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劝不要盯着新凤霞看,齐白石发飙“我偏要看”!其“趣画”妙不可言

咱们看纪录片、看电视,会觉得齐白石的形象真是和蔼可亲——白须飘飘一副高人模样,看着极有亲和力,让小朋友都围着他甜甜地叫上一句“齐爷爷”。

但你可千万别真以为齐白石有这么温和的好性子,他有时候可是个暴脾气,“怼”起人来那可是凶得很。

有一次齐白石的一个至交好友邀请他到四川作画,并许以重金作为回报,结果因为在报酬方面有所差错,齐白石最后拂袖而去,并怒骂对方是个无耻小人。

而邀请齐白石的那个好友当时是掌管四川的大军阀,齐白石也丝毫不给对方面子,为了这件事情一怒之下骂了他很多年,对方尽管是一方诸侯,在齐白石的脾气面前竟也只能忍气吞声。

齐白石的脾气到底有多大呢?有几件小小的趣事值得一提。

新凤霞

有人说齐白石是出名走红之后能耐大了以后才脾气大的,其实并不是。

齐白石年轻的时候就是个暴脾气,那时候他还只是个年轻的小木匠,专门给大户人家雕一些精致的木器家具,因为雕木器也需要有图样,所以他自学了画画,而且还画得挺不错。

有一次他在一个富人家做活,主人家看他画的画也挺好,就想请他画一幅中堂画,给的润金也挺不少的,唯一的要求就是要齐白石别在画上落款,因为主人家嫌齐白石没名气。

新凤霞

齐白石本来都答应画了,一听不让自己落款署名,当场就挂不住脸,收拾起东西,木工活都不干就走了,临走前还大骂主人家这是在辱没斯文。

就这么一顿脾气,不但没有让主人家见怪,反而让齐白石有个性的名气传开了,找他做木工画画的雇主竟然更多了起来。

第二件事就是在齐白石成名之后的晚年时期了,那时候他已经是誉满天下的齐派宗师,但八九十岁的人了还是改不了暴脾气。

有一次著名的评剧明星新凤霞组织了一场聚会,出于崇拜便邀请了齐白石来参加。

齐白石其实以前就在台下看过新凤霞的评剧,知道她是当时最漂亮的演艺明星,但却没有面对面见过人家,于是接到请帖之后就马上屁颠屁颠地让护士搀扶着自己去参加聚会。

一到宴会上,新凤霞就迎了出来。因为是在台下,新凤霞淡妆俏面更加显得光彩动人。颤颤巍巍的齐白石一见到她,眼睛就再也转不动了,直勾勾地盯着面前的大明星看个不停,让平时在台上早已习惯了观众注视的新凤霞都觉得有点不自在了。

新凤霞

好在扶着齐白石的护士看出了异样,用手指捅了捅齐白石,低声说:哪有您老这样子看女孩子的,把别人都瞧得不好意思了!

护士本来是好意劝齐白石“收敛”一点、提醒他“自重”一点,哪知道就这样一句善意的提醒,引得齐白石当场发飙。他暴跳如雷地回过头超护士大吼:你老在那捅捅捅!你捅我干嘛!她长得好看我怎么就不能看她了,我偏要看!我偏要看!

齐白石发脾气的这一嗓子,可把在场的人吓了一跳,他身边的护士更是既委屈又尴尬。

齐白石与新凤霞

其他的宾客也都一下就安静了下来,都知道这老头是在发大脾气了。新凤霞毕竟上过大舞台有经验,马上就圆场说:“没事没事您看,反正我就是个演员,就是让人看的,你看吧。”

站在新凤霞身边的好朋友郁风(女作家,漫画家黄苗子的夫人)也很机灵,一看这味儿不对劲,赶紧接话:哎呀,咱们齐老这是挺喜欢凤霞,您老这么喜欢,干脆趁这机会收她做义女呗。

这个时候,旁边大伙开始反应过来,也都乐呵呵地附和。但这个时候齐白石还在那吹胡子瞪眼睛冲着护士嘟囔,新凤霞于是当场就给老人家跪了一拜:那太好了,您就做我干爹吧!

新凤霞

这样,老头儿的脾气火儿才压了下来,一看新凤霞乖巧地在自己面前叫干爹,就喜笑颜开地接受了她这一拜。后来,干脆还收了她做自己的入室弟子。

所以齐白石这个脾气,是来得快也走得快,一转眼又像没事人一样变成了个憨老头。

与一般人不同,齐白石脾气大,成就更大。

身为一代大师,齐白石更是一位富有情趣的人。

齐白石认为:“古人作画,不似之似,天趣自然,因曰神品”。因此,他作的画总让人感觉到鲜活而有趣。

品读他的“趣画”,简直妙不可言!


