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安县龙湖镇高林村

编者按

2020年是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之年,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为之奋斗的梦想即将成为现实。即日起,本平台开设《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专栏,记录在县委县政府带领下定安推进脱贫攻坚工作中带来的民生变化,聆听广大群众自强奋斗、团结携手奔小康的时代交响曲。湖水微漾,古榕苍翠。青山环抱中,定安县龙湖镇高林村如遗世独立,不见车马喧嚣,但闻鸟鸣啾啾。这座拥有近300年历史的古老村庄,曾孕育出海南历史上唯一的探花张岳崧。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如今的高林村越来越受各界瞩目,而其充分利用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乡村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的做法,更促进其自身发展,并逐步走上物质丰富、生态文明的美丽乡村之路。

▲探花故里高林村

守村容村貌

传教育之风

近日,记者走进位于龙湖镇的探花故里高林村看到:古老的清代建筑鳞次栉比,葱郁的百年树木随处可见,雨后湿滑的青石板道上不时有垂髫小儿追逐而过……目光所致,尽是一派和谐景象。村民张党权介绍,以张岳崧故居为中心的方圆20余亩地,是高林村规定的“核心保护区域”。在这片区域里,无论高官富贾都不允许修别墅洋楼,只能修旧如旧以保持村子的古朴风貌。

近年来,定安启动高林祠堂和张岳崧故居古建筑修缮项目,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对张岳崧故居、张氏宗祠、上衙、下衙古屋等进行修复,并改善高林村内部居住环境,村内道路采用水墨青石铺就,原有石板路尽可能保留,新铺石板下埋入排污管线,既可以方便村民出行,又不破坏原始的村容村貌。不仅如此,高林村还对新建房屋的布局方式、材料、色彩、高度建筑形式进行改造,恢复清代建筑风格,严禁任何破坏周边环境的活动,保护村落选址时的“八龙戏珠”形式,以及“四灵合围”的格局,对日月双井、古官道等进行重点保护修复。重视的不仅是村落保护,高林人对教育、对文化更为重视和尊崇。

小康生活是什么?高林村的答案,是经济要发展,还要把书读好。高林村是历史文化名村,在这里,耕读传家、劝学助教的传统代代相传。每年,由高林村民成立的张岳崧教育基金会都会为本村学子发放奖学金,不仅为村里孩子上学减轻家庭负担,更成为村庄文化传承的纽带。

“教育基金会成立于2003年,已连续开展救助学生18年。”张岳崧教育基金会会长张昌赋介绍道,截至目前已有近540名学子获得奖学金,其中不乏就读于复旦大学、剑桥大学等国内外知名学府的学生。

学子心怀感恩远行追梦,亦不忘返乡带回教育新风,通过交流座谈会、专题辅导课等方式帮助同村的弟弟妹妹们提升学业水平。即使是平常周末,在外担任教师的村民回乡小住,也不忘抓紧时间给村里的儿童少年上一堂课。

立村规民约

树文明新风

“高林村村民对于村庄的发展,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关心和团结。”从省直机关工委到里变村开展工作的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张小伏,对高林村的发展有着格外深刻的感受。

2019年2月,初到高林村的张小伏,面临的首要工作就是乡村人居环境整治。里变村下辖7个自然村,部分村庄积习难改,曾出现畜禽散养,污水横路,环境卫生脏乱差等现象。

在和乡村振兴工作队队员和村“两委”干部商讨后,张小伏决定将高林村作为人居环境整治的样板,号召其他村庄学习,并取得了积极成效。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高林村充分发挥了村民的作用,建立起自治组织架构,并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议事规则”和“议事机制”,村里大小事务均须经过村民议事小组公开讨论,民主表决通过后方能付诸实施,在村庄卫生垃圾治理方面亦建立起严明的村规民约。“别看我们的村规严明,其实里面也透着感人民风。”里变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泰学说,就拿农村垃圾治理来说,村规要求每家每户各自定期打扫自家前庭后院,对各条古石村道也实行“包干到户”,到了年末还要进行评比。“其实我们村很多户人家常年在外,村里的邻居会主动帮忙打扫,让整个村落干干净净。”

近年来,高林村越来越多村民外出务工,村民的钱袋子鼓起来了。但这还不够,要让村民的精神生活也丰富起来,在小康路上走得愈加幸福。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高林村大力改善村级文化设施,助推乡风文明建设,村里不仅有了文化广场、休闲木亭、村庄宣传栏,还建设了农家书屋等。“每逢节假日,都会有很多村民、孩子来这里读书,我没有讲解任务的时候,也会在这里看看书、充充电。”张党权指着农家书屋里的各类图书充满幸福感地说道。

促产业增收

奔小康致富

漫步在高林村的木栈道上,草丰林密,鸟鸣啾啾。

张党权曾是村里的贫困户,因其义务讲解多年,里变村为他提供了公益性岗位,助其脱贫摘帽。

与此同时,各个帮扶单位为高林村8户贫困户购买牛、羊、猪、鸡或槟榔苗、胡椒苗等扶贫物资,帮助他们开展养殖业和种植业,并提供种植、养殖等方面的培训和指导,提高村民的种养技能,助力种植养殖业的发展。

