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石港
来南通的第二年,也就是2010年,绿岛旅行社的袁总告诉我,自己旅行社开发了一个景区——石港渔湾,并给我描绘了一个渔湾未来的辉煌前景。十多年过去了,南通旅游业的龙头景区依然是狼山-濠河,南通是长江北岸的“上海北大门”,南通的旅游业还是资源贫乏型地区。
这十多年,渐渐发现千年的南通分布着众多的古镇、古街道,也抽空抽时间去一些古镇古街道溜达溜达,余西、余东、角斜、栟茶、吕四、唐闸及市区的寺街-西南营,尤其是寺街-西南营,没事就去转转,还粗浅的写了几篇寺街历史街区开发的小论文。
然而,有着千年历史的石港,我却一直未曾进入。辛丑年,种种原因,就地过年,出市也繁琐,去石港走走,成了我的小计划。忘记谁告诉我,石港有个古镇。可是也不知道有没有被现代化融化,就在群里咨询了一番,朋友说,以前有,不过也被拆了,收到消息时,已经远离了小区,想想反正出门了,就当兜风吧。
石港距离我住的地方不到30公里,很便捷。导航显示不出古镇,就随意开吧,过了镇政府,左拐看到了一座新修的的寺庙——广慧禅寺。该寺庙原是石港七十二座半的寺庙之一,位于石港东大街北首,据说是在尉迟宝林修建的唐太宗行宫基础上改建的,1938年日本人在石港作恶时,毁于战火,1996年重修于石港镇西。寺庙占地1万平米,进入寺庙首先看到弥勒殿,穿过弥勒殿是天王殿,天王殿后为大雄宝殿,东侧有文昌店等,从现在布局看,呈现的是以佛教为主,间含道教神祇。
出了广慧禅寺,车子就向镇中心驶去,在米市桥十字附近,看到河边的几个黑瓦小房,我猜这里或许就是石港的古镇所在地吧,从米市桥西一直向东到米市桥东路,绕到米市桥南路,穿过米市桥北路,在路边找到粮食厂停了车。看到了一棵古树当街,香火旺盛的场景。这与南通城山路的曹顶墓敬香相似,人们对自然、未来、英雄的敬仰,总是在传统节日更为明显。我本以为,这是石港人民对古树的敬仰,回来查资料,才知,这棵具有600多年的银杏树是南宋时建的城隍庙所在地,城隍庙已随着历史不存,但这颗古树却在新时期焕发着勃勃生机,体现着顽强,寓意着精神不灭。
从米市桥北路南行30米,就到了西大街路口,看到的是中国传统古村落——广济桥社区的招牌。
沿着西大街,一路慢行,走走停停,看看拍拍,想着那些曾经流失的时光,雨天撑着油纸伞走在小巷的旗袍女子,让人感觉到回味。
时代在发展,人类在进步,曾经宜居的、童年的古街道渐渐远离我们,小街上空密密麻麻蛛网式的电线,破败的门、路旁的汽车,树旁的垃圾也让古街蒙尘,让人在回思中,感觉的世事沧桑,岁月不再。
石港古街是南通众多古镇最为与众不同的就是,街道沿河,居住便利,且是仍有居民入住的街道。这一点的确是我在南通其余几个古镇少见的,记得余东古镇,人们已经纷纷搬离,栟茶古镇已经成为一座翻修的景区,唐闸也称为空空的工房区。唯有石港,多数房屋,依然有着人们的记忆,人们的活动痕迹。
走出西大街时,我就想应该还有东大街、南大街和北大街吧。果真,看到了西大街面对的东大街,东大街只有100来米。旧屋子保存不多。不过,与已经消失的南北大街,却又有些幸运。绕了一小圈,走到停车的地方,看到过去粮库。或许,曾经某一时段,这里是那么繁忙;或许,曾经某一时期,这里工作的人是多么自豪。如今,静静的粮库、安静的小巷给我们心灵深处的提醒,沧海桑田,总有一天,我们要回到平凡,静看流水。
石港经济发达、经济便捷,是著名民间艺术之乡、武术之乡,有窨糕、鱼圆等特色名吃,有花卉盆景底蕴,有文天祥、丁月湖、胥吉六等名人故事,有宗教文化,还有著名的制盐历史。如何在工业繁盛的今天,利用这些资源做好旅游业,创新古街道的文旅创意,让古镇在新时代焕发出勃勃生机,是我们今天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