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宜春印象——西门
最早的城西,是指东风大街的老鼓楼路路口和中山路的重桂路口以西开始到鼓楼路西城门外和秀江桥南头一带。
六十年代初期,中山路的上街(东风大街南段和下街路口往西的中山路还是沙子路。下街口隔壁是宜春县国营理发厅,当时宜春独此一家,别无分号。绝大多数人都在这里理发,每次理发还需拿号排队。理发店八小时工作制,从早到晚两班倒按时上下班,大人理发0.25 元,小孩理发 0.15 元。八十年代后有了个体经济,理发厅才逐渐解体。有了更多个体理发店,也就慢慢开始流行烫发染发等花样。
理发厅隔壁是当时宜春最大的饭店----宜春餐厅。那个时代的菜谱简单,价格也便宜。我 1980 年在那里以当时最高的标准举办婚宴,每桌酒席收费25元。
从宜春餐厅往西要下一个小坡才到宜春电影院,即现在的中山电影院。从旁边一条叫做雁婆街的小巷进去电影院后面有一口井,就是宜春有名的三眼井了。这雁婆街因不是闹市区,除了附近居民,从古至今知道其名称的人并不多。三眼井因北临秀江河,故井水常年泉涌不断,以供周边居民的生活之需。一早一晚井边特别热闹,挑水的,井边洗衣洗菜的人流接踵而至,川流不息。三眼井旁边有个冰室,是宜春城里当时唯一的冰棒生产批发厂。每年“五一”前后开始为期半年的冰棒生产。工作人员用吊桶打三眼井的井水倒在大冰机里加工,那机器轰鸣声每天清晨响至半夜。后来用上抽水泵,更是喧嚣不止。每到炎夏,这里是城里最热闹的地方。诸多小贩们背着自制木箱,前来批发冰棒到城里城外各个路口及公共娱乐场所去兜售。每个最普通的香蕉冰棒即现在的老冰棒二分七厘批发价,卖三分一个。绿豆和牛奶的批发三分多、四分不等。卖一个冰棒能赚几厘到一分钱。木箱里面用棉絮隔离外界高温,每个木箱能装二三百个冰棒。小贩们背着木箱走街串巷去吆喝:“香蕉,绿豆冰棒哎,牛奶冰棒哎!”生意跑火时一天能卖出三箱。碰上天气突然转阴降温,下雨,那冰棒滞销,就会连本带利化为糖精水从箱底汩汩流出,一路水渍一路泪……
雁婆街路口往西不远有条重桂路,文革时期称青年路。重桂路南北走向联通鼓楼路到秀江河边码头。重桂路南头有个古建筑“难禅阁”,是宋朝绍圣(1094至1097)年间由司理参军李冲元主建,黄庭坚题名的宜春现存最早的古建筑之一。至今尚存于距鼓楼200米处。据(袁州县志)记载,古时设县衙门于北段,建有高垛子墙,故民间惯称南段为垛子背。何谓重桂路?易重,字鼎臣,公元806年出生于宜春温汤九联坊,唐武宗会昌五年参加乙丑科大考,夺得一甲第二,因三年前宜春卢肇夺冠,又因易重与考官相熟而引起质疑,朝野上下不服,遂皇帝出题重考,结果易重夺冠状元及第,成为卢肇夺冠后三年内宜春县的第二位状元。易重后官至大理寺评事。后人以易重家书“一春攀折两重桂”之佳句设重桂路纪念易重。
