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说湘菜 55 全家福
闲说湘菜55 全家福
快要过年了,自然想起了一道湖南人常吃的菜肴“全家福”。
只要是喜庆日子,湖南人,主要是长沙湘潭岳阳一带的人,无论是在饭馆还是家里聚餐,都会有这一道寓意吉庆祥和的大菜,湘潭人叫什锦全家福,长沙人或岳阳人叫杂烩。各地做法大同小异,大家都喜欢的名称还是“全家福”。
全家福一般是头道菜,装盘讲究五彩,口味讲究鲜香,汤浓而不腻,味美而不咸。一般主料是:油炸肉丸、蛋肉卷、水发炸肉皮、净冬笋、水发豆笋、水发木耳、素肉片、熟肚片、碱发墨鱼片、鸡肫、鸡肝等。辅料是:精盐、味精、胡椒粉、葱段、酱油、水芡粉、鲜肉汤等。因为材料多样,摆上桌来鲜艳喜庆,再上火锅用文火慢炖,煮的火功到位,吃起来美味无比。
全家福菜品的来历,有人说已经2000多年,多少有点牵强。据传在公元前200多年,秦始皇听信了丞相李斯的谗言,大举焚书坑儒。几个儒生在被活埋时侥幸没有死去,他们在晚间苏醒过来,偷偷地从坑中爬出。有个叫方财的儒生逃出后,在山林中躲了数日,实在饿得没有办法,夜晚悄悄地回到家中。为了活命,方财不得不含泪再次告别妻儿,流落他乡。数年之后秦始皇去世,秦二世登基,方财高高兴兴地返回家园。谁知两年前家乡发了一场罕见的洪水,妻子、儿女不知流落何方。方财悲愤交加,感到自己一个人活在世上没有意思,跳进了滚滚的河水中。恰巧有位渔人路过此处,救起了他。渔夫对他说,“发大水那年,我救起了一名少年,也姓方。我见他老实忠厚,便收他做了女婿”。渔人将方财领到自己家,方财见了渔夫的女婿,正是到处寻找的亲生儿子。在渔夫的全力帮助下,方财又找到了流落街头的妻子和女儿。为了庆贺他们一家死里逃生,幸福团圆,渔夫特地请来了一位远近闻名的厨师,为方家制作丰盛家宴。厨师煞费苦心地为他们做了一道菜,名曰“全家福”,乡亲们吃后赞不绝口,一传十,十传百,后来传入了宫廷,成为宫廷名菜。
中国的很多故事,大都附会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大秦时代,湖南与政治文化中心中原相距甚远,还是一个荒蛮之地,焚书坑儒未知是否波及这里。再说,湖南是内陆,与沿海远隔重山,海产品墨鱼是否进入这里,都有待考证。这个传说就是一个传说而已,就是贴个文化的标签罢了。吃个大餐,与秦皇汉武没有半毛钱关系。
全家福的用料看似繁杂,其实大都出于猪的身上,配点山珍海味。只是做起来,工序多有几道,省略不得。
将上述主、辅料备办周全以后,先把冬笋放进沸水锅中煮五分钟左右捞出,解切成柳叶片状。再把豆笋切成一寸长,木耳洗净、撕开。将皮肉批刀成骨牌块,鸡肫和鸡肝(或猪肝)切成薄片,墨鱼切成一寸见方的片状,肉丸和蛋卷扣入蒸钵内蒸熟,待上菜时取出,复入大汤盆活火锅内。
麻烦一点的是,要将晾干的肉皮用水涨泡好,再下油锅炸得酥软,既不能炸成硬邦邦的一块,又不能是糊状。这个技能,我练了好多年一直没有掌握。好在现在市场上有已经油炸好的猪皮可买。再是炸肉丸子,这个可以根据不同的口味或是厨师的喜好,调配不同风格的馅儿,下油锅炸好,备用即食。当然,肉丸现炸现下汤碗最好。
还有就是做蛋卷。要将蛋黄和蛋清分离开来,细砂糖和蛋黄液一起搅拌,将黄油融化之后倒入搅拌好的鸡蛋液之中,加入少量低筋面粉,搅拌均匀。平底锅预热,放入上述面糊,迅速的晃动锅面,摊平面糊,烘焙至面糊的两面呈现出金灿灿的颜色,将锅中的薄饼迅速的卷上筷子。然后将其放在晾晒网上慢慢冷却。猪肉或鸡胸肉用搅拌机打成碎泥状,加鸡蛋、葱花和少许盐,放在薄饼上摊平,再卷成卷,放在蒸锅上蒸15分钟左右,待冷却后切块,就成了红黄绿相间颜色的蛋卷。
接下来是炒作。
将主料猪肉、墨鱼(或鱿鱼)、炸猪皮等和香菇、玉兰片、青椒各切成片,韭黄切4厘米长的节,菜心用刀劈开切成4厘米长段。炒锅置火上添入肉汤,旺火烧沸后将上述主料及丸子投入,氽透捞出,沥干。
炒锅放入猪油,中火烧六成热,投入葱片、姜末爆出香味,放入菜心、青椒、木耳、香菇、火腿稍煸炒几下,将氽透的主料料放入,翻炒几下加进精盐、绍酒、酱油、白糖、味精、胡椒粉及肉汤,适当调味品翻炒均匀,味汁烧沸后入韭黄,用湿淀粉勾芡,待汤汁收浓稠淋入花椒油拌匀,颠翻出锅。
有的厨师为了使全家福更加丰富,还要加入煮熟剥壳了的鹌鹑蛋、火腿片、大花菇、摊鸡蛋丝、红菜椒等摆成不同形状装盘。
一盘五彩喷香的全家福,或直接装大盘上桌,或放在火锅上慢炖,一家人和和美美地品尝,福便从中而来。
作者张效雄,湖南湘阴人,湘潭大学毕业,记者出身的作家。湖南日报社高级编辑、原副总经理。代表作:长篇小说《风起》,散文集《寻觅天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