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摩《绝观论•道非是有分第十六》探玄

【原典】

问曰:“若如此者,道应是有,我应是无。若是有无,岂非有无之见?” 答曰:“道非是有,我非是无。何以故?龟非先无今有,故不言有。毛非先有今无,故不言无。道之与我,譬类可知。”

【探玄】

云门和尚因僧问:“如何是透法身句?”师曰:“北斗里藏身。”

汾阳昭禅师颂曰:“藏身北斗最分明,只为人多不见精。

巧妙妄陈心意解,却如平地作深坑。

昏灯日昼何曾易,青竹黄花满地生。”

当下诸君是否可见:

大乘顿悟祖师禅,妙道风光总非凡。

非凡还在平凡上,透句法身北斗玄……

一、问曰:“若如此者,道应是有,我应是无。

这个说法,很贴近真如自性了。言语即乖故,一般为了籍教悟宗,也要强说:有心即佛;无心是道;立心为宗。

听经闻法之当下,悟者自悟,迷者自迷,非关文字也。

道有其无相之体,我无其所执之性。意识自然有分辨功能,所以,难免不去猜度和捡择,但却不能明心,也不能见道。意识心,会把一切名词概念及其语言音声等等,都是当成所,即当成身心灵之外的东西。心与物的统一,在意识心上是很难做到了。所以,通过六度万行消除妄想,非常辛苦,能调伏,能降伏,但是断除虽然亦能,就是必须觉悟自性清净,彻见本觉心源之大道圆明体。可笑的是,禅行者和修道人都在修行位去调伏和降伏,却不求开悟本觉心源,故断除无期,一直不能究竟圆满。其实,究竟圆满是本来存在的,不是断除妄想后才有的。可见,断除妄想更加简单,简单到根本不用断除,一念觉性,就能心明眼亮,看透人生,觉悟红尘,明了自性。断除妄想比调伏烦恼和降伏魔障,更加简单,更加容易,只因迷人不信,所以,障碍重重,都是颠倒梦想罢了,并未减损究竟圆满的本来具足的心性之本。

二、若是有无,岂非有无之见?”

问者也知道要泯灭知见,于空明觉了处,才能开明自性本具的如来知见。所以,把自己言有言无的理解,来挑明了当面请教大善知识,给予判别一下,到底悟到的一些真知灼见,是不是算知见。何以参禅悟道者,要如此惧怕知见,因为“知见立知,即无明本”,恐于不知不觉中就堕在三界之内。思议,拟议,都会陷在能和所上,背离真性和本心。

有其无,无亦无,无无亦无。禅行者和修道人可以如此锻炼心,意,识,时时观照,检点念头,悟后保任功夫各有因缘,不须枉求一致。观其无观,观无所观,无观无不观。照其无照,终日照无所照,无照无不照。检点其无无所检点,涵盖乾坤,随波逐浪,于不起心动念中,无所不检点。

三、答曰:“道非是有,我非是无。

智者自然不会死在句下,当然要无所不破,无所不立,杀活自在,卷收自如,才是真正禅心妙用也。

道非是有才真道,心若有非非亦道。

道宠是非常供体,我在道中不须道。

不须道者不求道,何惧是非狂乱造。

有无俱遣成瞎练,当下认命心本道。

道无自性皆佛性,佛性涅槃真性照。

照寂寂照无心是,无心大道第一道。

能照落入第二道。所照落于第三道。

三道一体非分别,格义致知无上道。

关于“我非是无”,用《道德经》开篇所言,略诠释如下:

道我即道道非我,我道可道不二道。

道于万象非常我,非常道用仍一道。

万象森罗同体道,无心之旨自逍遥。

有我大空明觉了,悟空斗战胜佛好。

四、何以故?龟非先无今有,故不言有。

龟喻圣道,自然不生不灭,故谓非先无,也不因为谁研究探讨它,它今天才算有。所以,面对圣道解脱境界,拟议即乖,思议即乖,言语即乖,动念即乖,起心亦乖,故有起心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之说。明白佛意如此,才能全部悟解法义教理;至于教外别传,不从外得,各悟本心,才不辜负《绝观论》一顿当头棒喝之慈悲也。即读即忘,许汝可教矣。

有无俱是飘渺间,自己哄骗自己玩。

知其骗术无所骗,我道一如皆体玄……

五、毛非先有今无,故不言无。

毛喻于我,这个我也是非虚非实,也不是先有,更不是因为参禅悟道才能铲除的。毛,也是不生不灭。不生不灭,通管一切。于龟毛比喻处生心,亦为愚痴和小呆也。万象森罗秩序井然,好不错乱,才是格物致知。然后诚心正意不用修持,心安理得而已。修生养性,亦为顺水推舟,从容中道了也,至于齐家治国平天下,更是无为无不为了。儒家两个半圣人之外,更无觉悟人生之圣者,一概由于未能格物致知,从正心诚意开始折腾,皆失其本也。圣贤树,离其根本,自然难结花果。如今禅行者和修道人,以达摩大师《绝观论》离其根本,本立而道生,是此心得益之言,有所觉悟,真性犹在,毫无缺欠,圆满具足尔。

六、道之与我,譬类可知。”

大道与私心杂念之小我,两者,是客观?还是主观?阳明心学也有揭秘,“譬类可知”,是说“可道”之内心智用。在外用一步,对待心灵投影的万事万物,就是非常道之妙用无穷了。这些法义教理一心为主,寂静涅槃就是格物致知,也为无上大涅槃,不离森罗万象,动静一如,菩提心至大,内圣外王:

平天下者不动心,合道民心即圣人。

圣人无我一真我,法界缘生永不灭。

大家看看,一切现象明明无常却又永不灭,这个硬气的话,心中了了分明了没有呢?

《绝观论》里面,实在是问无所问,答无所答。本探玄之路,也是诠无所诠,释无所释。是以知:“了人不问,问人不了。”凡夫之人,你让他提问,他当下也是大脑空白,提不出问题,那是道场和大祖师加持,因缘变化。假令其独处,不能慎独,还是心不明了,胡思乱想,问题一大堆。说明,心安的根本都在,只是不能涵盖乾坤,随缘随境而变异,不究竟尔。故要加油觉悟自性光明才是真实利益总目标!

道,若是,是即全是。

我,实非,非仍全非。

对自己要狠:

放任潇洒不为能,智者知止近乎勇。

知止良知无不致,先格其物界达心。

客观世界世界至大,即是吾心矣!从此大处落墨,才是大家风范,容易体证真实不虚的般若总相,不见宇宙人生大道实相,就是心灵委屈,小看了自己,不知此心光明,乃是: “天上天下唯我独尊”,白遭罪了也。

《绝观论》,试金石。

了不了,道心知。

诸位善知识:欲知达摩大师此论下一分有何高见,还请听下一次探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