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作品中的“通变”该如何理解?
“通变”是中国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易传.系静》,“通其变,遂成天下之文”,“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大意是说,易象只有变化才能包容、解释天下众多的事物。因为其中潜含着对事物变化的必然性、持续性、复杂性,以及应对的态度、方法等重要命题,通变的概念受到后世的关注。特别是在文学艺术领城,继承和新变是创作的中心议题,对通变的讨论产生了许多重要的思想。
在书法中最早谈到“通变”的,是唐代释亚栖的《论书》:“凡书通即变。王(羲之)变白云体,欧阳询变右军体,柳公权变欧阳体,永禅师、褚遂良、颜真卿、李邕、虞世南等,并得书中法,后皆自变其体,以传后世,俱得垂名。若执法不变,纵能人石三分,亦被号为书奴,终非自立之体。释亚栖强调的是“变”的必然性、必要性,当有其切身的缘由。综合历代关于通变的思想,“通变”的含义应有两点:通晓事物变化的规则,创造出不同于以往的作品。书法中的变化必须以传统为基础。
所谓“通变”,不是随心所欲地变化,而是在“通晓事物变化规则”的基础上进行创造。因此它不论对于作者还是观赏者,都有一 个出发点,这个出发点就是已经存在的传统。清代宋曹《书法约言》中写道:“古人下笔有由,从不虚发,今人好满偏固,住笔为体,恣意挥运,以少知而自炫新奇,以意足而不顾颠错。”只顾自己样酒的痛快, 笔下毫无来由,这就不叫“通变”了 。
如何做到“通变”,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实践问题, 前人积累了许多有用的经验。让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例子。例如祝允明是学习钟繇楷书的,因为祝允明体会很深,我们学钟繇时,可以先学祝允明,但是必须将二人的作品放在一起进行仔细的比较,“察古今变化以观妙。这样便能很快掌握不同时期风格、技法演变的线索,以及不同时代在工具,材料、趋尚等方面对书家的制约。这对思考自己的书写具有重要意义。由此出发,可以提出一个关于书法训练的原则:学习任何一位书家的作品,不管他是哪个时代的书家,都必须把与此有关的不同时代的作品作一排比, 细加分析。这样,就可以通过一件作品的临习而通晓有关的历史线索。这是识“通变”关键地步。
清代王文治《快雨堂题跋》中写道: 米公(米带)于右军得骨得镜,而面目无毫厘相似。欲脱尽右军习气,乃为善学右军。此理吾信亦有之,所谓反经合道是也。米带确实是个精彩的例子。他行书用笔的酣畅、恣肆,结构的即兴变化,军有其匹,但仔细寻绎其中所包含的原理,又确实与前人相关,只是相似的动作,米芾夺张一些、圆转一些,类似的轴线连接, 米带摆动的幅度更大一些, 如此而已他对杰作中笔势、字势具有超乎常人的敏感,凭着这些领悟,他才有那份挥写的自信。
这里谈到的都是作品、风格的变迁,作品背后的人物、思想观念、意境等,都有一个“通变”的问题。这种创作方式,使“新态”与新的理法之间建 立起了联系。前人都只说到通古今,出新态,但新态的出现对历史,对既有的原理、法则(理法)有什么影响,无人谈及。所以该有一个变的角度和想法!
长按或扫码加编辑老师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