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种植牙,一辆特斯拉

实际上,口腔医疗并不是利润空间最大的,而是利润方多。那些看似小巧的口腔耗材,它背后的复杂流程,如同链条一般,环环相扣,每一个环节都拥有每一个环节的利润。

“牙上的那个小黑洞不是洞,是'钱窟窿’”,看牙贵,是很多人的共同感受。

这样的经历也发生在了全国人大代表、肥东县总工会兼职副主席李小莉身上。她曾在2020年11月底有过一次种牙的经历,感叹价格之高。
她对肥东县种植牙市场做了调研,发现这是一个普遍现象,“一个县级以下医院,口腔治疗门诊平均每天接待患者大约30位,平均一颗种植牙治疗费用大约在6000—20000元不等。如果种全口牙,相当于在县城买套房”。
于是,在今年的全国人大会上,她提交了《关于规范种植牙材料费用并将其治疗和服务费用纳入医保的建议》 ,提出“加大对种植牙材料和技术的研发,降低种植牙的费用,并且将种植牙费用尽可能地纳入医保报销范围,以满足群众对口腔健康的需求”。
对于治疗牙齿,王小宇也有着刻骨的记忆,甚至一进到口腔科牙齿就会隐隐作痛。因为喜好甜食,龋齿严重,没有及时就诊,2010年王小宇患上急性牙髓炎,不得不做根管治疗。从磨牙、开髓到取神经,安置根管,王小宇把根管治疗归到了“十级疼痛感系列”中。
经过一系列复诊后,结账的时候,他才知道做一次根管治疗居然要花费上千元,这让上高中的他萌生了想要成为一名牙医的想法。在当时年仅16岁的王小宇心中,牙医这个职业,挣钱多。
王小宇是有远见的,现在口腔治疗价格,已经比十年前翻了好几倍,让看牙这件事,成为不但是许多人的心理负担,也有了经济压力。
即便是在公立医院看牙,总费用结算下来,个人支付也不便宜。一颗种植牙,如果选择纯钛的一段式种植体,需要1万元,这在一线城市属于正常,甚至偏低的市场价,材料不同,有的收费高达3万元。
种植一颗牙到底应该花多少钱?《财经》记者调查发现,最主要的费用不在治疗,而在耗材与牙冠种植体上。实际上,口腔医疗并不是利润空间最大的,而是利润方多。那些看似小巧的口腔耗材,它背后的复杂流程,如同链条一般,环环相扣,每一个环节都拥有每一个环节的利润。

一口种植牙,一辆特斯拉

75岁的刘女士,到北京的一家公立医院种牙,这是她第四次来复诊。从2018年预约排队到第一次看上牙,她等了近两年。医生告诉她需要种六颗牙,预计还要耗费半年左右。回忆起第一次种牙,她说,“一点都不疼,医生手法非常专业”。
即便是在北京的公立医院,种植这六颗牙,是10万元。10万元已经可以买一辆车了。之前,她曾经打算在老家的医院种植牙齿,仅2、3千元,最终退怯了,她本能的认为,“便宜没好货”。
作为目前最好的缺牙修复方式,种植牙系统由种植体、种植基台和牙冠组成。简单说,是将种植体固定在牙颌骨上,充当人工牙根,再通过基台与上部的牙冠连接。
动辄上万元的花费,可谓口腔行业高值耗材的缩影,也往往成为口腔行业医疗纠纷的聚集地。
一位民营口腔医院任职的口腔外科医师,在过去接诊中曾碰到这样一位患者。这位患者需要种植牙,但是之前因为有牙周问题,迟迟没有进行种植治疗。经检查后,这位医师告诉患者,牙周严重的情况下是不允许进行种植的,难度系数较高,需要在接受完牙周治疗后才能种植牙体。
经过近四个多月的治疗,最终,这位患者的治疗总费用近3万元。
然而,这位患者对种牙后的效果,并不怎么满意,觉得这钱花的不值。她与医院产生了纠纷。
“牙周治疗加上种植体,费用多,未来并发症处理更困难,难度系数高。”上述口腔外科医师告诉《财经》记者,不管是民营医院还是公立医院,不太愿意接受这类患者的原因就是,太容易起纠纷了。
作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的主任医师,刘博闻也觉得,种牙贵,“实在是贵,不过情有可原”。
种植体,是一种植入性的生物材料,作为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十分精密,价格不能简单以原材料的数量来计算。刘博闻解释,它还贵在专利。
对于每一个种植体的专利设计,不单单只是一个种植体,包含数量非常多的零件,如修复、机台、封闭螺丝。这些相配套的种植体部件,都需要研发。
刘博闻所在的北京口腔医院,用的最好的种植体,医院内部打包费用是6000元,加上手术费,再加上牙冠,一套下来也得16000元。放在口腔市场,这个价格还算便宜的。

牙科不是大众口中的暴利行业?

