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唱高音就变假音?

在歌唱中,常常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用什么样的声音歌唱,则是初学者首先碰到且又是最关键的问题。他们在歌唱的过程中会很自然地出现两种声音。在中低音区,他们很自然地歌唱,然而随着逐渐移高的音级,一到中偏高的音区,他们的声音会“啪”地一下换成另一种与中低音区截然不同的声音,这是因为高声区的音较高,完全运用真声是无法唱上去的,必须用适应高声区的高位置的声音来歌唱,初学者没有相应的歌唱技巧,于是只好本能地用“虚”、“假”、甚至于用“躲嗓”的声音唱上去,造成声音的脱节,这就是声乐上常说的“坎”。

很明显,歌唱者在这“坎”的前后用的两种不同的声音分别是真声和假声让听众觉得象是两个人在歌唱。很明显,我们应该运用混声的声音来歌唱。从真、假声的使用上讲,实际上是指在歌唱中,真、假声使用的比例。它是根据低、中、高声区而定的,在中低声区,真声的运用成分就较高声区多,相反,在高声区,其假声成分则较真声多。那么,如何获得混声的歌唱效果呢?

混声的取得是需要有一个高位置的声音来统一。高位置的声音是相对低位置而言的。

高位置的声音听上去是圆的、暗的“掩盖”的,和低位置的扁平声音相反,它是竖的,它很容易穿过乐队,具有“飞跃性”的特点。它具有相当的音量,是放松的、宽阔的、富于色彩的,很容易做出强弱变化。高位置的声音的起音主要是呼吸的积极活动,而不是肌肉。对于歌唱者本人,高位置的声音好象是在“声带”之上形成的,这主要是由于声音在上(头)共鸣腔共振的结果。如何获得高位置的声音?

有一种方法:在演唱从低到高的所有声音时都保持头共鸣腔的活动,这就要求调整各共鸣腔的运用。调整各共鸣腔主要是在咽腔和口腔,而咽腔和口腔本身就是最重要的共鸣腔,是上共鸣腔与下共鸣腔的连接环节。很明显,高的声音较多地在头共鸣腔中共鸣,随着往低唱的程度而加强胸部共鸣,但为了达到高位置的声音要求,即使往低处唱,也不能忘记运用头共鸣腔的机能,应让声音“竖”着走。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要具备以下几点,下文详细介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