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萧何和曹操——中国历代宰相书法系列之一

编者按:宰相是对中国古代君主之下的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或俗称,并非具体的官名。宰相中“宰”释为主宰,“相”本为相礼之人,字义有辅佐之意。“太宰”与“相”合称即为宰相,最早将“太宰”和“相”合起来称呼的是在《韩非子·显学》一书中,其言:“明主之吏,宰相必起於州部,猛将必起於卒伍”,这里就将“宰相”合起来称呼。宰相,简单讲就是“辅佐帝王总理百政的官员”的通称,用来代指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统领百官的最高长官。历朝历代,只要能满足拥有能够和皇帝商量政务的“议政权”和能够监督、督促百官执行政务的“执行权”这两个条件,就皆可被称为宰相,如秦汉的太尉、御史大夫、隋朝的尚书令、唐朝的中书令、宋朝的同平章事、明朝的内阁大学士,及清朝的军机大臣等就都可被称为“宰相”。

为相者,不仅拥有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至高权力,而且多为才学渊博之人,书法造诣也颇为高深。故而,本报书界版块将刊出中国历代宰相传世书法系列,如李斯、萧何、曹操、诸葛亮、钟繇、谢安、褚遂良、狄仁杰、范仲俺、富弼、文彦博、王安石、司马光、蔡京、秦桧、文天祥、耶律楚材、刘基(刘伯温)、解缙、于谦、杨士奇、商辂、李东阳、梁诗正、张英、张廷玉、刘墉、和珅、翁同龢、徐世昌等,所述之内容不论及历代宰相身为政治家的历史功过,只来看看他们的传世书法作品及技法。

中国历代宰相书法系列之——李斯、萧何和曹操

一飞小篆追秦相 赋形新诗近汉臣

一、秦代名相李斯

李斯画像

李斯(约公元前284年—公元前208年),李氏,名斯,字通古。战国末期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人。秦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他是中国历史上记载最早的、有书法作品(刻石)传世的书法家,被誉为中国书法鼻祖、小篆第一人。他对中国书法文字有三方面的突出贡献:一是统一文字,禁用各诸侯国留下的古文字,一律以秦篆为统一书体;二是推广统一文字,亲作《仓颉篇》七章,作为摹本供世人临摹学习;三是改革文字,在篆书的书写基础采用了程邈创造的一种新字体“隶书”,隶书始于秦,盛于汉,后来成为官方正式书体,直到魏晋才被楷书所取代。因此,篆书和隶书成为中国书法五大书体(楷、行、草、隶、篆)主要组成部分,李斯功不可没。

李斯传世的书法作品全部为刻石,主要有《泰山刻石》《琅琊刻石》和《峄山刻石》等。

秦 李 斯 《泰山刻石》 明拓本

作为文学家、书法家的李斯得到后世极高的赞誉。鲁迅曾说他的文章“秦之文章,李斯一人而已”,他的书法“小篆入神,大篆入妙”。唐张怀欢在《书断》中将李斯的小篆定为“神品”,赞曰:“画如铁石,字若飞动”,称其用笔“骨气丰匀,方圆绝妙”,由此可知李斯的书法结体稳健匀称,法度谨严,故书界有“学篆必先宗'二李’(秦,李斯;唐,李阳冰)”之说。王澍评其书法“笔法敦古,于简易中正有浑朴之气,不许人以轻心掉之。”

秦 李 斯 《琅琊台刻石》

《琅琊台刻石》为秦代传世最可信的石刻之一,属秦篆最精品。《琅琊台刻石》笔划接近《石鼓文》,用笔既雄浑又秀丽,结体的圆转部分比《泰山刻石》圆活,字形较《泰山刻石》更为完美。确实为小篆第一代表作。所以一般研究篆书、篆刻学和学习小篆的人们都十分重视这个刻石。清杨守敬跋《琅琊台刻石》说:“嬴秦之迹,惟此巍然,虽磨泐最甚,而古厚之气自在,信为无上神品。”清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评价:“秦分裁为整齐,形体增长,盖始变古矣。然《琅玡》秦书,茂密苍深,当为极则。”

