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水拆解 威尔特M5
英国韦伯利MkVI转轮手枪被认为是历史上最好的军用转轮手枪之一,其代表了当时转轮手枪设计的最高水准,在两次世界大战中都有使用,曾是英联邦和同盟国士兵们最喜爱的武器之一。

韦伯利MkVI转轮手枪左右视图。其采用152mm枪管,是韦伯利系列转轮手枪中性能最为优秀的

韦伯利MkVI转轮手枪是0.455英寸韦伯利系列军用转轮手枪中的最高水平改进型。通过多次改进,该枪结构设计极为坚固,配用152mm枪管,并将早前型号上的握把底部由鸟头形更换为方形。除此之外,不论是结构还是外观上,韦伯利MkVI转轮手枪相比于韦伯利MkV转轮手枪有多处微小改变。尽管一战爆发后韦伯利MkVI转轮手枪才推出,但英国军队却宣布选择该枪作为英军的标准配发手枪。加快新枪的生产速度以达到战争的需求是需要时间的,而一战爆发并快速蔓延,未能留给韦伯利父子公司充分的准备时间,因此尽管韦伯利MkVI转轮手枪被选为标准武器,但在一战中也大量使用了韦伯利MkIV和MkV转轮手枪,甚至是一战停战之后,这两种手枪也继续在英国军队中服役很长一段时间。
韦伯利MkVI转轮手枪研制成功后,为配合该枪使用推出了很多实用性附件,其中包括普利多快速装弹器。该装弹器设计十分巧妙,采用伸缩式金属板结构,可以一次性在转轮弹膛中装填6发枪弹。此外还有一款可以拆卸的刺刀,该刺刀由亚瑟·普里查德上尉设计,外形十分肃杀。尽管为转轮手枪配发刺刀看起来十分怪异,但该刺刀仍然受到了一小部分人的青睐,生产了一小批。现今在收藏市场上,原始的普里查德刺刀已经非常珍贵,但市场上也出现了一些经现代仿制、做旧的赝品。

韦伯利MkVI转轮手枪配发后,在堑壕战中使用相当有效,并且其配用的0.455英寸枪弹具有良好的停止作用,被英国军队广泛欢迎,直到1927年被外形更小巧、威力却相差不多的恩菲尔德No.2 MkII转轮手枪取代。但是英国军方更换制式手枪后,很多军官并没有立即放弃韦伯利MkVI转轮手枪,而是一直使用到二战期间,这也是对该枪最大的嘉奖。
—-摘自《轻兵器》2016年第6期(下)《史上留名,转轮“老炮”:经历两次世界大战的韦伯利MkVI转轮手枪》
作为第一款汽水转轮手枪 威尔特M5把我们带回了一战的年代
复古的外形 中折设计的弹巢 仿佛述说这一百年前的历史
盒子较为简洁 若不是左上角的 “威尔特”商标 我更相信这货应该是在国外销售的型号 括弧笑

盒子背面是一些说明

侧面则是玩具型号

打开盒子 首先是一本操作指南 和一本技术检测报告

先看看操作指南
















这份质检报告就比较好玩了

可以看到维尔特玩具厂申请了很多很多的型号 其中 主检型号为M1 申请的型号有很多 哎 谁还记得盒子上写的是什么型号来着 最近好像还有个月底要上市的型号是啥来着 我们是不是有理由相信 还有更多的未知的惊喜在等待这我们






