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书原创)今日文章说爱心——手留余香
手留余香
或许,小朋友此时正在学校吃饭或者休息吧。第一次离开家乡,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不知是否适应。
看得出来,他喜欢这所在其他人看来比较奇特的学校,所有的应该属于他的天真情感在举手投足之间展露无遗。他喜欢上了这所学校,很短的时间,就熟知了教室以及寝室的位置,认识了老师,并知道了乘车的具体线路。这些,无不让我惊异。
他是一个智力障碍儿童,至少在成年人看来确实如此。但他生活在自己的世界。
依稀记得还是今年春天,我下村看望群众生产活动。老村长热情接待,全程陪同,接近中午,盛情邀请我前往他家吃饭。我是第二次来到这个偏远的山村,距离最近的乡镇都是十里以上。贫瘠的土地上,只有很少的村民,稀疏的院落,在新年烟火余温的映衬下,更加显得寥落。
村长盛情难却,我只好随他回家,一路上看见群众在田间劳作。村长的房子居然是两层小楼,前面一个院落。落座后,我随性往房间里张望一番,忍不住问村长:“你老人家还行医?”
只见他一脸愕然:“没有啊,为啥这样问呢?”
我说:“你看你家还有个药架子呢。”
话说完,我马上就后悔了。仔细走进看了看,有药瓶不假,但远远不够一位医生的规模。他房间的架子上,除了一些杂物,其余的都是药瓶子了。
于是我就小心的询问他家的情况。
完后得知,这位村长家庭其实非常困难。他家有两个儿子,都常年在外打工,由于没有文化和技术,收入非常有限。家里的新房子是后面凑钱修的,老宅已经完全破败不能住人了,房子看起来漂亮,但里面完全没有进行装修,甚至连墙壁都保持沙灰的本色。
有几个孙辈,都在镇上读书,老伴在镇上租了一间小房子照顾起居。一家几口都是病人,两夫妇年老多病自不必说,尤其是他的儿媳,居然在床上瘫痪了九年,生活完全无法自理,一年难得有两次看见阳光。
我无法想象一个长期卧床的病人是何种的感受,更不敢前往查看他的具体情况。此时,忽然看见院子里一个小女孩。这期间正是孩子们上学的时节,从事过教育工作的我对小孩有一种天生的好感,便向其打招呼,谁知他理也不理。
村长解释说,小孩今年十三岁,看起来样子还行,可天生是智力障碍,学校早就不收了。现在成天在家晃荡,无事可做。我问:“小孩这样子,以后咋办呢?”我看老村长怔了怔:“我们也没办法,学校不收,就只能在家这个样子。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吧。”
我见这个和我家五岁小朋友身高相差无几的女孩居然已经十三岁,且因为天生智障失去了读书的机会在家游荡,顿时心痛不已。
显然,老村长家的饭是不能吃了。我骑上摩托车,颠簸在崎岖的山道上。这贫穷的山村,如果没有文化,恐怕一辈子也无法走出去。第二天我就给在特殊学校的同学打电话,被告知早就开学,现在无法插班,只有等到下学期。剩下的时间,唯有等待。
忙忙碌碌中,几个月时间很快流逝。上个月,老村长的儿媳不幸病逝。我为这位年轻的生命逝去而哀婉,却同时为老村长家庭负担的减轻而庆幸。病痛折磨的九年,对于病人而言,其艰难可想而知。关心老村长料理完儿媳的后事,就开始着手解决孩子读书的问题。
对于这种天生残疾的儿童而言,最好的学校就是特校。为特殊孩子设立的学校,不仅免费,而且教学方法独到,可以产生让人惊异的效果。联系了我的同学,辗转落实了入学以及住校的问题。并且在争取到残联及医院有关领导的同情下一路绿灯办理了残疾证。这件筹划了数月、忙碌了二天的事情总算圆满完成。在这个学校,他可以享受到最好的教育,可以得到最好的成长。
沉默寡言的孩子居然言语多了起来。短时间内就熟悉了教室、厕所、寝室的具体位置,甚至可以引领我去找到回家的车站和车辆,在我给他买文具和零食时甚至还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我看这些本该属于他的笑容终于回到了他脸上,顿时颇感欣慰。
作为一个基层干部,应当尽心竭力为群众办事。本着这种心态,其实很多时候都非常怨憎自己的权力太小,无法处理更多的事情以便为这些生活在穷苦之中的百姓带来更多的机会。而现实中自己的地位却着实卑微。于我而言,即便如此,也是重大的责任。对于这次一同完成女孩读书心愿的朋友和前辈,我非常感激,由于工作隐私,不能一一点明。但大家共同完成的心愿,必将伴随这小孩的成长越来越美。
手留余香,仅此而已吧。
2011年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