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素老人

瓦素老人是谁?开始的时候我也不知道。我喜爱文字,常常笔耕不已。稚嫩的篇章倒也吸引来了一些读者朋友,凤台县的魏先生就是其中之一,他比我略微年长。

我打算把上一年度的文章结集出版,因为喜欢洒脱清雅的中国软笔书法,遂决定书籍的名称《诗意八公山》用毛笔题写。所以我的另外一位读者朋友马先生,及时推荐了著名书法家陈浩金老师。我电话联系这位书法大师的时候,他没有传说中的那么高傲,而是爽快地应允了我,并且不收取毫厘的润格。用他的话说,教师工资那么低,却在积极地推广地域文化,他应当大力支持。

这件事敲定不久,魏先生联系我去凤台采风。那个时候,我还不知道即将要见到的这位82岁的老人字瓦素,出生于书法世家。那一天是2016年7月17日,天气炎热。我的采风条件一直都很艰苦,等公交车把我晃到凤台的时候。7月的酷暑正四处游走在古城的大街小巷。魏先生推着一辆自行车在站台等我,我们在炎炎夏日下走了一段长长的路,才到达一间字画装裱店,瓦素老人正在里面。

他满头黑发几乎不见一根银丝,高挺的鼻梁上面并没有架设老花眼镜。感觉不像魏先生介绍的那样已经有了82岁高龄。老人衣着简单随意,确实比较“素”,而且素的有点寒碜。不过,这丝毫不影响他挥毫泼墨的兴致,更不影响书法爱好者对他作品的喜爱。他的面前毕恭毕敬地站着请他书法作品的人。魏先生忙着裁纸,帮着扯平纸张,提醒着书写的内容,还要拿着宣纸去蘸除多余的墨汁……字画装裱店里暑气蒸腾着墨香……

瓦素老人退休前在凤台县文化馆工作,每年都无偿举办书法普及培训班,推广中国软笔书法,直到82岁高龄还乐此不疲。坚持走基层路线,用书法提升普通民众的审美层次,估计这是他字瓦素的又一个原因吧。

魏先生的父亲是瓦素老人的学生,少年时期的他常常被父亲带到文化馆去学习书法。所以他也是瓦素老人的学生。这父子二人一学就是40多年。由此可见,他们之间的师生情义天高地厚。

现在,魏先生请瓦素老人书写“诗意八公山”几个字。我马上明白了他邀请我采风的意图,他想请瓦素老人为我题写书名。可惜晚了几天,书名题写的事情已经敲定了。老人不知道书写“诗意八公山”的用途,他正沉浸在笔画结体的玄妙世界里,墨汁点点,游龙飞凤。

如果运用专业知识来评论博大精深的中国软笔书法,我完全是个外行。不过,我的确非常喜欢软笔作品。我喜欢它的结体艺术,或厚重,或飘逸,或密实,或疏朗。我喜欢它呈现的内容,或激励,或沉静,或奢华,或清雅。书者的心飞到了哪里,手中的笔就触到了哪里。

瓦素老人就在笔随心转,他连续用多种字体书写了几幅“诗意八公山”。最后一幅的“诗意八公山”中的“山”,写法与众不同,中间竖的笔画一反常态,没有向下而是向右边一扫!他在自言自语,这是郑板桥的写法……

我有点心酸,一位桃李满天下的82岁老人,书法功底深厚,六书变幻自如。初次谋面,我空手来到他的面前,老人家没有与我计较任何报酬,因为他学生的一句话,为我挥毫泼墨不已,我却不能使用他的字……

我对魏先生说,请郝老师写几幅“听古城”吧。郝老师就是瓦素老人,他全名郝玉超,玉洁冰清,超然物外。1934年出生于颍上县双桥的一个书法世家。他的父亲今年高寿104岁,依然思维清晰,口齿清楚。说童年的郝老师害怕上学,常常是爷爷手拿拐棍敲着这个小男孩的头,才把他赶到学堂里的。这个小男孩为了逃学,每到上学的时刻,就拿起父亲的毛笔在那里练字,爷爷看他在认真写字也就不再敲打他去学堂了。在中国人的观念深处,书法等同于奥妙无穷的中华大文化。

我很喜欢鲁迅先生的一句话——无尽的远方和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因为采访的原因,我常常会有这种体会。比如郝玉超老先生,就在这样一个炎热的没有特点的夏日午后,我们有了一段心酸的邂逅。我的心房油然装满了高高的敬意,也缠绕着丝丝愧疚。

这个时候,魏先生请瓦素老人兰墨泼香“听古城”。他们两人都不知道书写“听古城”的原因,那是我心中的一个隐秘的愿望。我告诉自己,一定要勤奋笔耕,我的第二本散文诗歌集争取明年能够出版,书名就取做《听古城》,这个书名的题写者将会是83岁的瓦素老人郝玉超!