等急了吧 来看下包装内 一支本体 一支上弹器 一瓶134A气体

配件中规中矩

气瓶底部印着一些小彩蛋

我们看下本体 其实我对一战时候设计的握把的人机工学一直存有怀疑 不过实际上手之后握着还也挺舒服

淡蓝色梦幻版外管 哈哈哈 听说金属替换件挺贵的 喷漆大师们又要有活接了

透明色少女心转轮 记住 别玩俄罗斯轮盘赌 会输

仿木纹握把做的还不错

主体右侧

枪管

转轮

握把

中折设计 照门便是解脱锁扣

右侧方便拇指推动锁扣

轻轻一推 不可名状的东西就翘起来了

继续向下 什么奇怪的东西仿佛要射出来了

顺势可以拿下转轮

金属弹壳 水弹装在弹壳前面

弹壳后面是进气口

拿开弹轮从后向前看 上面是内管 下面是转轮槽 可以看到内部的弹出勾

弹轮后侧有着后座盾板 根据资料显示 是用来防止激发时子弹从弹轮后部震出

侧面看后部的弹轮拨杆和击锤

击锤压下时 弹轮拨杆上顶 这时候转轮就会转动一个槽位

先拆弹轮

直接拧下来就行

这就是所有的零件了

看下中折结构的铰链

在中折结构打开时 固定闩会顶住转轮卡扣

折到底时 转轮卡扣就被解放了 这时候就可以拿下转轮 貌似看资料 真铁和这个有些区别 不知是设计区别还是什么

握把左半片可以通过握把底部的凹槽打开

里面是气室位置 就是这个气室 当初在卫星放出时 引起了很多争议 那么到底会不会出现大家担心的情况呢 后面会具体说明

底部原来固定螺丝的位置中空做了充气孔

拧下固定螺丝

就可以拿出金色的气室

底部是充气孔

顶端仅仅是一个孔洞

枪身顶端接口处是进气口

拆解需要先移除铰链转轴

拧下右侧螺丝

拧下右侧螺丝

抽出转轴

就可以拿下

枪管部分铰链中可以拿出弹轮弹出勾

拿出看下

拧下两颗螺丝 可以拆下弹轮卡扣

还原一下弹轮弹出勾的位置

当枪管被折下时弹出勾转动位置 给弹轮轴施力 弹出弹壳

内管通过一根固定销固定

拿下固定销 向后抽出内管组

内管由一根弹簧向后推动 使得内管后端尽量的靠近弹壳 保证气密性

内管长度约为15CM 加上外管 基本上还原了真铁的152mm枪管

下面我们拆中身动作机构部分

先拿下照门的两个螺丝

之后小心的向后平推

拿下照门后 可以看到照门转轴位置的凹槽 这就是为什么要小心的向后平推的原因

右侧是照门板簧

我们继续看左侧

拿下三颗螺丝

即可打开左侧半面的盖板

看内部机构 油给的还是挺足的

小心的向上拿下击锤组 注意弹簧位置

看下扳机组

拿下弹轮固定

向上抽出扳机组 这是扳机组背面

抽出弹轮拨杆 注意弹簧位置

剩下的 就是向上拿出气阀组

给气阀进气一个特写 可以看到 虽然使用的是CO2结构的进气口 但是进气口用来刺破小钢瓶的针头被磨平了 无法给小钢瓶开瓶 这就从源头上封禁了改造的可能 这 才是真正的防改 其他的 只能叫没抄明白

底部的堵头

上端的出气阀

出气阀前端的气密胶

先拿掉气密胶

祭出老古董的钢制气阀钥匙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对于玩家来说 这种工具还是值得花点钱买个好一点的

拧开之后可以看到标准的CO2气阀结构

整体分开全貌 气体从黄铜护圈孔进入 通过中间气针后端的孔 向前出气

仔细看气针 有两个孔 哎 以前是不是有什么三孔阀 奔驰阀来着 手动狗头

底端堵头

是为了进钻头打孔设计的

进气口的固定圈可以拧掉 里面也是气密胶

握把右侧一颗螺丝

拧下之后就拿掉了

整体全貌







刚好拆开 顺手也解说一下单动和双动动作原理

首先是单动 压下击锤过程中 注意击锤和扳机接触的位置 会将扳机联动角向上提

击锤下压到位 通过扳机簧的作用 扳机联动角卡住击锤单动卡槽 至此 上趟完成

勾动扳机 扳机联动角脱离击锤单动卡槽 释放击锤

击锤回转 撞击气阀

扳机在扳机簧的作用下归位 压下击锤双动件

归位到位后 扳机联动角从击锤双动件下面进入击锤和击锤双动件中间的空隙 完成一次激发动作

双动过程开始 扳机联动角向上顶动击锤双动件

当扳机勾动到位 击锤被扳机联动角通过击锤双动件顶到激发位

继续勾动 击锤双动件从扳机联动角脱离

击锤释放 回转撞击气阀 激发完成后 松开扳机 和单动类似的扳机复位后 完成一次击发动作

总结一下
虽说中折设计的转轮 没有摆出式转轮符合国人心中左轮的形象
但是第一款汽水左轮 而且是CO2改装版汽水 无疑给大家了一个新的希望
如果说这种改装版可以问世 那么以后会不会有更多的型号可以通过官方魔改的形式跟玩家见面呢
可能现在这款转轮以及配件的价格让玩家觉得有点超出预期
不过我们有理由相信 符合国情的WarGame安其拉之门 迟早会在商家和玩家的共同努力下 向全体爱好者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