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黄汤包的传说

这个故事,是顾克敏老师搜集整理的,最早发表在上世纪80年代初的《江苏民间故事》上,因为极受欢迎,所以1987年第一期的《镇江史志通讯》也刊登了这篇故事。

镇江的蟹黄汤包,很早就名声在外,1984年,镇江“宴春”牌蟹黄汤包荣获“江苏名特食品”称号;1989年荣获国家商业部颁发的“金鼎奖”,1992年又荣获中国烹饪协会授予的“中华名小吃”称号,近些年,更是地域性荣誉不断。

为了加深大家对这个镇江老味道的印象,我还找到一段1995年,台湾东森电视台来大陆拍《探索徐霞客足迹》纪录片,寻访到镇江时慕名来到镇江宴春酒楼,酒楼负责人吴荣生亲自指导美女主持人品尝蟹黄汤包。

吃完,美女主持人一口娇糯的台湾腔点赞道:太鲜美了。

为什么今天把这篇文章找出来呢,因为有一位朋友告诉我,泰州有一家餐饮企业,把“孙尚香”注册了一个蟹黄汤包的商标,讲得故事就是这个起源,据说做得还有声有色。虽然泰州的汤包名气还不如镇江宴春的大,但也给了我们一个提醒,讲好镇江故事,也要加紧抢好文化品牌。

皮薄、汤多、馅足、味鲜……蟹黄汤包,浓浓镇江味

顾老师的故事,是这样叙述的:

蟹黄汤包,是镇江最负盛名的美点,它具有皮薄、汤多、馅饱、味道鮮美的独特风格,誉满全国,蜚声海外。

相传,蟹黄汤包在三国时就有制作,并与镇江甘露寺有关。

三国后期,诸葛亮病重期间,想到先主刘备在东吴招亲以后不久,托故离开了东吴,孙尚香被孙权强行留住娘家。后来,孙刘各自称帝,双方交战,刘备兵败,病死在白帝城。孙氏夫人闻讯,思念夫妻情义,痛不欲生,登上北固山凌云亭,望西遥祭,投江自尽,所以临云亭又叫祭江亭。诸葛亮由于忙于出征,未能顾上祭灵,趁现在自己还在世,应派人东吴祭奠,了却夙愿。

诸葛亮就召唤跟随备去过东吴的厨役吴老头,要他去东吴祭奠孙夫人。吴老头问用什么物品去祭,诸葛亮说用肉馒头祭奠。吴老头一听,知道这是昔日丞相在渡泸水时,不杀生灵,而用面团包肉代替人头的祭品。

吴老头听了吩咐,告辞丞相,乘船来到东吴京口,禀告地方官说是来祭奠孙夫人的。知府一听,不敢怠慢,将吴老头安排在驿馆住下。

住下后,吴老头就弄来面粉用水和和捂在缸里,用刀将猪肉斩斩碎与作料调好放到钵里。又想到夫人在世时,最喜欢吃螃蟹,整螃蟹又不能祭,怎么办呢?

再一想,人们吃蟹,不都煮熟着吃吗,对!就这个主意。他又弄了一些蟹煮熟,剥出蟹黄、蟹肉放在猪肉馅中拌拌做馅心。孙夫人在世时,吃东西很讲究,因而吴老头就把和好的面脐捏得小小的,又怕破底,就将面脐翻翻扑扑,扑扑翻翻,弄成中间厚、四边薄的皮子包了馅心,又细心摺出许多花纹,上笼蒸熟。

第二天,一些地方官员和随从跟吴老头一起去祭奠。到了北固山江边后,吴老头叫人摆好香案,点燃香、烛,捧上四十九只肉馒头,掏出丞相写就的祭文读毕烧掉。

镇江蟹黄汤包故事多,坐下来吃一笼,说一说。

大家一看鼓鼓的和有道道花纹的肉馒头,不知是什么玩艺。只见吴老头在读罢祭文叩拜后,就将这些玩艺抛入江中。

祭奠完毕后,大家问吴老头,刚才抛下江中去的是什么?吴老头笑笑,故弄玄虚地说,这是孙夫人在世时最喜欢吃的食物。众人一听,都知道孙夫人对吃很讲究,可从来没有听说过和看到过这样食品。今天,倒要跟吴老头回去尝尝,享享口福。吴老头心想,我跟你们说着玩的,倒当起真的来了,连忙推辞。可拗不过大家,吴老头也只好同意。

回到驿馆后,吴老头看看馅子不够这么些人吃,再添肉又来不及,一看里煮的几块肉皮花烂了,捞起来斩斩凑进去再说。吴老头将面翻翻扑扑、扑扑翻翻、包包摺摺一个一个做起来。其中有一个人为了看个奥妙,就仔细观看,吴老头弄面脐是翻三下,扑七次,再数数花纹有二十多道呢。

吴老头边做边想,螃蟹既有腥味,又有凉性,要去寒除腥,就弄了一些醋和姜丝,同蒸好的肉馒头一起上桌。

刚出笼的肉馒头油黄亮亮的,众人一看十分喜爱,就用筷子夹起蘸点醋和姜丝往嘴里送,由于有肉皮就有汤卤,一口猛咬连喊“烫,烫,烫!”烫归烫,一扫而光。

吃是吃了,大家还不知道叫什么玩艺?就问吴老头。吴老头心想,这些人猪肉是不喜欢吃的,不能说肉馒头,得叫什么呢?吴老头想了想,对!我放了蟹,面皮黄亮亮的,他们又叫烫,又是用面皮包的,于是就说这是:“蟹黄烫包”。吴老头掉了几颗牙,说话时有点不关风,众人把个“烫”字听成了个“汤”字,也就随声附和说这是“蟹黄汤包”,从此就定下了这个名字。

包子虽好,可吃不长啊!吴老头一回蜀就吃不成了。有人出主意,劝吴老头留下来。吴老头一听,心想自己这么大年纪了,再去蜀国又何必呢?!留下来,每年我还可以去北固山祭奠孙夫人,就听了众人劝说,留了下来。

吴老头在南门大街租了一间房子,开了个包子铺。有的人是为了怀念孙夫人,来买包子;有的人为了尝鲜,来店品尝。这个小店生意越来越好,还有不少人学他的做法,也开起了包子铺。

自此,蟹黄汤包代代相传至今。

1989年镇江宴春酒楼水晶肴蹄和蟹黄汤包的包装标贴,年代感十足。

点击分享:

老镇江           镇江女婿白岩松

陶玉玲,永远的镇江“二妹子”

印青:军旅走出的镇江籍音乐家

雷霆战将赵文豹

这,就是镇江的“辛丰镇”啊!

你好,这是我的家乡,镇江!这是我的新名片

伯先公园,多少镇江人珍贵的童年!

看这些镇江记忆,却已淹没光阴里!

挖掘镇江的文化,让它成为镇江的名片,

请帮忙右下角点个在看,并给我个

如感兴趣,关注一下“镇江风情”这个号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