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台东市场楼,台东三路上的难忘记忆
它曾是台东最大的市场楼,南起台东一路,横跨台东二路,北临台东三路。一楼主要是台东蔬菜市场和土产店,二楼是台东市场百货大楼,以前老青岛常说的逛市场,就是指市场三路的人民市场和台东三路的台东市场。
台东镇集市
台东市场原为露天小市,初始时凌乱不堪,营业无序。后因台东镇的兴起而渐成规模。至上世纪三十年代,更因台东商业市场的建立而名扬岛城。也为这条如今著名的商业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积累了历史的底蕴。
从现有的几条台东路名可以看出曾经的商业市场的规模之大气,它们因市场楼的兴建而改变。查青岛市公安局民国二十六年二十一日分立第八十一卷《民国十二年胶澳商埠警察厅管辖区域新旧路名对照表》中记载:第一次日占青岛时期称做菜市町,1923年民国时改称菜市路,因建商业市场,隔断成两段路,1933年,市场以东北称为菜市一路,以西南称为菜市二路,沿用至今。
同样因市场楼而命名或更名的还有台东二路。第一次日占青岛时期称台东镇一丁目,1923年民国时改称台东二路,因建商业市场而被隔断,市场以西为台东西二路,以东为台东东二路,沿用至今。1980年,因威海路新建楼群,台东西二路又被隔成了两段。
胶澳台东区商业市场股份有限公司股票
据《青岛史志》记载,1927年7月12日,由市政当局主持,台东镇商业代表杨圣训等9人筹集股资5万元,承领官地,按股份有限公司章程创建了台东商业市场,定名为胶澳台东区商业市场股份有限公司,呈报北洋政府实业部。
台东商业市场1928年2月4日被核准发给注册执照,市场新建楼房上下48间,平房104间。除蔬菜鱼肉及洋杂货、估衣铺外并设戏院1个、说书场2个。楼房、菜场、说书场居中,四周环绕平房,场中空地供露摊商贩租用。所设市场面向居民群众,以招商租赁、提倡市面为宗旨,设有蔬菜摊贩、鱼肉市场、洋杂货馆、估衣铺、饭馆、说书场,以供平民日常生活和工余娱乐之需要。该市场既是商业市场,又是市民消遣之所。
1932年7月1日,市政当局发布《青岛市管理市场简则》,并由社会局会同公安、财政、工务局对全市市场进行检查整顿,劝令商民投资建设新式市场。1932年,台东商业市场将原有平房改筑扩充计701间。
上世纪80年代初的台东一路,照片右侧是台东市场楼的南大门。(出目里利吕井摄影)
商业市场为回字形建筑,分东西南北四门,正门(北门)在台东三路,南门在台东一路,西门在昆明路,东门在福寺路。四个大门平时每日都有专人负责开关,那是足可以开进汽车的大门洞,每个大门都有两扇高高的厚重的大门。
市场楼中间的百货商场有宽大的天桥,由东西两边的边楼连接,中间还有一座大平台,孩子们平常都喜欢在那里玩耍。
上世纪80年代的台东三路,左侧挂着台东市场百货商店招牌的是台东市场楼的北大门。前面的路口是昆明路,那里有市场楼的西大门,那里还有闻名岛城的小红楼牛肉灌汤包。(逄淑才收藏老照片)
日本第二次侵占青岛时期,场内商号营业萧条,门面缩小,有的倒闭歇业。抗战胜利后,1946年场内商号原有360户,能维持营业的仅有饭馆、成衣铺、鞋店等20余户,其余均将店铺房改做住房,白天去台东三路、桑梓路一带摆露摊交易。市场肮脏不堪,呈破败景象。
1949年6月2日,青岛解放后,继续经营的业户在党和政府对私营工商业申社会主义改造中,逐步按行业成立了联营社(组)。
台东市场路就位于繁华熙攘的台东三路的中间重要位置
1956年公私合营,市场楼经整修后,楼上改为国营台东市场百货商店,楼下为国营台东市场蔬菜副食品商店,楼上边楼大部分为居民居住,这时的市场楼是青岛北部最大的商场。
遵义剧院(曾经的光陆大戏院)旧影,影院大门右侧的门洞,是台东市场楼的东大门(毛卫东摄影)。
老青岛还会记得,在福寺路市场楼东门外,台东二路与福寺路角上的“大嘴炉包”,至今回味仍是难忘。大嘴姓孙名义成,高密人。改革开放后,天禄园老板傅泰在大嘴炉包原址上开了青岛第一家店。
东门福寺路的南面是商业茶台,后称光陆戏院,演出多以京剧为主。1966年更名为“遵义剧院”。建筑面积2651平方米,有座位1225个,舞台设备齐全,除接待演出团体外,经常放映电影。那时候,有张票进去看电影或者是听戏也是一件很时兴的事。