眼看着时间不早了,我要告别郝老师。魏先生说,崔老师有什么要写的字,就请开口吧。写什么呢?我想了一想,那就写“天地英雄气,风云浩荡春”吧。说到当时的那个情景,总还能历历在目。那时,魏先生在用印“叠翠轩”和“郝玉超”,我说把“崔小红”的印也盖在上面。魏先生一改卑谦的常态,毫不客气地说,拿走!别把字搞坏了……我忍不住笑了,你这个人吧,未免有点恶劣了!

魏先生当然不是恶劣的人,当淮南市排名第一的古树——凤台县一中院内的银杏满树尽带黄金甲的时候,他第二次邀请我去采风。他这次递给我一个小纸包,里面是瓦素老人题写的“天道酬勤”。包括第一次与瓦素老人谋面,他的书法作品总是随意的用一张废纸包裹一下。不事保装的做法,是不是他字瓦素的又一个原因呢?

凤台一中院内的古银杏枝干粗短,不是我想象的那样盘虬卧龙。那粗短的枝干上面,黑褐色的树皮沟壑一般纵横着。我们在银杏下取了几个景之后,又去了那家书画装裱店,因为瓦素老人正在那里呢,而且他只到那里。来到凤台,是必须要拜会老人家的。

这时,他正坐在凳子上,述说着不要乱动他的毛笔,毛笔要及时洗,洗的好的话使用的时间会长的多,要爱惜财物……他爱惜的财物都是已经在使用的,也就说他是个勤俭节约的人。对待即将产生价值的物,他是不当做财的。比如魏先生请他为我题写的“真水无香”,我感觉“真水无香”恰恰是对瓦素老人的真实写照。在他的明澈面前,我是混沌的。我发现,高尚是可以独立存在的,情致与金钱的关系不大。

现在回头想想,我接受魏先生的邀请去凤台采风是有缘由的,我在魏先生的朋友圈里见过一张瓦素老人四十多岁时写的蝇头小楷的残片。所有见过那张残片的人都认为那豌豆大的字出自机器的印刷,不相信那是用毛笔书就的。为什么变成了残片呢?有人说匠气太重,没有艺术灵性,没有市场价值,不必收藏。

我却不那么认为。我见过一些自吹为书法家,甚至自诩为著名书法大师的人,在写字的时候一番乱扭,还美其名曰“狂草”,其实那叫潦草。手中的毛笔在纸面上根本站不住,只想草草收笔。是否有书法功底,请他写一写小楷就可以完成对他功底的把脉。他们没有沉静下去苦练基本功的耐力,也没有勇气承认自己的不足,所以就诋毁脚踏实地,功力深厚,不善经营名利的人的作品为“匠气太重”。我去凤台就是想索要那张“匠气太重”的残片。

我认为,现实社会恰恰缺少一种工匠精神。这是一种注重修炼基本功,追求细节完美和极致的精神。这种精神绝对不投机取巧,敬业而严谨,一丝不苟地用心做好一件事情。这种用心完全来自于灵魂的纯真,从来没有想过要去经营名利。就是这种实干与名利的脱节,往往能造就真正的大师。

第三次去凤台采风是我主动约请的魏先生,直接告诉他此行目的是请郝玉超老师题写书名《听古城》。那是2017年9月3日,秋雨喤喤地下了一天。魏先生在楼下等我,然后一起去郝老师家接他。他家的沙发上放置着几个香樟木的匣子。那香气隐约手感光滑的匣子,是不凡的人物送来盛装瓦素老人书法作品的。

保姆说,喝口水再下楼吧。瓦素老人说,喝水就要尿尿,耽误写字,不喝了。做瓦素老人的保姆是有难度系数的。去年电视台来采访老人,为了出镜效果好,保姆找了一件光鲜一点的衣服给老人换上。他气愤地一把抓过衣服丢在一边,坚决不换。我看那视频,感觉老人家出镜穿的衣服,就是我第一次见他的时候穿的那件“寒碜”的衣服。他字瓦素的原因是不是与不拘小节有关呢?没有派头,不事包装的瓦素老人在视频中被称为“书匠”。这样也好,因为现在有一种骗子叫“书法家”。

当时,瓦素老人今年104岁的父亲还健在,这位老书匠对着镜头,口齿清楚地说郝玉超一直都喜欢写字,写得好……请问,书法界的什么光耀头衔,能比的上一位104岁的老书匠的亲口认可呢?