“牙科并不是大众口中的暴利行业。许多无形成本与有形成本互相交织在这个行业内,大家想的太简单了。”上述口腔外科医师说。
牙种的好坏,在于种植体和医生经验。上述口腔外科医师的一天工作很繁杂,除了要接诊患者,下班后还要做治疗方案,不同患者的方案复杂程度也不同,简单一点的治疗方案需要用一两个小时完成,而复杂的治疗方案,则需要花费近四个小时 ,“每天只想多睡会觉”。
对于大部分患者来说,他们只看到了商品价值,却忽略了医生的时间价值。一位好的牙科医生需要经过漫长的学习与实践,到成为一名合格的专业医生,前期投入学习需要八年的时间。
从研究生期间开始实习,到真正开始做治疗的时候,上述口腔外科医师已经28岁了 ,面对北京高额的房租压力,他不得不铆足了劲去工作,还要在空余时间多点执业,在别的医院兼职,“我只是想拥有在这个城市站住脚的希望”。
“我从不选择用仪器减轻写方案的负担,顶尖的医生都是自己画图,再用计算机扫描进去”。这位口腔外科医师说。
还在上本科五年级的刘天书,已经在公立医院实习一年了,在进行难度较高的诊疗时,她还需要在代教老师的带领下进行治疗。她告诉《财经》记者,从本科五年到研究生三年再到自己独立出诊,还需要走很长的路。
看牙的周期成本、耗材的消毒成本、医生的水平成本,都是牙科利润中的隐性附加值。“一颗种植是1000元钱,100元,1万元都与我们无关,我们的收入,就是手术费。”刘博闻说,“口腔挣得就是一个手艺钱。”
这从一份2019年的研究报告中也能看出,目前单颗种植牙费用在6000-22000元之间,价格范围较大。其中,种植体才是核心变量。
以种植体为代表的口腔耗材,大多被进口产品“垄断”,每个品牌进入中国都必须获得生产和销售许可。
一位民营口腔连锁医院负责人提到,有很多相关方在切割一套种植体系统产生的利润,中间流通渠道的代理商,以及治疗费、材料费等,其中,种植体成本价格大概占比30%到40%。
上述研究报告提到,按照单颗种植牙平均费用12000元计算,种植体价格占比约40%, 是种植系统最核心的部件。其次是诊疗及手术费用,占比 25%。
这其中,公立医院与民营医院在采购耗材的流程上有所不同,会影响耗材进价,但总体的治疗费用相差并不大。在北大口腔,种一颗牙大概要花费18000元,其附近的民营医院相对便宜,但视情况一颗牙也需花到10000多元。
公立医院进货时走招标、采购、开发票等流程,加之其所配备的医疗器械也较为高级,所以比起私立诊所成本略高。私立诊所的市场战略就是低价战略,以低门槛走量,但房租、人力等各种成本摊下来,最终的定价也不低。
在安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经理范德增看来,口腔医疗并不是利润空间最大的,而是利润方多。每一个环节都拥有每一个环节的利润,整个体系才能保持合理地运行。
想占有市场一席之地,代价不低
每一颗牙都要用金钱来捍卫,这给沸腾的口腔耗材市场带来了不少的估值空间。
一位在民营医院做市场运营近十年的行业人士调研发现,“很多留学生宁愿3个月回国进行一次复诊,也不愿意在国外看牙,国外口腔医院的定价是国内的好几倍”。国内用的多是进口耗材,至少用料上没有差距。
“价格高未必是一件坏事。”范德增表示。一颗种植牙能保持5年-10年,越好的种植体保持的时间越久。
目前,不管在公立口腔医院还是民营的,对国产品牌耗材“用量很少,进口难以替代”,这是刘博闻如此评价口腔耗材市场,国产口腔高值耗材真正能上市也很少。
口腔耗材进口产品中,主要以口腔植入体与口腔填充修复材料为主。种植体进口产品占90%,进口正畸产品占70%,高端设备口内扫描机基本由国外企业垄断。
不止是医生,患者也更青睐进口口腔耗材。一位北大口腔医院患者想种两颗牙,特意再三来医院询问,种牙所用的材料是否均为进口材料。“之前我来看过,医生说种一颗牙要花一万八,我上次问了牙体是进口材料,但是没问牙冠是不是进口的”,该患者对《财经》记者说,“我得问清楚,如果牙冠是国产的,我就不在这里做了。”
要知道,全球最大的种植体品牌士卓曼,在1999 年便已进入中国市场。范德增曾在一篇研究报告中写道,2018年牙科TOP10企业均为国外企业,这些企业占据全球牙科市场52%。
上述研究报告提到,中国种植体进口品牌大致分为欧美系和日韩系,使用欧美种植体单颗种植牙费用约15000元,使用日韩种植体则在8000元左右。
欧美品牌占据高端市场,目标客户是大型公立医院及连锁口腔医疗机构,日韩品牌则以更高的性价比发力民营医院和口腔诊所。
与深耕中国市场逾20年的进口产品相比,范德增说,国产产品年限短的多,现在主要还是跟随战略。如用于种植体的生物材料,研发周期长、投入大,2000年以后国产的种植体品牌才起步。
根据上述行业研究报告,目前国内共有15家企业和机构获批种植体,其中两家来自台湾地区。这些国产品牌的销售量小,规模也小。
这些企业将迎接一个大市场。平安证券报告显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植牙增速最快的国家之一。根据历年人口以及植牙数据可以算出,中国植牙数量2012年仅为18.28万颗,到2019年已达346.70万颗,不过,渗透率仅为0.15%,若渗透率提升至1%,则每年共种植牙齿超过2000万颗。按一颗1万元测算,则种植牙市场超过2000亿元。
然而,品牌和技术需要高额付出,国产口腔耗材想要有一席之地,仍然任重道远。现有的主流技术都是由进口品牌建立的,在技术上,国产品牌很难有突破,只能跟随。
“市场已经被其他进口厂商牢牢地把握住了,技术、价格都没有优势,目前国产产品的竞争力还不足。”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