对于书法创作,李斯还自有一套书法理论,他在谈到用笔的方法时说:写字,用笔要急速回转,折画要快,像苍鹰俯冲盘旋一样。收笔好比游鱼得水,运笔就像景山行云,笔画的轻重、舒卷,应自然一体,大方美观。从李斯传世书法可以看出,他的书法运笔坚劲畅达,线条圆润,结构匀称,点画粗细均匀,既具图案之美,又有飞动之势。书艺之高超掩灭先轨,散绝后贤,使一切写小篆的人皆难入其境,成为后世临摹学书之佳。正如唐窦暨《述书赋》所言:“斯之法也,驰妙思而变古,立后学之宗祖。如残雪滴溜,映朱槛而垂冰,蔓木含芳,贯绿林以直绳。”

秦 李 斯《峄山刻石》 碑阳

秦 李 斯《峄山刻石》 碑阴

二、兴汉名相萧何

萧何画像

萧何(前257-前193年),沛县人。西汉初年政治家。他崇尚古文,工书,尤善署书,用秃笔题颤。唐韦续《墨薮九品书人论》列其署书及隶,草品上之中。宋僧适之《金壶记》云:萧何“用退笔书裳尤工。”南朝宋羊欣《笔阵图》云:萧何“深善笔理,尝与张于房,陈隐等论用笔之道。”

西汉 萧何作品 汉简

萧何不仅写得一手好字,更对书学有自己独到的理念,而且他还是中国书法史上把用兵理念引入书法的第一人。宋陈思《书苑菁华》卷一《秦汉魏四朝用笔法》中记载有萧何的《书法势》一文,文曰:“夫书势法犹若登阵,变通并在腕前,文武遣于笔下,出没须有倚伏,开合藉于阴阳。每欲书字,喻如下营,稳思审之,方可用笔。且笔者心也,墨者手也,书者意也,依此行之。自然妙矣。”意思是说,书法的气势和法则如同将帅登阵,要气壮山河,有胆有识,有勇有谋,要有坚定的必胜的信念。书法布阵(当今书法的阵地主要是纸张。纸张有长短、大小宽窄、厚薄等,且形状多式多样)及与之相适应的内容的每个文字的形态和气势不能千篇一律、千人一面,一定要随机(阵地)应变,其核心是变通。变,是指字的形态。要求每个字的形态及点画要有变化;通,是指书法通篇的气势。要如入无人之境,一气贯通,一气呵成。要字字有联系,行行有关联,气势如虹。要做到这点,关键是意在笔(手腕)先。安排文字,如同调兵遣将、排列阵势。文武(文阳武阴,文为阳字武为阴字)的调配、派送尽在笔(作战的指挥棒)下。要让书法的形态和气势神出鬼没,必须合理运用和布局书法阵地的奇正、仰卧、露藏、刚柔等字形字势。书法的视觉冲击力、大开大合的形势在于妥善应用阴阳对立统一的关系,在于使字的大小长短、宽窄、曲直、粗细、疏密、向背、方圆、浓淡、燥润等达到阴阳平衡。每当想要动笔书字时,如同要下到军队驻扎的营房,必须经过稳妥周密的思考,才能动笔。并且要把笔当作心(人之心者,至高无上,天也),墨当作手(手者,人也),书法当作意(意者,志发于纸形成意境,地也),也就是说要达心手意三合,亦即天人地合的境界。依照这样的方法进行书写,书法的气势和形态自然就美妙了。

西汉 萧何作品 汉简

依此法书写,南朝宋羊欣《笔阵图》中记述:“前汉萧何善篆籀,为前殿成,覃思三月,以题其额。观者如流,何使秃笔书。”说的是,未央宫建成后,皇帝将前殿的匾额交由萧何来题写。为了写好此匾,他却迟迟不肯动笔,整整思考琢磨了三个月,最后用秃笔榜书“未央宫”三个大篆字。书写当日,前来观看的人如潮水一般,只见萧何如同带兵打仗一样,手腕的变动好像指挥千军万马,写出来的字好像他所带领的文臣武将,每一个字都显的气势浑厚雄壮。大匾挂上去后,大家赞不绝口。从此,萧何把题写牌匾的榜书大字,定名为“署书”,作为书法“八体”之一。当时人们也把萧何写的大篆称之为“萧籀”。而他的《书势法》对书法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大狂草的书法气势便是受萧何《书势法》的启发。

