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一:聚财,更高级的吸引力法则
要方向,找佐一。
(文章字数1500字,阅读时间约2分钟,如果你觉得有用,请推荐给有需要的人。)
这是佐一关于“步步生财”的第五篇文章。
打鸡血的成功学套路里,一本书是理论根基,那就是《吸引力法则》。
所谓的吸引力法则,大致说的是,只要你想法集中在某个事情上,全世界都会围着你转,帮你实现。
书里发明了各种定律来大段论述这种现象,并认为这是二十世纪西方最伟大的三大发现之一。
当佐一被朋友唾液横飞的强力推荐这本书的时候,脑子里只浮现了一个词汇:“心想事成”。
乍一看,似乎跟咱们的心想事成有异曲同工之处,而且对方神秘兮兮地说到,有一股看不见的能量,在主导着宇宙的运转,太阳系乃至整个宇宙没它不行,它叫啥呢?它就叫吸引力。
追问之下,吸引力背后是啥?它为啥要吸引,不吸引行不行?
朋友哑口无言,悻悻然拂袖而去。
再看身边笃定吸引力法则的人,要么沉迷于虔诚的胡鬼崇拜,要么只懂得喊口号打鸡血,成功的没有一个。
很显然,这玩意有问题。
不能说吸引力完全错误,而是这本身不过是一种东施效颦的拙略模仿而已。
分两方面。
一,
从鬼谷子系列开始,咱们就反复探讨过,是神在决定着我们的意识。
中国语境中的神,是指造化之量能。
把人比喻成汽车的话,神就是驾驶员。
但是要注意,这个神并非人格化的形象,而是一种世界万物的通用普通话一样的交流交通规则。
盛神中有五气,同气相求。
所谓的吸引力,不过是同气相求的一种肤浅表达而已。
二,
神是无形无质的,所以,如果仅仅靠想,靠喊口号,很难直接影响有形有质的物。
想达成目标,获得成功,还需要通过神来调动人的身体,然后通过人来调动更多的资源,最后才能达成目标。
所以,想聚财,首先要聚神。
为什么要聚?
平时我们说,要有凝聚力,要有凝聚力,到底咋个才叫凝聚?
举个例子,北方的朋友冬天,都有滚雪球的经验,雪球在滚之前,会先做什么事呢?
需要先抓一大团雪,握得结结实实,浓缩成一小团,然后用这个小团作为核心,滚动在松散的雪地上,不断壮大。
神也是一样。
说直白一点,就是要专注,聚焦,聚精会神,不是去那种地方烧香哈。
因为人的配置有高低,所以当你摒弃其他干扰,只专注一件事的时候,性能会相对提升,计算起来就会快,结果自然也会往更好的方面发展。
当你的神足够凝聚的时候,你的目标是坚定的,你的人是坚强的。
为什么现实生活中,只有少数人可以屡败屡战,不屈不挠,就是如此。
当你先做到了这一步,你的整个人,就充满了号召力,具备了初步的领袖气质。
于是你宣布要做某件事情的时候,大家都能从你身上感受到无穷的信心和希望,于是都向你靠拢。
然后,才是聚资源。
比如很多人嘴里经常说的,要聚人脉,整合资源。
这是前提的,前提就是神要凝聚,意要够实,否则就不是你聚别人,而是你依附别人。
有些人,连自己的一家人都凝聚不起来,还企图靠意念就能拯救全世界,这是不可能的。
当你具有了一定的人格魅力之后,再聚来的人脉,才能为你所用。
那是不是认识的人越多,发生关系的人越多越好呢?
并不是,用人的第二个前提是,对方得有你可用的能力或者资源才行。
如果所交的全是酒肉朋友,那就不是聚财,那是散财了。
聚人脉,是一种互利关系,具体关系的建立,可以参照之前的文章《谋事先谋人》。
更高的追求,是聚思想,也就是精神上的共鸣。
你的追求大小,决定你所聚资源的规模。
你求的仅仅是一时之财,那聚到的只能是鸡鸣狗盗之徒。
如果你求的是大家安居乐业,那聚到的则是勤恳少欲的忠厚之辈。
如果你追求的是国货崛起,那会聚到同样雄心的专业志士。
刘邦追求是天下太平,所以敢于刺杀秦始皇的张良、用兵如神的韩信,均被他所聚。
通过上面三步的聚财操作,你已经不是一无所有,而是具备了信念、目标、基础的资源的领导者了,成功踏出了第一步。
后面咱们会持续讨论关于财的其他纬度,请持续关注。
我是佐一,要方向,找佐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