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蒙曼品最美唐诗:杜甫《蜀相》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今天跟大家分享杜甫的七律《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三国英雄有人尊曹,有人尊刘,有人爱周郎,有人敬关公,但是杜甫是独尊诸葛亮的,为诸葛亮写过将近二十首诗。特别是“安史之乱”中,杜甫流寓成都,踏入蜀汉故地,亲瞻诸葛武侯的遗泽,亲睹诸葛武侯的庙貌,对诸葛亮的敬仰之情,更如滔滔江水,一发不收,这首《蜀相》正是杜甫初入成都时期的作品。
那先看题目吧,“蜀相”顾名思义就是蜀汉丞相。蜀汉政权有两代皇帝,刘备、刘禅,那么它有几个丞相呢?丞相只有一个,就是诸葛亮。诸葛亮死后,蜀汉也就废除了丞相制度,后来的蒋琬也罢、费祎也罢,乃至姜维都是以大司马或者大将军的身份执政。那就凭这个空前绝后的丞相身份,也可以看出诸葛亮在蜀汉的地位。但是呢,杜甫这首诗却又并非凭空玄想蜀相,而是瞻仰成都武侯祠之后的作品。武侯祠,现在大家都知道是刘备和诸葛亮的和祀庙,但是在唐朝,武侯祠和汉昭烈庙还是分开的。所以杜甫的诗题之后,自己又加了一个注,说诸葛亮祠在昭烈庙西。可见这首诗本来是访古之后的作品,属于登临怀古这一类。但是呢,诗人虽然是因为瞻仰诸葛亮祠而写的这首诗,诗题却并不是《诸葛亮祠》,也不是《武侯祠》,而是《蜀相》,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诗人在意的是这个人,而不是这座庙。当年诸葛亮以一人之力,撑持蜀汉半壁江山,得主敬民尊、享千秋祭祀,这样的形象对杜甫是有着巨大的感召力的。杜甫也是一个以贤臣自认的诗人哪,所谓“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可是呢,他又终身蹭蹬,未得施展。那此刻身处乱离之势,面对过往贤臣,他又有怎样的感慨呢?先看首联: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这一联啊,一问一答,看似平平常常,其实气度不凡。为什么这样说呢?这要看“丞相”、“寻”和“柏森森”三个词。丞相有什么特殊意义呀?要知道蜀汉自然只有诸葛亮一位丞相,但整个三国却不止诸葛亮一位丞相吧?诗人不说“蜀相”而直接说“丞相”,意味着什么呀?意味着在杜甫心目中,三国时期虽然英雄辈出,但是只有诸葛亮才是真正的丞相,就有一种特别的推崇和特别亲切的意味,这就是前人所说的“小视三分,抬高诸葛”。那杜甫这种抬高,当然有尊蜀汉正统的意思,但更多的还是出于对诸葛亮个人的景仰,一个“丞相”已经体现出诸葛亮在诗人心中特殊的地位了。
那“寻”字又意味着什么呢,这个“寻”不仅仅是地理意义上的寻找,它还隐藏着精神意义上的追寻。相当于什么呢?相当于李清照《声声慢》一开篇那个“寻寻觅觅”,或者说当代流行歌曲里头所谓“千万里,我追寻着你”。那既然是“丞相祠堂何处寻”,一个“寻”字,就意味着这不是一次随意的春游,而是一场虔诚地拜谒。那如果我们明白这一点,下一句也就不难理解了?所谓“锦官城外柏森森”,一方面固然是回答了武侯祠的位置,是在锦官城,也就是成都城外那个苍苍翠柏掩映之地,另外一方面他也讲了武侯祠的精神气象。什么气象呢?就是“柏森森”。要知道柏树可不是一般的树木,它苍劲伟岸,经冬不凋,自有一种庄严肃穆的气派,那这种庄严肃穆,不正是诸葛武侯的精神写照吗?所以“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一开篇就以一个远景镜头勾画出武侯祠的整体气韵,同时呢,又形成一个浓重的情感氛围,起得堂皇庄重,让人肃然起敬。那有一个整体远景了,接下来呢,接下来诗人就已经拾阶而上,进入武侯祠的庭院之中了。庭院是什么样子呀?看颔联: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这一联是写近景,属于特写镜头了,写得真是漂亮。漂亮在哪呢?它抓住了春天最典型的形象啊,你看“映阶碧草”,这不是春天最经典的颜色吗?“隔叶黄鹂”,这不正是春天最经典的声音吗?“春色”、“好音”一下子就把春天的气氛渲染到了十足,这是整体。那再看细节,“碧草”和“黄鹂”相对,这是以绿对黄,颜色多鲜亮啊!那“映阶碧草”,不仅是绿的,它还是静的,“隔叶黄鹂”呢,不仅是黄的,它还是动的,这又是一动配一静,动静相宜。你看整体感和细节处理都这么漂亮,是不是恰似一幅如诗如画的春光图啊?应该让人觉得心旷神怡了吧?如果心旷神怡,那就真是春游了,这首诗不是春游,所以这个心情也绝不是心旷神怡。为什么不是呢?