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书有益)诗歌除外

总有一些惊喜,等着你

前些天,收到一位文友赠送的文集,打开一看,原来满满的一本全是她写作的诗歌。这些字里行间流出的优美的句子,让我看到了这位已经是高中孩子母亲那婉约浪漫的另一面。我自己也喜欢诗歌,尤其是古典诗词。最爱那种在遣词造句的过程中心情惬意的表达和自然流露,那些音乐一样具有韵律的文字,是文字的精髓。

古往今来的许多传世诗作,是中华文明历史长河中的璀璨明珠。对于这些美好而且纯粹的艺术财富,我们从来都没有排斥和拒绝。从古到今,儿童启蒙读物,诗歌教育就从未间断。幸运的是,现在还有一些像我这位文友一样的人在苦苦坚守,在为诗歌鼓与呼。在他们的念想里,那些被某些人遗忘或不屑的诗歌,承载着时代的思想与灵魂。多少“流行”文化,终将化作岁月的尘埃灰飞烟灭,而那些诗歌艺术,却可以得到久远的传承。

可惜,这种对诗歌的厚爱却被迫远离我们的实际。

高考的作文题,也许是唯一可以进入社会公众视点的一道具体题目。关注它的,不仅是考生,考生家长,还有社会上的各行各业、各界人士。只要上过学读过书的人,哪个没有做过作文?虽然时光变迁,大多数人早结束了在当时也许十分头疼的作文课,但是回忆起来,却足以勾起每个人的最清晰的入学记忆。但是,在全国各省市高考作文中,一律标注出“文体不限,诗歌除外。”这句本身就有毛病的话让人啼笑皆非,既然不限,为什么诗歌除外?诗歌不是一种文体吗?这样的要求完全是骨子里对诗歌的歧视吗?小说为什么不限?散文为什么不限?戏剧为什么不限?杂文为什么不限?!!

而来自教育界的回应,说不接受诗歌是因为“很难标准化,很难判卷“。说来也是,古人就有“诗无达诂”一说,这一说法,已经标注了诗歌是文字的最高境界。按这个意思,对诗歌的“歧视”纯属误会,所谓“文体不限,诗歌除外”的意思多就浅显易懂了:无论你玩什么,咱都识货,唯独诗歌,不好意思,我们水平有限,确实拿不准,你就不要为难我们了!

但是这个看上去再浅显不过的“内涵”,牵涉到高考的本质和应试教育的本质,习惯于浪漫思维的诗歌界就无法信服。“很难标准化,很难判卷“的理由,貌似成立,但经不起细究。假定我完全承认他们的理由,那么,问题恰恰也就隐藏在这两个理由其间。

高考的本质——书面答案是:择优录取。但是汉语这个玩意一经书面化,就有了一个好处:容易打马虎眼。“择优录取”,看上去那么公平公道、合情合理!问题是不能细琢磨。什么叫“优”?一大帮子人在那里阅卷,哪个优哪个不优?谁说了算?那就不具有任何“可操作性”了。真正能“实际操作”的,是以分数的高低论优劣。一张试卷的最基本的功能,就是要把考生的分数拉开。按照分数给他们划定等级,起不到这个作用,就是一份不合格的试卷。

“很难标准化。”这倒真是实情,让一篇文章标准化,确实很难。而且如果真的做到了标准化,那么文章也就死了。过去的八股文大都如此。今天的高考,岂止作文,所有的试卷一律都标准化了,一律都把回答简化成打勾或打叉。打勾还是打叉,这是个问题。非黑即白式的判断正在让我们的思维陷入简单化、机械化。这种“理科思维”用于人文学科,诸如文史哲,却是大大的谬误。文史哲这一系列的学问,无法让思想的表述做到非常的精确,更加无法把复杂的思绪纳入非此即彼两个简单的选项。所以,我们的历史课本,鲜有史实,鲜有过程,只有“五大特点、四大原因、三大结论”之类的教条,让学生死背。我们的语文教育都花在语法修辞的填空上,却很少琢磨怎么把语法修辞用于文章。虽然我们有作文课,但我们依然想把文章纳入标准化,文章便肢解成了“段落大意”、“中心思想”,那些奇妙的想象、大胆的字句都被早早地扼杀殆尽。——如此标准化的考试模式,怎能不惧怕天马行空的诗歌?

“很难判卷。”这触到了痛处,但这不是考生的痛,是考官的痛。高考阅卷,判一篇作文的时间,平均一分半钟,也就是九十秒。试想九十秒钟的时间,那八百个字都无法从头读到尾,更没法品味,只能凭事先拟好的判卷标准,一目十行地扫描“关键词”,这种连普通文章都难以尽阅的判卷方式,怎么能评判得了文字之巅的诗歌呢?今天的教师们,不少人已经被标准化训练得乖乖巧巧,不少人对诗歌这种“非文体”早就隔膜,恨不得剔除干净。如果不是教学大纲上还有一点古诗文的背诵要求,他们是不想提“诗歌”这个词的。所以这个理由只能悲剧地证明,我们的考官们集体不及格。——国家就不能培养一些具备诗歌素养的人来评阅诗歌么?

小学生学诵,中学生学背的诗歌,高中生如何不能学写?阅卷老师如何就不能学阅?我很难想象如此教育模式下“选拔”出来的大学生,如何可以传承我们文化的精髓。就在当下这样的“流行文学”、“快餐文学”氛围下陶冶出来的粗浅文字,如何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2011年06月15日

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东西值得去付出

写作,是我业余的唯一爱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