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培训的三大误区

「您在教育上有任何问题,欢迎留言」

点上方蓝标即可关注我们的公众号

班主任培训的三大误区

文/杨春林

曾经,和几百位老师一起听课,旁边的一个老师,一边听一遍笑。直觉告诉我,这笑不是源于认同,而是出于否定和排斥。课间和他做了简短的交流,老师直言不讳,说没啥好听,收获不大。

承蒙朋友们的厚爱,邀请我到全国各地“布道”,有幸常有机会近距离聆听名师大家传授教育真经。说实在,能出来分享的,一定有他的过人之处,听听还是很有收获和启发的。但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也明显注意到,有些专家的分享,还有不少遗憾,需要作出调整。

那么,当下的教育培训,存在哪些误区呢?

一、夸大教育幸福

教育幸福,是教育培训中的高频词。这是可以理解的,如果一个老师在教育的过程中收获不到幸福,他也难以成为专业领域的领路人。不过,有些专家不从实际出发,过分夸大教育幸福,确实对老师们造成误导。鸡汤听起来不错,喝下去却有毒。试问,学生同样的错误一遍遍犯,学生莫名其妙朝你发脾气,家长不理解甚至无理取闹,你努力付出了班级成绩始终不理想,你说你没情绪?你说你不痛苦?我想,一定不是这样的。欣赏钟杰老师的实话实说,她说,负责任是痛苦的,所谓教育的幸福,不是因为坚守过程有多幸福,而是因为坚守最终结出硕果,那种幸福是无与伦比的。这个道理一定说清楚,要让老师们充分了解。

二、功劳据为己有

很多专家在分享的时候,总是喜欢夸大自己的作用,似乎学生成功完全是因为他。学生优秀,真的是你的功劳吗?应该说,有你的功劳,但一定不全部都是你的功劳。我想,这个道理是显而易见的。一个学生考上北大清华,自然有你的教育教学的付出,但他没有考北大清华的硬件,没有家庭教育的同步匹配,能考上吗?

最近,收到一个家长的电话,说给孩子买了一套房子,让我有空去看看,说非常感谢杨老师曾经对儿子的培养,说孩子的外婆外公,也天天念叨杨老师好。学生是2012年毕业的,静心想来,我真的没有对他有特别多的关照,而是给予他和其他学生一样的教育。可,他为何优秀还懂得感恩呢?真相只有一个,是家长优秀,始终怀着感恩之心。要不然,为何就他有突出的表现,而不是个个学生如此?谨记,摆正自己的位置,理性看待自己的作用。

三、眼中没有听众

1、吹牛没有底线

自己是完人,教育都是成功的,很少甚至从来没有失败,疑难杂症轻描淡写就搞定,真相果真如此吗?没有任何成功是一蹴而就的。听课老师如果没有辨识,听完课后老师收获的,不是教育的热情,而是满满的挫败感——我怎么这么差呢?人家那么容易做到,我怎么就不行呢?曾经看过一个篇文章,表达了对讲座的期待:少讲理论,多讲实践;少讲成绩,多讲成长;少讲一次成效,多讲反复教育。我想,这应该是一线教师共同的呼声。

2、学科痕迹过重

讲课的,以语文老师居多,但听课老师,只是其中很少的一部分,和学科结合紧密的做法,对其他老师来讲,可能是无效的。这并非说不能和学科结合,而是希望你的做法有更多的共性,方便老师们迁移,而不只是同学科的老师可以学。若你讲的和听课老师完全无关,台上唾沫横飞,台下昏昏欲睡,确实是大大的不妥。

3、广告铺天盖地

讲课老师往往有自己的专著,利用讲课的机会,向老师们推荐推荐,我想未尝不可,了解和接触有益的信息,本来就是老师出来学习的目的之一,但如果三句不离开广告,就有些讨人嫌了。两千多年前,孔老夫子就提出中庸之道,这一哲学思想已经融入了民族血液,不可不慎。我建议,大大方方地推荐一次,讲座中尽量不再重复出现。

说说容易,做做挺难。诚惶诚恐,我自己的课,可能也好不到哪里去,同样问题不少。写作本文,没有贬低别人,抬高自己的意思。我只想说,老师们本来就辛苦,周末放弃休息来学习,还要付出好几百块学费,不能提供优质服务,无疑谋财害命。质量追求无止境,既然做了这个事,就要秉承负责的态度,力求尽善尽美。让我们一起努力,做一个负责的分享者,切实为教育奉献微薄的力量。与同仁共勉!

关于杨春林的班创建者

杨春林, 杭州市优秀教师, 语文教学大赛全国一等奖。 杭州市优秀班主任、杭州市首批名班主任工作室领衔人, 浙江班主任网络研修团队创始人。《班主任》 《新班主任》  等媒体封面人物, 浙江 2015 年教育新闻人物,著有 《变出品牌班级》等。

█ 交流/约稿/咨询请联系杨春林老师(微信号:zjjsycl)

█ 问题求助,分享感受,请在公众平台(hzycl2016)留言。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