鼓楼路早先不叫鼓楼路,东头叫卫前街,鼓楼以西叫西大街,民国29年(1940年)合称临候路,1958 年改称为胜利路,八十年代初期更名为鼓楼路。鼓楼路自古以来就是袁州商业兴盛货币流通的重要集市。小吃、百货、日用食杂、土特产品以及字画古玩,算命看相,技艺杂耍等等,人来熙往,交易频繁,生意兴隆。鼓楼旁往南有条青石路,周边住着不少人家。这里原是郊区菜农们的民宿,后来在菜园和果树园旁边建起了牛奶厂、弹棉厂、猪仔场,煤球厂等。到了七十年代宜春工业较盛兴时期,青石路的南头黄泥塘一带更是存在过不少小型集体企业,与宜春所有企业一道,为振兴宜春经济做出了不小的贡献。当地最为闻名的是七眼井。因地处人口密集,且距离秀江河较远,故七眼井水一直以来就是周边居民生活用水的重要来源。现如今七眼井也像城里其它古井一样,完成了历史使命,被政府有关部门砌围墙保护起来了。七眼井是宜春众多著名古井之一,也是至今尚在露天下保存最完好的古井之一,井水已经满至井口一尺之内。
从“宜春餐厅”门口开始,中山路以西,因为一直是袁州府和县政府的所在地,故老地名叫做“县前街”,民国29年(1940年)更名为中山路,80年代初期开始与东头之东大街合称中山中路。县政府对面是老邮电局的所在。当年邮政和电信是一家。九十年代初期才分为邮政和电信。邮电局是人们与外界交流的重要媒体。当年不像现在网络四通八达联络天下,人们需要同远方的亲朋好友联系或单位上的业务交流,有三种选择,需要快速直接沟通的可以去邮电局排队打长途电话,有需要文字交流的也去邮电局发电报,每个字六分钱。运气好的话对方当天可以收到,否则隔日,偏远地区需要几天才能收到。一般不很重要的事就都是写信了。一般的信件有两种方式邮寄:普通信件每封贴上八分钱邮票,不太重要的事可以用明信片,比较便宜,一张只要四分钱邮票。三到五天可以邮寄到达。偏远地区需要更长时间。然后就是收件当地邮递员在邮局领取按区域路线分派好的信件,报纸,杂志,装在中间朝两边开口的绿色帆布包里挂在绿色二八自行车横梁架上,骑着走街串巷。挨家挨户的去送到每个机关,企业,单位和居民家中,或交到收件人手中,或放在各家自己门口墙上的信报箱里,电报因需要快速送达所以另有专人派送。我曾于九十年代初期在马南门路上捡到一包信件然后送回邮电局……
鼓楼路口以西是中医院,旁边小巷叫崇孺巷,一直到鼓楼附近那一片坊间称其为瓦子坪。中医院以西是宜春军分区和宜春县政府招待所(后改建秀江宾馆),还有当时宜春县的重要首脑机构宜春县委县政府(后改为宜春市委市政府,袁州区委区政府)。元朝延祐六年(1319年),路总管王礼于衙署(县政府院内)西建宣化楼,与谯楼东西并峙相望。明嘉靖二十二年(1553年)毁于大火,知府范欣重建。六十年代初期尚存遗迹在县政府院内西侧靠体育场围墙边。曾由孚同巷演变为二府巷即贯通中山路和鼓楼路的二符巷就在军分区和县政府之间。一小对面是体育场(后改为西门菜市场),县政府东临二符巷,西靠体育场,北对中山路,南向鼓楼街。民间相传有风水先生说县政府里那块地就是块衙门宝地,不适合派其它用场。坊间传闻听之一笑置之罢了。
一小,“文革”时期因联办初中部曾称为中山学校,恢复高考初期几年内,是宜春城内开办职工夜校和各类补习班的重要场地之一。我因为文化基础太低,在那里报名参加补习班,利用工作的业余时间学习而后考上电大和函大的。夜校当时培养了不少人才,记得当时宜春三中正在筹办中,有不少专科老师就是从我们夜校选拔输送的。当时我任英语班班长,我班就有几个同学被选拔调往三中任英语老师了。
军分区马路对面有个军分区招待所,座落在泉井头巷子里,巷子因“四方井”之古井而得名。井深三米上下呈长方形井口,井台水泥封面,井水清澈透亮,冬暖夏凉。井底冒出泉水的浪花直冲水面,好似水底蛟龙翻腾,是当时周边居民生活用水的重要来源。
