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登基,先拿掉陈桥兵变的头号功臣石守信,学者:这才叫高明!
北宋乾德元年(963年),是宋太祖赵匡胤在位的第三个年头。一天晚上,赵匡胤宴请石守信、高怀德等几个军界元老,觥筹交错,喝得很尽兴。
赵匡胤一杯接一杯,也有了几分醉意,借着酒劲说,“没有你们,我就没有今天。可是,我虽然贵为天子,却不如你们当节度使快活呀,睡个觉都不踏实。”
这是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的开场白。
喝了这杯酒还是兄弟
在赵匡胤黄袍加身的“陈桥兵变”中,石守信是后周的殿前都指挥使,和殿前都虞候王审琦共同掌握着留守京师的部队。但这两人向来服气赵匡胤,等赵匡胤的部队回到开封,他们就打开城门欢迎新皇帝。所以石守信的拥戴之功最大。
宋朝建立后,石守信担任殿前副都点检(赵匡胤当皇帝前的职务是殿前都点检)、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继续掌管禁军和大内侍卫),兼任节度使,还是宋初十五个名誉宰相之一(加授同平章事,即使相),位高权重,在座的其他人也都是一方诸侯。
“杯酒释兵权”这件事,《宋史》记载发生在乾德元年,而《续资治通鉴》的说法是建隆二年(961年),酒宴上的对话记载更细致,我们不妨看看《续通鉴》里的君臣对话。
赵匡胤那么一说,石守信等人慌忙问道:“如今天下太平,谁敢作乱,陛下这是怎么了?”赵匡胤说:“你们当然没有异心。不过,万一你们的部下有人想搏取富贵,给你穿上龙袍怎么办?”
这话说得很直白了,毕竟赵匡胤的皇位就这么来的。
石守信他们吓坏了,醉意全无,在地上跪了一排,流着泪说:“不会的!陛下可怜可怜我们,指一条生路吧。”赵匡胤摆摆手道:“不用怕。人生苦短,谁不想长保富贵,让子孙后代衣食无忧。你们何不放弃兵权,去地方做官,享受天伦之乐,安度余生呢?我们约好结为亲家,两无猜疑,这样不好吗。”
石守信等人一听,全明白了,拜谢道:“陛下为我们考虑真周到,是再生之恩呀!”第二天,石守信他们都请求辞职,赵匡胤应允,赏给他们很多钱财。大家的节度使照做不误,如石守信被封为天平节度使,名义上仍然兼任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高怀德为归德节度使,只是都没了兵权。
石守信为什么被拿掉
史书记载,“杯酒释兵权”的主谋其实是赵匡胤的心腹、另一个开国功臣赵普。
宋朝建立之初,两个节度使李筠和李重进(都是后周旧将)曾起兵反赵匡胤,被石守信带兵平定。赵匡胤忧心忡忡,对赵普说,自唐朝末年以来,才几十年,皇帝走马灯一样换了八个姓,问题出在哪里,如何才能长治久安呢?
赵普说:“陛下问到点子上了。没别的原因,五代年间的藩镇各掌重兵,藩镇强而皇权弱。只要削减藩镇的兵权,卡住他们的钱粮,不愁天下不太平。”赵普的矛头所指,正是以石守信为首的军界大佬。赵匡胤却说:“他们一定不会背叛我的。”
赵普说:“我也知道他们没二心。可是依我看,这几个人领导能力不强,恐怕降不住手底下的骄兵悍将。一旦部下作乱,就由不得他们了。”赵匡胤终于醒悟,这才有了“杯酒释兵权”那一幕。
这里不讨论北宋由此产生的重文轻武制度,但“杯酒释兵权”这件事,如果我们只看史书的文字叙述,未免小瞧了宋太祖赵匡胤。
真正原因
当初,赵匡胤跟随周世宗柴荣征战数年,功勋累累。柴荣称得上雄才大略,可惜命不长,在病重时授予赵匡胤要职——殿前都点检(禁军最高统帅),自己的身家性命都交给他了(话说回来,只要柴荣在世一天,就不会有陈桥兵变)。
能被柴荣如此倚重的赵匡胤,当然也是人中龙凤,柴荣死后,在军界威望最高的就是赵匡胤了。后周的江山易主并非偶然。
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并列,可不是白给的。赵匡胤问赵普如何安定大宋的江山,随即拿掉拥戴自己的头号功臣石守信,只不过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借他人之口,行预定之策而已。
为什么这么说呢?一句话,帝王心术使然。
赵匡胤登基之初,当然不能亏待了石守信。问题是,两人的关系已经有了微妙变化,从昔日的“死党”变成了君臣,石守信背叛先皇、求取富贵的行为,恐怕任何一个脑子正常的新皇帝都不会喜欢。
陈桥驿遗址
赵匡胤说的没错,让石守信等人掌握兵权,自己连睡觉都不踏实,谁知道下一次“陈桥兵变”什么时候来。就算石守信没有异心,显然他也不知道誓死效忠为何物。一天不拿掉石守信,赵匡胤就有芒刺在背的感觉。而他处理这个问题的方式为人称道,摆一场酒宴就解决了,没有动刀子。
宋朝立国之初,就不再设置殿前都点检,石守信交出兵权后,赵匡胤又废除了殿前副都点检一职。
明清之际的大学者王夫之称赞赵匡胤的高明,“石守信辈以得释兵保禄位为幸,宋之中外载宁者三百载。”意思是,赵匡胤用温和的方式剥夺石守信他们的兵权,对方感恩戴德,也保了宋朝300年平安。
结语:有人说,汉高祖击败项羽后,马上剥夺韩信的兵权,和宋太宗拿掉石守信是一样的。其实区别大了,因为楚汉战争中,韩信拥兵自重,求封齐王,还放过刘邦的鸽子,说好了一起去打楚军,却按兵不动。论拥戴之功,韩信怎么比得上石守信。
用王夫之的话说,宋太祖夺功臣兵权是“惩羹吹齑”,意思是被热粥烫过嘴,吓怕了,连吃冷食也要吹一吹。过于小心了。尤其是后来全面剥夺武将兵权,导致了宋朝孱弱。
石守信的命也比韩信好太多,在宋太宗年间晋封中书令、卫国公,前后做了十几年节度使,富得流油。
参考文献:《宋史》、《续资治通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