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24年没同寝过,丈夫去世后宁守寡不改嫁,临终前才说出隐情
有人说,婚姻就是爱情的坟墓。又像“围城”,里面的人想出来,外面的人想进去。
民国时期的爱情,似乎是最动人的爱情。生在乱世却又和平的年代,新老思想交替出现,羞涩的少男少女们,似乎都想冲破那层障碍,与心爱的对方,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但毕竟还是封建思想更多的年代,像被关住的鸟儿一样的苏雪林和张宝玲二人的婚姻,最令人惋惜了吧。
苏雪林和张宝玲结婚二十四年却没有和他同寝过,可是在张宝玲去世之后,苏雪林却绝不改嫁。那么是什么让苏雪林这么执着于守候着丈夫呢?这个原因在她弥留之际才娓娓道来。
鲁迅,中国民国时期的文学界泰斗,建国后文坛标杆,对于这样一位有着广大受众,写进教科书的著名人物,大家都非常了解。而还有一位女性,后半生致力于反鲁迅活动,她就是上世纪中国文坛的一位知名女性,苏雪林。
苏雪林,是一位才女,她的文笔与当时的冰心等人共称为“民国五大才女”。有着不俗的才华和能力,可是这些才华没能帮她摆脱自己的命运。苏雪林生于一个官宦之家,可以说家境殷实,吃喝是不愁的。
不幸的是不过,苏家是个传统的家族,古人云“女子无才便是德”,这句话深深地映照在了苏家长辈的观念中。到了读书的年纪时,苏家长辈像古人一样顽固的觉得,女子读书无用,尽快的结婚才是要紧之事。
在苏雪林16岁那年,就给她安排了一门婚事。
苏雪林当然是不想答应,可无奈实在拗不过家人。便以去留学法国为条件,答应这门婚事。那时的女性正处于民族解放思潮的前沿。追求妇女解放应该是苏雪林身上另一个标签。年轻时父母包办婚姻嫁给了一位富商的儿子张宝龄。张宝龄与苏雪林两人从家世与文化教养上都非常匹配,照理是一对合适的夫妻,但不知什么原因,二人始终聚少离多。
1938年武汉会战爆发,当时苏雪林正是武汉大学的老师,战争爆发后,她同学校一起去了四川乐山。两人可谓是天各一方,各忙各的。一直到了1942年,张宝龄接到武汉大学的邀请,请他过去当任教,夫妻二人这才得以团聚。
说来也怪,夫妻小别胜新婚,像张宝龄与苏雪林分离这么多年的夫妻,见面应该激动地热泪盈眶才对,但是他们却比旁人还要淡定。两人不仅没有惊喜万分,反而也不同寝,各住各的,像是一对最熟悉的陌生人。
抗战终于结束了,由于当年战乱而与父母走失,张宝龄踏上了回乡寻找亲人的路,这对儿夫妻也就再也没相见。
他们像陌路人一般,虽然有夫妻名分,却始终无夫妻之实。1961年,丈夫张宝龄去世了,在此之后苏雪林也没有改嫁。那为什么宁愿自己一人独自生活无人陪伴,她也不再嫁他人呢?
直到1999年,去世之前她才说出背后的缘由:二人没有情感,而且两个人的思维还有性格相差甚远,张宝玲作为留学归来接受了西方教育的人,骨子里却依旧十分传统封建。他只能接受妻子在家相夫教子。
而苏雪林执着工作,独立要强的思想让张宝玲十分不满。反观张宝玲这样迂腐的思维,苏雪林也感到压抑,这也是二人关系如此冷漠的原因所在。而再不改嫁的原因则是因为苏雪林早已经对二人婚姻心灰意冷,甚至也不愿再去找寻新的感情。
与她而言,再不改嫁并非对张宝玲的爱和不舍,而是多年有名无实的婚姻让她痛恨心冷,与其把精力用在维系夫妻感情上,不如把这些时间放在工作上,更加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