泉井头西头县政府对面原是地区印刷厂,后企业改制开发为时尚帝国商业区。东边围墙外有一条小巷从中山路口往北延伸数度拐弯后通往秀江岸边。那河堤周边在五六十年代还被称为“野猪河下”。老宜春的城墙西北角就在此处,直到八十年代初期才被拆除。
西门的体育场最早就是一块空地,因南面是鼓楼路,北面有中山路,两条街道旁建筑物之间剩余的开阔平地而被整理利用为体育场。早年间的体育场西北角即如今的国光超市所在地有个西湖,因座落城西而得名,相传当地的祖辈们曾经饮用湖水维生。遥相对应的是,当年在城东门外的酒厂附近也有个湖叫东湖。
体育场西北出口中山路的尽头是当年的环城西路即现在的宜春南路。环城西路往北就是秀江,秀江上跨有一座单车道的水泥桥。是 1953 年前苏联人承建的秀江桥(后为双桥)。体育场路口往南二三百米就是宜春客运站(现润达对面)。客运站后面是泉井头所在的杨家巷,杨家巷呈斜行走向,南接鼓楼路延伸到七家岭,北到泉井头拐弯往西出口对应万家巷。泉井头同四方井一样,数台阶而下,井沿四方敞口。后因加宽杨家巷把井口围成圆形,设四个井口供周边居民取水之用。万家巷东头入口不远处有一条鲜为人知绵延数百米斜通黄颇路的小巷叫瓦子塘,据当地老人们说,其实是早年间瓦子塘的尽头处曾住着一户哑巴,故而称为哑子塘。因本地方言口音故,习惯称为瓦子塘。瓦子塘巷两边宽不到三米宽,两边围墙绵延数百米长却无一户人家。
当年的客运站是宜春城里唯一连接各公社的人口集散中心。当时没有多少车辆,最初只有二十几辆客车,每天上午下午轮番输送各公社来往城里的客源。由于县际之间很少客运交通,乘车常常一票难求,一定要提前一天去车站排队买票。因车次少,车票数量有限,有时连站票都买不到。我记得在我十五六岁时去帮大人买过几次车票,每次都排队好久,曾经时常有人买不上车票无奈滞留亲友家或旅社而误事的。后来随着城市的扩大,人口的增长,客运站经过两次搬迁才搬到现平安路。
如今的宜春南路从朝阳路口到中央公馆处在六十年代后是宜春汽车分局所在地。其后门数百米外就是六十年代赫赫有名的拖拉机修配厂(简称拖修,即后来的宜春工程机械厂)。过了汽车站就是鼓楼路西口对应黄颇路口,是人们出入城西的主要通道。
鼓楼路从东风大街路口到西门路口绵延近九百米,是历代繁华的商业街,商贾交流热闹繁华。八九十年代因城市人口增多,鼓楼路限制车辆通行后成为步行街。随之而来的是空前商业鼎盛期,鼓楼每户商家开始在店门口搭棚摆摊。货物送至门口历历在目清晰可见,方便过往消费者。鼓楼就被簇拥在中段众多店铺中。往西一百来米的西城门洞与谯楼相似,门楼早已不复存在。西城门外是连接黄颇路通往城外的西大街。
当年的客运站是宜春城里唯一连接各公社的人口集散中心。当时没有多少车辆,最初只有二十几辆客车,每天上午下午轮番输送各公社来往城里的客源。由于县际之间很少客运交通,乘车常常一票难求,一定要提前一天去车站排队买票。因车次少,车票数量有限,有时连站票都买不到。我记得在我十五六岁时去帮大人买过几次车票,每次都排队好久,曾经时常有人买不上车票无奈滞留亲友家或旅社而误事的。后来随着城市的扩大,人口的增长,客运站经过两次搬迁才搬到现平安路。
