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职场优势的老员工到底该怎么处理?

【材料】《资治通鉴》汉纪 孝宣皇帝 元康三年 前63年
许丞老,病聋,督邮白欲逐之。霸曰:“许丞廉吏,虽老,尚能拜起送迎,正颇重听何伤!且善助之,毋失贤者意!”
或问其故,霸曰:“数易长吏,送故迎新之费,及奸吏因缘,绝簿书,盗财物,公私费耗甚多,皆当出于民。所易新吏又未必贤,或不如其故,徒相益为乱。凡治道,去其泰甚者耳。”
【译文】许县县丞年老耳聋,郡督邮禀告黄霸,打算将其斥逐不用。黄霸说:“许县县丞是个清廉官吏,虽然年老,但尚能迎来送往,只不过有些耳聋,又有什么关系呢!应当妥善安置他,不要使贤能的人失望!”
有人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他说:“频繁的变更重要官吏,会增加送旧迎新的费用,也会给奸猾官吏藏匿档案记载、盗取国家财物造成可乘之机,公私费用耗费太多,全要由百姓承担。再说新换的官吏也未必贤能,若是还不如原来的,更是徒然增加混乱。治理地方的要点,不过是去掉太不称职的官吏而已。”
【解析】这篇材料讲的是汉宣帝时期的郡治。汉朝封国与郡县制并行,郡下辖县,郡有太守,县有县令,文中的黄霸,就是颍川太守。
郡督邮,则是郡中的重要属吏,职能是代表太守督察县乡,宣达教令,兼司狱讼捕亡,什么都可以官,属于监察体系,朝廷有刺史,监察州郡,郡中则有督邮,监察郡县。
所谓督邮,其实就是低配版的刺史,位卑而权重,不同的是,刺史向皇帝汇报,督邮向太守汇报。许县县丞年老耳聋,颍川督邮发现后禀告黄霸,打算将其斥逐不用,督邮本来就是太守的特使,根据实际情况提出斥逐,也算是分内事。
有用则留,无用则去,优胜劣汰,天道使然。但黄霸却没有支持督邮的建议,反而留下了县丞,并妥善的安置了他,这是为什么呢?
一、毋失贤者意
虽说有用则留,无用则去,这是自然界的标准法则。但过于残酷了,残酷的法则仅限于残酷的环境当中,人不是物品,用物品可以有用则留,无用则去,但用人则不能这么简单粗暴,因为物品没有思想,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
如果真如郡督邮所说,年老耳聋的就赶走,这太残酷了,会让辛辛苦苦干活的人心寒,因为谁都会老,老了必然大概率耳聋,今日县丞的遭遇,就是将来组织中每个员工的遭遇,这就会造成员工的恐惧,产生焦虑感,汉爵自己迟早有一天会步县丞后尘。
这就会导致没有归属感,没有归属感则会萌生异心,既然组织不给自己解决养老问题,那怎么办?当然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利用职务便利,大量谋取私利,以保证自己的晚年生活,最终还是羊毛出在羊身上,买单的还是消费者、纳税人、老百姓。
那些本来想一心一意做些好事的人,也不得不鉴于形势,去谋取私利,保证自身的利益,如果组织中的每个人都这样想,那么这个组织离走向衰败也就不远了。这就叫毋失贤者意。所以为妥善安置年老功高的老员工,是有利于维护组织稳定。
二、换人就是换嘴
“数易长吏,送故迎新之费,及奸吏因缘,绝簿书,盗财物,公私费耗甚多,皆当出于民。所易新吏又未必贤,或不如其故,徒相益为乱。凡治道,去其泰甚者耳。”
对于管理者来说,掌握职权,大多会在一定程度上,利用职务便利谋取利益,公共资源就好像羊圈里的羊,本来由牧羊犬负责看管和分配,牧羊犬利用自己的看管权和分配权,自己先偷偷吃饱了,再安排自己的亲朋故旧吃饱,接着再安排其他利益相关者吃饱,剩下的这一桌子残羹剩饭,才是真正的公共资源。
现在牧羊犬酒足饭饱了,衣食足而知荣辱,打着饱嗝之余,牧羊犬也尽职的看管和分配着自己所掌握的公共资源,虽然没什么显著业绩,但也算兢兢业业。
但主人家却觉得牧羊犬不够尽职,于是把牧羊犬赶走,又换了一条大狼狗,结果就是,换人如换嘴,这条饿极了的大狼狗,新上位,必然又是就着这一桌子残羹剩饭,胡吃海喝一番,最终剩下的,才叫公共资源。久而久之,这么不停地更换看羊的狗,只会让公共资源不断地私有化,越来越少,少到最后名存实亡,这个组织也就一点一点被掏空了。
所以黄霸说:“凡治道,去其泰甚者耳。"意思是说:治理地方的要点,不过是去掉太不称职的官吏而已。核心在中央,地方上只需要贯彻执行政策,只需要按照规定做事,只需要少点自己的想法,不需要多优秀,就可以算是称职的官员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