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产业升温,冬奥会带来的“红利”有多大?

作者:朱月静

编辑:郭鸿云

随着2020冬奥会的临近,滑雪成为当下的热门项目。据近期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冰雪旅游发展报告2020》显示,2018至2019冰雪季,中国冰雪旅游人数达2.24亿人次,冰雪旅游收入约为3860亿元,今年因为疫情影响,出境游受限,滑雪爱好者的需求须在国内雪场加以释放,综合因素影响下有望再创新高,滑雪成国内冬季旅游消费新热点。

但是,与市场火热的趋势相左,国内滑雪市场仍存在一些亟待提升完善的内容,比如雪场如何规范化运营、滑雪者安全保障等,闻旅对话了多家冰雪旅游企业,通过他们的实际运营经历,来了解真正的国内滑雪市场现状。

1
“疫”外热起来的滑雪市场

由于今年雪季提前来临,很多地方滑雪场提前开板,“滑雪”更是一度成为11月的热搜关键词,各大滑雪场、滑雪产品预订火爆。相关资料显示,今年国内滑雪场的产品预售,最早从8月份就开始了,其他的热门滑雪场也相继在10月末和11月中旬开板。

“今年的滑雪市场确实非常火爆,作为中国TOP级别的滑雪度假区,密苑云顶乐园受到更多的市场追捧,与去年同期相比,我们的滑雪人次已经实现196%的增长。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体验滑雪。” 密苑云顶乐园营销中心兼云顶大酒店总经理张旭光在接受闻旅采访时表示。他还进一步提到,密苑云顶乐园目前短期预订和长期预订的数据反馈都还不错,甚至尝试了双十一预售的形式,实现944万的预售额。

此外,据携程平台数据显示,11月以来,滑雪主题的旅游产品预定量增长超350%,其中滑雪的门票及玩乐产品的订单量呈现爆发式增长,热门滑雪目的地主要有长白山、亚布力、张家口、松花湖等,以及近年新晋的滑雪热门地新疆喀纳斯、呼伦贝尔草原等。同时飞猪平台数据也显示,双11期间东北目的地热度大涨300%,滑雪等冰雪游商品预订量同比涨110%。

除了滑雪本身热度的增加,与其相关的产品热度也在提升,比如餐饮、酒店等。日光域(北京)旅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佟佳表示,今年乌兰察布大河湾滑雪旅游度假区的雪场,除了十余条专业雪道,还建设了包含30项娱乐项目的戏雪乐园,可以满足初学者和家庭游客的需求。而且雪场内还设有大河湾度假酒店及其研学楼,可同时容纳近1500人住宿,可以满足中远途游客及研学团队住宿需求。

与此同时,一些地区开展了冰雪主题活动,比如东北的冰雕展;还有地区将民俗文化、体育赛事、康养休闲等与旅游相结合,推出地方特色的活动体验,比如品尝特色美食、温泉养生等;交通方面,京津冀开通旅游专列、北京张家口延庆支线专列的开通,极大地方便了人们出行的需求。

在业内人士看来,滑雪热度的提升,一方面由于疫情的原因,出境游限制,越来越多高消费的群体正在向国内度假市场转变,滑雪度假作为冬季最具特色的度假产品,受到市场的欢迎。另一方面随着冬奥会的临近,在国家倡导的“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号召下,各地积极推广冰雪运动,且宣传力度不断加大,也会吸引更多的消费人群增加到客群中。

2
快速增长下还“缺少”什么?

在滑雪游受追捧的同时,仍处于初期发展阶段的国内市场也问题频出,比如存在安全隐患、滑雪配套设施不完善、游客体验不好、滑雪场盈利性差等问题逐渐暴露出来,甚至滑雪场强制消费、专列不能带雪具的新闻一再登上微博热搜,引发网友热议。

比如,近日吉林长白山万达滑雪场就被一则视频推到公众面前,据媒体报道,一男子在教朋友滑雪时被滑雪场教练阻拦,并表示朋友之间可以一起滑雪但不能教,学滑雪必须请滑雪助理教练。对于大多数国人来说,滑雪还是一项新鲜的体验,普及滑雪知识与技能也是推向市场更快成长起来的必经阶段,这样的事件与市场趋势而言是相悖的,值得业内去反思。

此外还有一些滑雪场曾经发生安全事故,2017年1月16日,张家口崇礼万龙雪场,一名游客滑雪时遭遇不测;1月18日,崇礼太舞滑雪场,一名10岁男童滑雪时坠落山崖,送医抢救无效身亡;2018年,北京市房山区的一家滑雪场,游客在中级赛道上发生意外事故……