如今的宜春南路从朝阳路口到中央公馆处在六十年代后是宜春汽车分局所在地。其后门数百米外就是六十年代赫赫有名的拖拉机修配厂(简称拖修,即后来的宜春工程机械厂)。过了汽车站就是鼓楼路西口对应黄颇路口,是人们出入城西的主要通道。
鼓楼路从东风大街路口到西门路口绵延近九百米,是历代繁华的商业街,商贾交流热闹繁华。八九十年代因城市人口增多,鼓楼路限制车辆通行后成为步行街。随之而来的是空前商业鼎盛期,鼓楼每户商家开始在店门口搭棚摆摊。货物送至门口历历在目清晰可见,方便过往消费者。鼓楼就被簇拥在中段众多店铺中。往西一百来米的西城门洞与谯楼相似,门楼早已不复存在。西城门外是连接黄颇路通往城外的西大街。
最值得一提,也是最值得宜春人骄傲的就是这鼓楼了。宜春鼓楼,原名袁州谯楼,建于南唐保大2年(公元 944 年),袁州谯楼东头卫前街和西头西大街则于南宋嘉定12年(1219 年)建成。1940年称临候路,1958年合称为胜利路,八十年代初期更名为鼓楼路。鼓楼是集测时、守时、授时于一体的地方时间工作天文台。据考证,宜春谯楼是世界最早地方天文台,上有观天台,分为“颁春”,“宣诏”二亭。现如今鼓楼中还有不少保存完好的钟鼓和测时仪器。西城门洞在谯楼西头百来米处,它与谯楼和城门洞一样,全部用巨大的青石条垒砌而成。炎夏穿洞口而过,阵阵凉意无风自起。门洞与城墙残垛直到本世纪初重建鼓楼步行街才拆除。
在鼓楼东头不远处,古时有一天王庙,故那条小巷叫做天府巷(天符巷)不知何年代坍塌, 出城门外,鼓楼步行街持续延伸三百多米,与黄颇路口斜对接。(黄颇路入口百来米处一口古井的清泉养育一方生灵千百年后被自来水替代,近年开发润达时被填埋)。彼时黄颇路是城郊,路两边是一片果园菜土。菜园间一条马路通往林桥。林桥以前叫做麒麟桥,麟桥,后人为省事写为林桥。中段有一个凉亭叫黄颇亭,供来往城里的行人过客乘凉歇脚。记得六十年代林桥附近有一对五十岁上下姓谢和姓胡的夫妻,两人均带点弱智却恩爱有加,每天走路来到街上,成天徘徊游走在东风大街到西门一带的几条马路上捡纸屑(据说当时环卫部门因此给他们发过补贴)。偶尔清醒时也知道拿去下街废品收购站换几个零钱。恶作剧的小混混成天追打呼叫“谢魔气!胡十儿!”,时而在后面用火柴把人家捡来捆好的纸团点燃。气得那“谢魔气”嗷嗷大叫四处追打小混混,胡十儿就在旁边小声帮腔骂人。据说后来这两人年老被村里照顾养老了。七十年代末期街上又出现一位三十来岁时代潮流青年,人称“半天猛”。成天穿着最时新的喇叭裤,撑着大红伞在街头游走。一时亦成为街头巷尾茶余饭后的笑谈。这类事在那枯燥乏味缺少娱乐的年代里,在那无所事事无聊至极,甚至以整人为乐的日常生活中,虽是我见犹怜,想起心酸,却也是小市民的一道调味品。
现中山西路是七十年代才有的,原来去地区医院要从一条小路进去,那小路旁在民国时期有一座地王庙,不知毁于何年月。现国光路口再往西已是城郊菜地,也可以通往林桥,在黄颇亭与黄颇路尽头处与林桥交汇。南面溯河流而上是沙陂桥,直通源仙台郊外……
现中山西路是七十年代才有的,原来去地区医院要从一条小路进去,那小路旁在民国时期有一座地王庙,不知毁于何年月。现国光路口再往西已是城郊菜地,也可以通往林桥,在黄颇亭与黄颇路尽头处与林桥交汇。南面溯河流而上是沙陂桥,直通源仙台郊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