01  《他日相呼》

这幅画描绘了两只小鸡夺蚯蚓的场面,落款写着“他日相呼”。

古书上记载,鸡有五德,其中“仁德”就是见食相呼,意思是鸡有团队精神,看到好吃的,把同伴招呼过来,大家一块儿吃。

然而,齐白石看到的小鸡不具备这种美德,它们在抢蚯蚓。那为什么古书上写鸡是有美德的呢?美德如何来?这是教育的结果,是历练的结果,成长了,自然就懂得团队精神。

02  《盘蜂图》

《盘蜂》是一幅很有意思的作品。画中的蜜蜂正在盘中爬,显然盘里放过东西,也许留有花香,也许有水果的果汁,引人无限遐想。就像钱钟书说的,要利用通感,通过视觉形象,表现声音、表现嗅味。

齐白石在题画中说:“能喜此帧者,他日不能无名。”意思是不管你现在如何,只要你能懂得这张画,将来就一定能成为一个名人。

齐白石继承了中国画最优秀的传统,做到了“意在象外”,不是画你看到的,而是画你没有看到的,让你去想象,体会画里没有的无穷韵味。

03  《发财图》

1927年5月,时年65岁的白石老人家中来了一位求画的客人,想让他画从未画过的“发财图”。齐白石有些为难,便说:“这发财门路太多,到底您要画哪一种财路呢?”

客人答:“麻烦先生说几路听听。”

齐白石问:“要不要财神爷赵公元帅图?”

客人摇头。

齐白石又问:“要不要官印、官袍之类?”

客人又是摇头。

齐白石再问:“那就画张能够猎取不义之财的刀枪、绳索之类?”

客人还是摇头,见齐白石实在无法猜到自己心之所想,便说:“就画一只算盘,如何?”

齐白石闻言连连称妙:“太好了!欲人钱财而不施危险,乃仁具耳!”于是一挥而就,画了一幅算盘图,取名为《发财图》。

在空白处题字时,白石老人回想刚才与客人的对话,觉得非常有趣,于是以纪实的风格将这些对话题写在画面上,客人携画满意而归。

04  《洗耳图》

《挖耳图》也称《洗耳图》,描绘了一位老人静坐挖耳的场景。老人头微微倾斜,似笑非笑,眼神斜睨,仿佛是在看着谁,又仿佛不以为意。在老人身上既露出一种风趣,又表现了一种生人勿近的意味。

“洗耳”这一典故来源于尧舜时代的贤人许由,许由因不想答应尧的请求——接管天下而归隐,却没料尧又请他作为九州岛长而再次请君出山,许由因难以接受,便“洗耳于颖水滨”,表达了自己坚守本质、正视内心的行为。齐白石在这幅《洗耳图》中,通过一个憨态可掬的老翁来表达了他对世事浑浊的洗涤和对生活嘈杂的不满。

05  《凄迷灯火更宜秋》

画的左上角两笔直线画了窗的一角,里面有一盏小油灯,火苗是红的,被吹得稍歪。由窗外飘来一桔黄色枫叶,慢慢地落到灯火的上方,窗下一片空白,构画之绝令人倾倒。将“凄迷灯火更宜秋”这句诗里特定的情调,表现得淋漓尽致!

06  《放牛图》

齐白石这幅作于1937年的《放牛图》很有意思,名字叫“放牛图”,画面中却不见牛的踪影,反而是画幅上方开满桃花的桃枝占据画面近三分之二的比重。那从哪里突出画的主题呢?这就是画家独具匠心之所在,他没有直接将牛描绘于画面之中,而是通过画面下方板凳上放着的栓牛的绳,来含蓄地表达放牛这一绘画主题。

能有如此“顽皮”的视角,与齐白石“草根”出身有着必然的联系。齐白石自幼家贫,曾为牛倌。此件《放牛图》有文人画写意的诗性意态,又有草根出身的乡间情趣,更多的还是那份童心的灿烂。画中,放牛不见牛;画外,自然有脱缰的牛与贪玩的牛倌。这种表述,是艺术的,也是文学的,更是人生的。

07  《手摘红樱拜美人》

大作家老舍结交过不少画家朋友,他与齐白石可谓知音。曾选了他最喜爱的诗人苏曼殊的“手摘红樱拜美人”,请齐白石按诗意作画。

齐白石奇特构思,画美人图不见美人,而是画了一支带双耳的大花瓶,用枯墨在瓶上画了一条蛟龙,两枝红樱花插在瓶中,一枝直立,一枝下弯,作拜美人状。

08  《蛙声十里出山泉》

这是齐白石91岁时为老舍先生画的一幅水墨画。“蛙声”怎么画?据说老人为此整整想了两夜,后来从“出山泉”三字得到启示,就在“泉”上作文章。最后在那四尺长的立轴上,用焦墨画了两壁山涧,中间是湍湍急流,远方用石青点了几个山头,水中画了六个顺水而下的蝌蚪。人们见到有鳃有尾巴的蝌蚪离开了水的源头,告别了它们的妈妈,自然会想到蛙和蛙的叫声。青蛙妈妈在山的那头呢,蛙声就顺着山涧飘了出来十里。

画蛙图不见蛙,观众却有如闻蛙声之感;由蝌蚪联想到青蛙,使人从简单的二维空间跨越到了四维空间,如此巧妙绝思,不得不佩服!同时,还将诗情画意融为一体,准确地表现了诗中的内涵,达到了中国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至高境界!

齐白石画画的高明之处,不仅在于有趣的题材、简练的笔墨、生动的形象,最重要的是,他有深刻的思想,有来自生活的哲理性思考。

注:图文来自《画廊》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