遵义剧院的场地规模还是比较大的,所以它和临近的大光明电影院也总是被周边的学校和工厂包场。记得我上中学的时候,遵义剧院的娱乐活动很多,因为那时喜欢唱歌,每遇演出,姐姐就会帮我搞票。在那里还真看过不少演出,霹雳舞大赛、吉他大奖赛、青岛歌舞团的演出等等。
后来我就业在第二百货商店,和遵义剧院更是近在咫尺,但却再也没有再进去过了,更可惜的是,在它拆除的时候也没看到,那时我已离开这个单位,家也随着南仲家洼的拆迁搬到了浮山后。
照片中的同一位置就是当年的遵义剧院,时常会想起电影还未开场,就会从右边的大门洞进去,逛一逛台东市场楼,其实也就是沿着里面转一大圈,消磨一下时间。
2003年,遵义剧院随着老台东市场楼一并消失,随着台东万达的崛起,这座曾经老青岛的第二大戏院就此消失了。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至拆除前几年的市场楼,楼上依然是台东市场百货商店,楼下还是菜市场和土产店,至今很多老青岛依然还记得一楼脚下难掩岁月痕迹的一排光滑圆润的石板路,还有那终日光线昏暗的市场楼。
那时,除了头着过年父亲会带着我去街里采购些年货外,平常买些日常家用的物件等一般都会来这里。中学在四十七中,有时候放学早也会先和同学瞎逛一阵再回家,从上清路出来,穿过崂山大院很快就到了市场楼,进去了也不会买东西,就是滑溜一下眼珠子,那时兜里也真没钱~。从台东一路那个门上去,几个门来回出溜,和后来人们说的一样,里面真不亮堂,三排柜台,两边的靠着墙,中间的一组柜台最大,也分开了两条通道。
1992年,位于台东三路116号的新二百(王挺摄影提供)
1991年12月,第二百货商店新店开业,至今还收藏着当时发的新店徽。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在青岛第二百货商店的东面建了新楼,第二百货商店店面分家,位于台东三路116号的新楼延续了青岛第二百货商店店名(后改为千川百货),台东三路63号的老市场楼也恢复了台东市场百货商店的店名,直至拆迁。
台东市场楼的台东三路大门正对面,是第二百货商店的家电部,食品部也在这里,后院是二百的食堂。
作为一名曾经在此工作过的一员,虽然时间不长,但经历了新店的开业、见证了新老二百的分家与门头字号的更迭变化,现虽已离开许多年,对这里依然有着难忘的记忆。
1994年,青岛市区划大调整,撤销台东区,其行政区域并入市北区,台东区这个老青岛重要的建置成为了历史。台东市场楼也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被列入旧城改造之列,大楼里拆迁近400住户,1999年居民和经商者陆续搬离。
2002年6月,为了配合引进万达沃尔玛购物广场项目,历经七十年历史沧桑的的老市场楼消失于城市改造的大潮中。
台东一路、福寺路
台东三路
台东市场楼拆迁后的这块场地,后来建成了万达广场,上面两张照片分别是台东一路与台东三路现状,从整体建筑可见当年市场楼的壮观。
随着台东万达的崛起,这座伴随了几代人的记忆、曾经台东最大的商业市场连同着老青岛第二大戏院等建筑及场景最终成为了历史过往。
老照片回顾台东市场楼
在老照片收藏家逄淑才先生的收藏品中,有一组拍摄于1983年的台东市场百货商店的老照片。今天就与大家一起欣赏这些珍贵的旧影、回顾那些或许再过去数十年,我们依旧不会忘记的城市记忆。
感谢逄淑才老师的老照片提供,看着那些曾经熟悉无比的记忆影像,时针仿佛再次拨回到温馨的八十年代,每一张老照片的背后或许都有一些故事,都会牵动起一段美好的回忆。
这些景象也是我踏入工作岗位时的真实写照,时光如梭,岁月荏苒,曾经的懵懂年少,如今也已步入中年。
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老台东已是发生了翻天巨变。如今,老照片中的变化已不能同日而语,那些记忆,也将永远变成遥远的回忆,就像永远也回不去的当年。时光从手缝中悄然溜走,但那些曾经的记忆始终存于内心的深处,那些年的难忘岁月,不知你还记得多少呢?
本组图文由青岛城市档案论坛公众号、青岛城市记忆头条号编辑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