西汉 萧何作品 汉简

作为汉朝宰相的萧何,其书法传世作品虽不得见,但他对书法的贡献却不可磨灭——打造了中国史上唯一的全民习书的时代。汉朝建立,拜为相国的萧何颁布了一道“要做官先练字”的律令,据《后汉纪》载,“尉律:学僮十七已上,始试讽籀书九千字,乃得为史。又以八体试之,郡移太史,并课最者,以为尚书史。书或不正,辄举劾之。”意思是说,小孩子要从小学习,到了十七岁之后需要参加考试,而且还要能够结合《尉律》写出九千字以上的文字,然后才可以去郡县担当起草和掌管文书的诸曹掾吏。之后还要中八种字体(大篆、小篆、刻符、虫书、摹印、署书、殳书、隶书)的字迹对适龄学童进行考试,成绩优秀的由县推荐给郡,再由郡推荐给中央,再由太史令把书法写的好的学童集中起来考试,成绩最好的授以尚书、御史等官职。而书写不好的人,就有被弹劾治罪的风险。这就使得汉朝形成了一股习书风潮,终汉一代,无论西汉东汉,整个汉代的官员考评制度,几乎都与文字学和书法挂钩。萧何此举,可以说奠定了书法在主流文化中的地位,提升了全名学书意识。

三、一代枭雄曹操

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瞒,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中国东汉末年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诗人,在书法上也有独到成就。晋代陆云给陆机的信中说“曹公藏石墨数十万斤”,可以想象曹操喜欢书法的程度。庾肩吾《书品》称其书法有“隶墨雄瞻”之势,《唐人书评》称:“操书如金花细落,遍地玲珑,荆玉分辉,瑶岩璀璨”。

曹操画像

由于曹操一生劳于政治诡谲、军事征战,练习书法的机会极少。他倍感时间的宝贵,经常发出:“天地何长久!人道居之短。”的感叹。有书说,曹操极其喜欢读帖、擅观摩,是有一定道理的。有史料记载,他除经常与当时出名的书法家钟繇、梁鹄、邯郸淳、韦诞、孙子荆等切磋书艺外,他还特别喜欢把秘书令梁鹄的字挂在帐中,细细揣摩、欣赏;有时夜间睡不着,便起来慢慢品味、琢磨钉满墙的梁鹄的字。不仅如此,魏宫的牌匾他都让梁鹄写,可以说俯仰皆是。

曹操虽为一代书法家,却鲜为人知,大概是忙于战事、政务没有机会书写吧,所以曹操流传于世的墨迹很少。宋郑樵在所著《通志·金石略》中,仅收录曹操书写的一篇《大飨碑》;明杨慎在《丹铅总录》中,也只说到元朝时还有曹操书写的《贺捷表》;清叶弈苞在《金石录》中说,曹操在武昌“黄鹤楼”侧曾写有特大、凛凛有生气、正书的“涌月台”三字。曹操唯一的传世书法为“衮雪”二字,现被列为“石门十三品”(石门十三品是研究汉隶的重要实物,在中外书法界和金石学界享有极高的声誉。)之一。

说起曹操的“衮雪”,还有一段故事。这是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西征张鲁到汉中,经过栈道咽喉石门(今陕西褒城)时,见石门外幽谷深滩中,石多浪激,飞流奔泻,银涛做窝,犹如白雪翻滚,豪情难仰挥毫即书隶体“衮雪”二字于谷中石尖,以喻褒谷山水之美以及河水汹涌澎湃的流势。飘逸俊挺的字迹,不仅表现了褒古博大的气势,更显示了魏武帝宏阔的气魄与壮志。相传身边人问他为何略去“滚”字三点水,答曰:“江中之水甚矣,何须画蛇添足?”众人听了如梦初醒,连声叫绝。后人有诗赞曰:

“滚滚飞涛雪作窝,势如天上泻银河。

浪花并作笔花舞,魏武精神万顷波。”

后人因慕其名,又在“衮雪”二字左侧追镌“魏王”两个小字以示区别。“衮”字一撇一捺挑起浪花,颇有动态之感,“雪”字安逸静谧,则有静态质感,形神兼具,寄寓了书家拨乱反正的雄心与豪情。

东汉 曹 操 《衮雪》

历史上见过曹操书法作品的人,无不赞其书遒劲华美,尽显“金花细落,遍地玲珑;荆玉分辉,瑶若璀粲”、“笔墨雄浑,雄逸绝伦”之美。汉朝末期,书法评论家评出章草大家有五人,即崔瑗、崔实、张芝、张昶、曹操。南朝的书法评论家庾肩吾在《书品》中把古代名人的书法作品分为上、中、下三品,每品又分作上、中、下,一共九品,他把曹操的书法作品列入中中之品。唐代书法家、评论家张玉欢按历代书法家的艺术成就划分为神、妙、能三类:杰立特出者为神,运用精美者为妙,离俗不谬者为能,他在书法评论专著《书断》中称曹操的书法作品为妙品。由此看来,曹操的书法作品虽不能列为神品、上品,但在全国名书法家中是数得着的。

