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六经求真》第七编:太阴病篇 第三章:太阴病阳虚里寒病势
郭生白 本能学堂 今天
第七编:太阴病篇
第三章:太阴病阳虚里寒病势
1、“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
本条冠以太阴病,即概括下利腹疼脉弱等证。但脉不弱而浮,然而“太阴病脉浮缓者虽下利日十余行必自止”,若下利止而脉浮发热的用桂枝汤解表。条文中“脉浮者”三字即概发热。若无表热便无病可治。仲景文中多用脉浮概表证而言,因表证脉必浮。本条必须注意:非桂枝汤能治太阴病,而是太阴下利止后而脉浮发热的方可桂枝汤。
因仲景文中有“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者,先温其里,乃攻其表;温里宜四逆汤,攻表宜桂枝汤。”仲景又有:“下利清谷,不可攻表,汗出必胀满。”从病理上看,先治里后治表是符合人体生态规律的。因发汗祛邪法必须建立在机体内动力强盛的基础上才可成功。若内有下利清谷,气血内趋,津液下夺,反而以桂枝攻表是必不能成功的。所以必须待内动力恢复,亦即利止而清便自调,方可有祛邪出表的基础。从仲景六经证治的理法看,本条桂技汤并非是治太阴下利,乃是治太阴利止后的脉浮发热身疼。但医宗金鉴却说:“即有吐利腹满时疼一二证,其脉不沉而浮,便可以桂枝汤发汗,先解其外;俟外解已,再调其内可也。”金鉴这一说法是与仲景六经理法相违背的。这种顺文作注,不解仲景文字的互相阐发的体例,是难免要出现这类错误的。
2、“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
此条是误下太阳而转变太阴。下利清谷而身疼不去,成为太阳与太阴并病,脉若不浮不得为太阳太阴并病。因脉沉或弱身不发热而疼痛为少阴表寒。在临床上,脉浮与发热是并行的;病理上脉浮发热是一致的。本条若下利清谷身疼而脉沉恶寒无热,是太阴少阴并病,以四逆汤助阳温里。利止而身疼不去脉沉恶寒无热的,当以附子汤助阳温经以治身疼。若脉浮发热而身疼痛则须以桂枝汤解表,附子汤四逆汤则不中用。若身热脉浮而下利清谷则不得为太阴下利,而是阳性病理过程,当于葛根汤、葛根芩连汤等证中求治。
本条续得下利清谷身疼必无脉浮发热证,所以用四逆汤救里。得四逆汤助阳温里而利止清便自调,则又脉浮发热身疼。因此证原为太阳。因误下而转阴;阳回利止后还出太阳。身疼一证,太阳与少阴皆有。太阳身疼在脉浮发热,而少阴身疼在脉沉无热恶寒。桂枝汤治脉浮发热的身疼。附子汤治脉沉恶寒的身疼。二者绝不可相互取代。
3、“下利腹胀满,身体疼者,先温其里,后攻其表。温里宜四逆汤,攻表宜桂枝汤。”
此条下利腹胀满身体疼若脉沉细微弱恶寒的下利胀满为太阴病,身疼恶寒为少阴证,是太阴少阴并病。二阴并病为表里虚寒,应先温里。利止而后身疼脉浮的乃以桂枝汤解表,如第一条:“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之理法。如果利止后身疼脉沉恶寒的决不可用桂枝汤攻表,应在少阴法中求治法。
以上三条应合看,脉证理法相互发明,自可看到用桂枝汤治太阳身疼而非治少阴身疼的义理。若太阴下利合并少阴身疼之证候,服四逆汤后利止则身疼可解。若利止而身疼不止的,凡脉浮的为太阳表证。所以仲景在首条中指出“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在第二条中出误下太阳,在三条中指出可不必因误下,凡为太阴下利而兼表证身疼的,皆用此法。此三条应作一条看。四逆汤方见少阴病篇中。
4、“恶寒脉微而复利,利止,亡血也,四逆加人参汤主之。”
恶寒脉微下利是太阴与少阴合并过程。因脉微下利是里寒,脉微身寒是表寒,表里虚寒为太阴少阴合并。利止而后乃恶寒脉微则不是病欲解的征候,是肠内容物亡失已尽,无可利之物而止。所以说“亡血也”。此证恶寒脉微而不利,或有身疼无身疼,是四逆汤证。然因下多亡阴,所以加人参以补气血,益血脉,鼓舞胃气。亡血二字并非亡失红色的血液,是指下利亡阴而言。金鉴对此条改“利止”为“利不止”,改“亡血”为“亡阳”,是不解此理,完全改掉本条所指出的病理特征。
“四逆加人参汤方:
甘草28克炙,附子1枚生去皮破8片,干姜21克,人参14克
上四味,以水600毫升,煮取240毫升,去滓,分温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