瓦素老人的字是自己给自己取的吗?为了行文此篇,我专门上网搜集他的资料,网上的资料很少。我向两位60多岁的书法爱好者打听,他们不愿意多说其他,只说郝老师书法功底深厚,书法漂亮,不善经营名利。他的学生很多,用不计其数形容也可以。不过,他的学生在开办书展的时候,只说师从郝玉超,却不在书展上挂几幅老先生的字。我说不挂郝老师的字也没什么呀?他说,你不懂,说是他的学生,是想强调自己功底好,不挂他的字,是嫌弃郝老师没有头衔。

我又向魏先生打听,才知道魏先生的儿子也是瓦素老人的学生。郝老师除了每年无偿开办书法普及培训班以外,还坚持每年春节免费为群众写春联。包括82岁的去年和已经83岁的今年。

我在想,瓦素老人的“瓦”是在强调平凡人家,是生活的大众阶层。“素”是他的艺术情怀与操守——不事包装外表与经营名利。他走的是违反市场规则的群众路线,他真情地喜欢书法,并坚持不懈地去推广。让博大精深的书法艺术脱去华丽的外衣,走进万户千家。83年的岁月,始终包含了一片温润的书法感情,83年的流光,洗脱了多少名利的辛酸,他的狼毫在无声地话着因果。

屋外的秋雨还在淅淅沥沥,郝老师的狼毫游刃有余,他开始书写我的诗作——沧浪何时远?茶余有人说。温润情一片,辛酸话因果。一个条幅的大字下来,大家都说好,郝老师您看看您写的字,怎么样?老先生抬头看了一眼,说凑合着吧,拿走!我说您说到底怎么样?他说你让我说我自己写的字怎么样,我能怎么说,只能说还凑合着吧,拿走……老人说这话的时候显然急了,在场的人都赶紧闭口。

魏先生说,郝老师歇歇吧,喝口水。老人马上发火,不要叫我喝水,喝了就要尿尿,耽误写字,拿纸来!其实带来的好宣纸已经用完了。店主王先生和魏先生嘴上答应着,手里慌忙去裁普通宣纸。瓦素老人太喜欢写字了,以至于我们说吃饭的时间到了,去吃饭吧?郝老师却说字还没有写好呢,不能吃饭……

郝老师爱字是发自内心的。上个世纪70年代,30多岁的他到南京时无意间看到“总统府”那三个题字的时候,着迷的近看远看左看右看,结果被警卫看上了,他被当做特务控制起来。后来经过证明才被放出来。

午饭还是要吃的,魏先生定的饭店比较雅致,餐间在二楼。我扶着郝老师到达一楼大厅的时候,老人说就在一楼大堂吃吧,要雅间干什么。魏先生又慌忙下到一楼。

饭快吃完的时候,郝老师开始责问服务员,你这个饭店怎么骗人?为什么用酸菜鱼来冒充瓦块鱼?服务员连忙解释,您德高望重,谁会骗您呢……这家餐馆没有郝老师爱吃的瓦块鱼,魏先生就点了酸菜鱼来替代。没想到郝老师很生气,而且还气哭了!真的气哭了!脸被气的红扑扑的,委屈地用手去擦着眼泪,孩童时期的郝玉超生气的时候会不会也是这个样子的呢?返老还童说的是不是这种情况呢?

时间没过多久,瓦素老人就忘记瓦块鱼的事了,他开始打起盹来。保姆说去抱一床被子来,就盖在身上,让他坐着睡一会,因为他有洁癖,换床不睡……

有时候,我也在思考人生的价值是什么?以瓦素老人为例,他对书法的爱好何其情真!他的书法功底何其深厚!他坚持不懈地普及中国书法艺术!他本真地做人,当着你的面提笔书写,真草隶篆,运笔自如。他的笔画里面有灵动的眼睛,有鲜活的笑靥。六书与他而言,被掌控的变化莫测。他把书法的墨香带进万户千家,让书法成为大众生活的一部分。他虽然没有得到什么虚衔,但是他的实干已经让民众记住了他。我再强调一遍:只要理性地坚持,这种实干与名利的脱节,最终往往造就的是一代大师!

