁回到美国,进入到了华盛顿大学哲学系学习,并成功取得了哲学学士学位。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以后李小龙的电影和截拳道中充满了哲学思想。
李小龙与师父叶问
李小龙对于选择哲学曾有过这样的回答:“我常问自己,胜利了又怎样?为什么人们会把荣誉看得这么重要? 什么才是荣誉? 什么样的'战胜’才是光荣的? 人生到底为了什么呢? 是不是就是为光荣而生存? 于是导师协助我选系的时候,他认为以我的发问精神,最好修习哲学。他说:哲学会告诉你为了什么活着。”
在此期间,李小龙开始了武馆教学生活,并在1967年创立了“截拳道”,从此正式的开宗立派。
回到香港以后,1971年李小龙正式以成年人的身份拍摄了《唐山大兄》,并一举打破了当时香港的票房纪录。随后1972年的《精武门》,再一次刷新香港票房纪录,更是成为了中国电影和捍卫民族尊严的经典之作。随后李小龙成立了属于自己的电影公司,自导自演了《猛龙过江》,1973年李小龙与华纳兄弟公司合作拍摄了好莱坞风格的《龙争虎斗》。而就在李小龙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1973年7月20日却因为神秘的脑肿疡突然离世。这时候他的第五部电影《死亡游戏》才仅仅拍了一半,最终这部电影以李小龙生前拍摄的部分场景加上替身完成。
在李小龙的世界里总是如同一个孩子,他对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想得很简单,觉得对方不就是个人嘛。所以无论遇到谁,在什么场合总是直呼其名,这在当时的香港显得似乎很不礼貌,他总是在片场跳来跳去,一刻都停不下来。
李小龙因为电影让全世界的认识了“中国功夫”,也在世界范围内拥有了大批的“龙迷”。在当时的中南海,也有着一位特殊的“龙迷”,他就是毛主席。
70年代当毛主席听外国人讲到东方的一条龙除了是中国外,还有一条龙就是李小龙。主席一听很感兴趣,想知道李小龙到底凭什么让外国人这样痴迷,并因此开始了解中华文化,于是专门花时间观看了李小龙的所有影片。
在当时70年代,绝大多数的大陆观众对李小龙的名字可以说是闻所未闻,他的电影更是不可能有机会观看。可以说毛主席也就成为了李小龙在中国大陆的第一个影迷。
大陆观众真正开始了解和认识李小龙已经是他去世十年以后的80年代。外国人见到刚刚跨出国门的中国人经常会说“中国功夫,李小龙!”人们在这时候才知道,原来有这么一个中国人,在国外竟然如此的了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