安全是项目运营的基石,对于滑雪场来说更是如此,要将安全做在事故之前。密苑云顶乐园就要求所有人必须带头盔才可以滑雪,并且配备专业的巡逻救援团队和专业的救援器材,同时定期进行急救培训。此外,在酒店、山顶餐厅、救助站还配备了AED设备,旨在最大限度的减少滑雪事故或减弱事故伤害。”张旭光如是说。

另外,他还讲到,滑雪是一项正处于上升期的运动,不论是2022年冬奥会还是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伟大目标,都营造出全社会冰雪的热潮。而且在这段特殊的时间里,很多人主动或被动的去体验滑雪度假。他认为未来会有很多人爱上这项运动,中国的滑雪市场也会更加健康,未来会有更多的人会在冰天雪地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并且向更多人推荐这种生活方式。

此外,佟佳也提到,滑雪运动进入中国十多年来,虽然滑雪者的热情高涨、市场也在飞速发展,但滑雪产业投资回报率并不高,滑雪及配套设施有限,商业模式单一让雪场无力应对季节性所带来的的影响,包括滑雪场经营的状况、管理水平和安全救护设施等问题都有待提高。

另外也有业内人士认为,相比较国内同类型的其他室内项目,滑雪场盈利性较差,主要原因在于消费频次低,室内造雪成本比较高,并且教练和设备都是需要运营成本的。如果只是单纯的运营滑雪产品,而不注重软件的配套服务,对于游客而言,并不是一种好的体验。虽然中国的冰雪产业处于起步阶段,产业链发展也并不完善,且国内滑雪渗透率仅为1%,远远低于欧美国家,但是未来中国仍是全球范围内滑雪产业的重要市场之一。

3
“冷资源”的机遇与挑战

近年来,国家及地方陆续推出助力冰雪运动及产业的利好政策,再加上冬奥会即将来临,国内的冰雪运动正在强势崛起。根据体育总局制定的《冰雪运动发展规划(2016-2025 年)》(以下简称“发展规划”),到2020年我国冰雪产业总规模达到6000亿元,2025年我国冰雪产业总规模达到10000亿元,届时直接参加冰雪运动的人数也将超过5000万,并带动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

与此同时,在“冬奥会”的红利下,滑雪人数也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据《中国滑雪产业白皮书(2019)》(以下简称“白皮书”)显示,2019年国内雪场新增28家,总数达到770家,增幅3.77%。雪场的滑雪人次增至2090万,同比增幅6.09%。2019年,滑雪者在国内雪场的人均滑雪次数由2018年的1.49次上升为1.60次。由此看来,国内冰雪运动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然而,对于运营方来说,当大家都集中的去“分”滑雪这块蛋糕时,重要的是把握好一个“度”,不然就会造成“僧多粥少”的局面,此外,在安全管理方面也要加强相关的措施,比如教练要有相关的资质证明,且不定期的要进行培训,甚至在滑雪时要及时的对游客做出安全提醒。

对于现在高热度的情况,滑雪市场除了要保证游客的安全,同时也要考虑怎么做才能长久的维持热度。对此,景鉴智库创始人周鸣岐在接受闻旅采访时表示,国内滑雪市场虽然发展很快,但和很多发达国家相比尚不成熟,大多国人仅仅将滑雪当作一种尝鲜性质的游玩项目,而不是像欧洲已经将其作为一种冬季度假习惯,客群比例、消费能力、消费频次都有差距。目前国内一窝蜂上马滑雪场,市场已经普遍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如果想要保持一个长期的热度,就不单单要做好滑雪产品的品质,更应该在整个冬季产品方面做好体系化、差异化、精细化,针对不同类型的游客提供针对性的产品和服务,比如对亲子家庭有专门的区域、专门的老师根据不同的年龄段需求进行特色服务,并不固定在单一产品上,可以有各种个性化的体验。

周鸣岐认为,目前我国冬季旅游项目不能停留在单纯依靠投资和硬件来堆砌,更要在品牌、内容、服务与管理上面做整体性提升,以及在盈利性、资金平衡性上的通盘考量,对项目操盘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对此,张旭光也表达了相同的观点,没有一个滑雪市场的制度是完善的,不论是欧美冰雪强国还是正处于上升期的国内滑雪市场,供给需求在不断的发生变化,无论是市场还是参与方都在不断进步,他相信未来中国的滑雪市场会越来越好,但是在基础设施层面和软件服务商,仍然需要时间去打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