古城凤台,值得一听。这里除了有美景龙潭映月,还有一位玉洁冰清,超然物外的瓦素老人郝玉超。他始终用一颗赤子之心去跳动书法艺术。他用83岁的高龄去让喜欢他书法作品的人茶余评说,他用近两千块碑刻,去诠释他的书法前缘和对后人影响之间的因果。

惠风和畅,祝中国书法之树常青。真水无香,祝国家一级书法师郝玉超先生身体健康。在我的心中,走群众路线,为民众写字的他就是一位书法素王。

《瓦素老人》   2017.9.8

作者:崔小红,中学语文教师,心理咨询师

(0)

相关推荐

  • 刘小柏(十三爷)书画艺术之书法(二)

    默体书法是当代著名书法家.篆刻家.禅韵写意画派创始人.默派艺术掌门人刘小柏(刘十三爷)所独创之字体. 十三爷创作默体书法时,执笔如琢刃,以笔法揣摩刀法.挥笔似凌空杀纸,刚柔相济.又似钢锥划沙,力透纸背 ...

  • 尤·瓦·特里丰诺夫 老人

    作者简介 见"另一种生活"条.         内容概要 1972年夏天,莫斯科酷热难当,溽气蒸腾,树木枯萎,泥炭燃烧.在这异常的天气里,莫斯科郊外一个别墅区里的几户人家正在为一间 ...

  • 文学原创•《卖菜老人》作者 素 手

    卖菜老人   作者 素手 她像被无数重锤锤过 弯成九十度,护着她身下那些小菜 雨水来,会先淋湿她的脊梁 可能大地更硬,她才没有被钉进去 我买了她几根葱蒜 她就开始念叨"好人,好人" ...

  • 阅素灵谈中医食疗第三十三讲 ||养生套路之老人食疗原则

    本 讲 导 读 老人的食疗养生套路原则是什么? 适合老人的烹饪方式是"炖". 老年人尤其要注意饮食的量. 1 老人养生不适合狂补 谈到老人的食疗养生,老年人需要尽量干什么呢?在基础 ...

  • 山东水库下降,却突显14座“罕见”瓦罐坟,老人:下面还有10余座

    水库下有古墓,其实近些年这些事情遇到的还不少,丹江口水库下暗藏着一座"龙山",后来就挖出了淅川楚墓,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水库地下也发现了大面积的古墓群,别说真的是世间罕见的. 下面要 ...

  • 老人常说“屋内添瓦,财走人败”,有道理吗看完明白了

    俗语文化源远流长,是老一辈人的结晶.它代代相传.一些俗语是发人深省的,简洁的和哲学的,但是一些俗语传统上是迷信的,不再适用于现代社会. 在农村建造房屋是一件大事,会邀请亲戚,朋友和来帮助我们的人吃饭, ...

  • 这个馅的素云吞,老人小孩都爱吃!

    材料准备 山药一节,胡萝卜半根,平菇适量,姜末少许,酿造酱油少许,菜籽油适量,魔芋粉适量,黑胡椒适量,紫菜(汤料)少许,香菜少许(个人喜好),麻油,生抽,辣油少许,芝麻酱少许. 操作步骤 ① 把山药. ...

  • 姜太太厨房 | 这个馅的素云吞,老人小孩都爱吃!

    <姜太太>传播 材料准备 山药一节,胡萝卜半根,平菇适量,姜末少许,酿造酱油少许,菜籽油适量,魔芋粉适量,黑胡椒适量,紫菜(汤料)少许,香菜少许(个人喜好),麻油,生抽,辣油少许,芝麻酱少 ...

  • 【枚素传真】| 放羊的老人

    DASHU 我们村里有一个九十多岁的老人,常年给人放羊,到年底,人们给老人一些粮食,就算抵了羊倌的工钱.大多给几袋大米和几筐红薯,老人在我童年的记忆种就是一个老羊倌,以前给大队里放羊,后来给各家各户放 ...

  • 素里瓦萨琪丰收节 和印度人一起过节

    一步一步走进加拿大 来自东北的亮灯,讲述移民加拿大的生活 文 | 亮灯 4月20日周六,是一年一度的素里印度锡克教传统节日瓦萨琪(Vaisakhi)举行的日子.因为离家近,因为是难得的晴天,因为喜欢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