看“自”和“空”这两个字。春色宜人却无人鉴赏,这才是“自春色”,好音悦耳却无人聆听,这才是“空好音”。“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一下子,武侯祠冷落寂寞的样子就已经跃然纸上了。武侯当年赫赫功业,遗爱巴蜀,难道已经被人遗忘了吗?这是多么令人感慨呀,这是一层意思。那还有一层意思,“碧草”固然是春天最美的颜色,但它并不自知,它也不是为了诸葛亮而生长;“黄鹂”固然是春天最美的声音,但它也不自知,而且也不是为了诸葛亮而歌唱。所谓“庭草自春,无关人事,黄莺空啭,只益伤情”,所有的人事代谢、陵谷变迁,在大自然面前仿佛都没有了痕迹,也没有了意义,这不是一种更深意义上的寂寞吗?所以说这一联是漂亮的,却又是寂寞的,这就是以乐景写哀。那英雄寂寞当然会激起诗人的无限感慨,花鸟也许不知道诸葛武侯的功业,世人也许遗忘了诸葛武侯的功业,但是杜甫却不能忘情于武侯,所以他进一步往前走,进入殿堂之中,参拜诸葛武侯的庙貌。那颈联也就随之而来,由景到人了。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这一联啊,真是浓墨重彩,字字千钧,把诸葛亮的人生际遇、政治理想和功勋业绩都凝炼在了这十四个字之中。“三顾频烦天下计”,什么是频烦呢?频烦就是频频哪,就是好多次啊!刘备三顾茅庐是诸葛亮一生事业的开始,诸葛亮自己在《前出师表》里不是说过嘛,“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那么三顾茅庐的结果到底是什么呀?是下一句呀,“两朝开济老臣心”。诸葛亮一生辅佐刘备、刘禅父子,所谓“开”是开创基业,所谓“济”是起卧匡助。无论是先主后主,也无论是创业守成,诸葛亮都弹精竭虑、始终不渝,这里头当然有匡扶汉室、安顿天下的政治理想,但是一定也有士死知己,知恩图报的老臣之心吧。换句话说,正因为有刘备的“三顾频烦”之诚,才会有诸葛亮的“两朝开济”之报,也才会有日后的“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才会有最后的“六出祁山,星陨五丈”。那杜甫拜谒武侯祠的时候,“安史之乱”尚未平定啊,山河疮痍、百姓失所,他多么希望能再出现这样的君臣关系,多么希望自己也能像诸葛武侯那样得主眷顾,精忠报国呀。所以说,这一联是在写诸葛亮,但是呢,又是反映了杜甫的内心世界,是真正意义上的“今古呼应”,是杜甫和诸葛亮跨越几百年的情感交流。这里头不仅仅有诸葛亮的老臣之心,更有杜甫本人的老臣之心,所以才能这么字字珠玑,力重千钧。那问题是诸葛亮匡扶天下的政治理想最后实现没有啊?看尾联:
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
这一联啊,真是蜀相的点睛之笔,为什么说它是点睛之笔呢?因为它把个人情怀放大了,实现了一种超越。谁都知道,诸葛亮六出祁山,病死五丈原,北伐不成、赍(ji)志而殁,这本身确实是“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但是呢,历史上这样赍志而殁的英雄又岂止诸葛武侯一人哪。杜甫一生以贤臣自诩,希望“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可是现实呢,却是国破家亡、身如飘蓬,这不也是“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吗?所谓壮志难酬,古今是一样的,所以这个英雄是谁呀?这个英雄不是诸葛亮,或者说不只是诸葛亮,不是杜甫,或者说不只是杜甫,是古往今来所有这样有志向的人,看到这种情形,深处这种情形都会泪下沾巾,这是一个好处。那还有一个好处,这一联诗在沉郁顿挫之中,另有一种豪迈悲壮,豪迈悲壮在哪呢?在于即使知道难以获胜,也还是要出师,这就是一种为了理想死生已置的态度,有这样态度的人,无论文官武将都是英雄。因为我们当代周恩来总理所说的“难酬蹈海亦英雄”不也是这个道理嘛。所以杜甫这首诗流传之后啊,就产生了特别深远的影响。“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也就成了千古悲剧英雄共同的心声了,比方说唐代政治家王叔文,在“永贞革新”失败之后,就曾经反复吟诵此诗,为之流涕不已;南宋爱国将领宗泽,临终之前也是念着“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之后,才三呼渡河而亡的。所谓“长歌当哭”,大概就是这样一种伟大的力量吧。再读一遍: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