秦相李斯推行了篆转隶的书写规制,开辟了隶书笔力盛行之先锋,亦为后人书学留下篆书、秦隶的书法佳作。隶书发展达到成熟阶段,成为占统治地位的书体,同时,派生出草书、楷书、行书各书体,为艺术奠定基础。时至汉朝,汉相萧何承袭秦法,统一文字,颁布全民习书的律令,让习书识字成为社会的主流文化,为后世书法的发展和兴盛埋下伏笔。身处东汉末年的曹操成为汉朝全民习书的受益者,更是成书法转变时期的承接者与传承者。然身为统治阶级,他们的书法既是对当时书法艺术趋向的反映,又对后世书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宰相书法,既是标杆,又是传承。

(俞 倩 综合)

(0)

相关推荐

  • 李斯《琅琊台刻石》 | 书法易

    <琅琊台刻石>是中国最早的刻石之一,刻于秦代.在山东诸城琅琊台.秦始皇统一全国后,于公元前219年年巡游东地,登琅琊台时所立.刻石内容是对统一事业的赞颂,具有开国纪功的意义.秦二世东行郡县 ...

  • 甲骨文台历说字——去

    [谷雨的来历] 今天是谷雨,关于谷雨节的来历,传说与仓颉造字有关,仓颉是黄帝的史官,最开始用结绳记事.大事打一个大结,小事打一个小结,相连的事打一连环结.用不同颜色的绳子代表不同的事物.随着历史的发展 ...

  • 谢安、薛稷——中国历代宰相书法系列之三

    中国历代宰相书法系列之--谢安.薛稷 山水相济 风流文雅 劲瘦媚丽 圆腴挺拔 江左风流宰相谢安 山林寄妙,笔下开乾元. 淝水饮马,榻上破乾坤. 这两句话很好地诠释了谢安作为书法家.政治家.军事家的身份 ...

  • 褚遂良——中国历代宰相书法系列之四

    中国历代宰相书法系列之--褚遂良 既为传承人 亦做教化主 褚遂良(公元596-658年) 褚遂良(公元596-658年),字登善,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封河南郡公,世称"褚河南". ...

  • 庄严清澈 信如其品范仲淹——中国历代宰相书法系列之七

    中国历代宰相书法系列之--范仲淹 庄严清澈 信如其品 范仲淹(989-1052)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谥文正,亦称范履霜,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教育家.祖籍邠州,后迁居苏州吴 ...

  • “悯农”宰相李绅——中国历代宰相书法系列之六

    <悯农>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诗歌了,人人皆会背诵:"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可是,很多人对于这首诗的作者却不甚了解,甚至只知有其诗,却不知诗之 ...

  • “神探”宰相狄仁杰——中国历代宰相书法系列之五

    中国历代宰相书法系列之--狄仁杰.李绅 撰文勒石寄平生 人世无常终归土 "神探"宰相狄仁杰 "槐植唐时常怀贤相,碑存故里共仰高风."这是唐槐公园狄公故里碑亭上的 ...

  • 诸葛亮、钟繇——中国历代宰相书法系列之二

    中国历代宰相书法系列之--诸葛亮.钟繇 乾坤清气得来难 汉季楷法全是隶 四.运筹帷幄诸葛亮 诸葛亮画像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 ...

  • 北宋名相富弼——中国历代宰相书法系列之八

    中国历代宰相书法系列之--富弼.王岩叟.赵鼎 见字如面 刚正不阿 北宋名相富弼 富 弼(1004-1083) 富弼(1004-1083年),字彦国,洛阳人,北宋名相,文学家.书法家.范仲淹称其有&qu ...

  • 北宋右丞王岩叟——中国历代宰相书法系列之九

    中国历代宰相书法系列之--富弼.王岩叟.赵鼎 北宋右丞王岩叟 王岩叟(1044-1094) 王岩叟(1044-1094年),字彦霖,宋代大名清平(今临清金郝庄杜洼村)人.十八岁乡举.省试.廷对皆为第一 ...

  • 文彦博:穷自然之变化 取笔墨之率性——中国历代宰相书法系列之十

    中国历代宰相书法系列之--文彦博 穷自然之变化 取笔墨之率性 文彦博(1006-1097) 文彦博(1006-1097),字宽夫,号伊叟,汾州介休(今属山西)人.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书法家,史称&q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