近两年,各帮扶单位还积极开展消费扶贫,也成为帮助高林村贫困户脱贫的主要动力,已经帮助该村所有贫困户脱贫出列,走上小康致富路。而当前,新的产业也正在加紧打造。

“不远处就是我们已经打造的野菜基地。”张小伏指着不远处的一片空地说。走近一看,20多亩菜地已经种上了绿油油的五指山野菜等各类菜苗,全是经过乡村振兴工作队考察后精挑细选的走俏菜品。不仅如此,近些年来,村民充分利用房前屋后的空地,种植黄皮、椰子等经济作物,发展庭院经济。在张小伏眼里,这也将是一种生财之道。“结合高林村丰富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发展采摘经济,游客来了能消费,走时还能带走特色农产品。”张小伏说,一个乡风文明、产业丰富的古村正焕发新的发展生机。

(0)

相关推荐

  • 【林氏字辈】1164-海南省定安县龙湖镇加获埇村(更新)

    林氏源流网(平台)致力于林氏文史资料的收集和整理,特别是在古人墓志铭.族谱谱序.人物事迹和古籍整理,推动林氏文史学术化和规范化. [林氏字辈数据库]若找不到你的村 原因可能在这里 林氏字辈1164-海 ...

  • 过渡期,怎么干?三类关键人群的心态值得关注!

    编者按 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工作部署,是我国在"十三五"和&quo ...

  • 【特别策划】派送幸福的人

    派送幸福的人 文/王成    王明波 题记:人都是相互的,当善良遇见善良,就会开出世界上最美的花朵. 2021年1月28日,腊月十二月十六日,星期四.晴空万里,太阳大方的撒下了久违的热量,来往的公交车 ...

  • 杜亮姝 | 我在碛口扶贫的两年半(42-44)

    每晚10:10 无论你在哪里,我都在这里等你 作者:杜亮姝 越来越美的村庄 寨则坪村虽然过去有深厚的文化历史资源,可是随着红枣产业不景气.耕地面积少等条件的制约,逐步在碛口镇四十个村子中排名落后了. ...

  • 映山红,又映山红(节选)

    乡村,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占有决定性的地位,是人类聚居的起点.多少年来,古今中外的自然科学家和社会科学家乃至文学家,都曾凭借自己的研究和理解,对"乡村"这个概念或作出过定义,或进行过 ...

  • 【赵新敏】我心中的家乡横沟村

    1.2014年4月22日,河南省淅川县大石桥乡横沟村五组俯瞰凤凰毛竹合作社会场一角,有30户村民代表参加合作社第一次会议 ‌我的家乡,淅川县大石桥乡横沟村,长期以来一直是建档立卡深度贫困村.全村226 ...

  • 中国传统古村落(第一批)海南省—-—海南省定安县龙湖镇高林村

    海南省定安县龙湖镇高林村,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槟榔花香,椰树摇荡,风光秀美,民风淳朴,是海南明清时代唯一一个探花郎(殿试第三名)张岳崧(1773-1872)的故乡,至今村民们大都喜欢吟诗做书法.

  • 【林氏字辈】2782-四川德阳中江杰兴镇高碑村孔家沟

    林氏源流网(平台),专注做林氏文化,致力于林氏文史资料的收集和整理,特别是在古人墓志铭.族谱谱序.人物事迹和古籍整理,推动林氏文史学术化和规范化. [林氏字辈数据库] 若找不到您村资料 可能因无人提供 ...

  • 【林氏字辈】2020-陕西咸阳淳化方里镇高家村

    本网(平台)致力于林氏文史资料的收集和整理,特别是在古人墓志铭.族谱谱序.人物事迹和古籍整理等方面得到了全国各地宗亲和他姓文史爱好者的支持.帮助和认可,有效地推动了林氏文史研究的学术化和规范化. [林 ...

  • 【林氏字辈】1874-浙江温州平阳萧江镇高黎村

    本网(平台)致力于林氏文史资料的收集和整理,特别是在古人墓志铭.族谱谱序.人物事迹和古籍整理等方面得到了全国各地宗亲和他姓文史爱好者的支持.帮助和认可,有效地推动了林氏文史研究的学术化和规范化. [林 ...

  • 洛宁县河底镇高河村高氏祠堂碑记

    河底镇高河村高氏祠堂碑记 二零二零年四月份的一天下午,为了村里张氏家族的内部事务,我骑车去了一趟河底镇后坡村.等办完事情后,骑车返回,下来河底村北坡后,想起村门口治起前几天提供的线索,说他这几天在高河 ...

  • 中国传统村落(第一批)浙江省宁波余姚市大岚镇柿林村

    余姚市大岚镇柿林村四面环山,满坡翠竹林木,不但山水秀丽,又原始古朴,山居原貌保持完好.全村只有沈氏一姓,据族谱记载:沈氏始祖是周文王的第十子,受封于沈地,遂以封地为姓,其后裔来此隐居.又村中有一古井, ...

  • 走进梅江镇高畈村:陈氏为宋婺州同知陈亨济后裔

    走进梅江镇高畈村:陈氏为宋婺州同知陈亨济后裔 高畈村位于梅江镇政府驻地西南8500米.村民委员会驻高畈自然村,村以驻地得名.地处丘陵.区域面积0.7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270.25亩.山地952亩.下 ...

  •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到贵州省下江镇高仟村调研传统村落建设

          印象贵州网讯 (特约记者 王雅楠) 7月31日,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周政旭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带领清华大学硕士研究生到贵州省从江县高仟村调研传统村落建设.       高仟村位于从江县下江镇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