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旷世大儒黄宗羲 2024-07-29 02:55:29 先秦史暨毛氏文化观中外时事写吉光片羽窥见 研古今历史发一鳞半爪见解寻访旷世大儒黄宗羲文/毛天哲黄宗羲墓位于余姚市陆埠镇十五岙化安山南麓。由南雷村进去,登化安山,山岙处即可见黄宗羲墓。墓地不大,墓体与龙山连成一体,墓葬前立面呈凸字形,青砖堆垒。墓平面呈方形,四面皆用块石和条石错缝砌成,墓葬正面用灰色块石错缝砌成,中间嵌墓碑,为淡豆沙色梅园石,上书“黄公梨洲先生碑”七字,以隶书阴刻。此地清净无尘,人迹少至。相传为黄宗羲生前自营生圹,中置石床。康熙三十四年初秋,黄宗羲病重不起,即写下《梨洲末命》一文。文中嘱咐“吾死后,即于次日之早,用棕棚抬至圹中,一被一褥,不得增益。棕棚抽出,安放石床。不可用纸钱,见世俗所行折斋、做七,一概扫除。来吊者所送银钱纸烛尽行却之。相厚之至,可在坟上植梅五株,则稽首谢之。”要求在其墓前树立石条两根作望柱,上刻:“不事王侯,持子陵之风节;沼钞著述,同虞喜之传文。”我在墓地边未能看到这两根原始望柱,想是岁月久远,已不知去向。在墓道北侧梅园边,有一座石亭,石亭座北朝南,东西北三面围以石凳,石柱上刻有黄宗羲先生上述自撰联,想是今人营造。 黄公梨洲先生碑墓葬正面为拜坛,正前方有一暗红色梅园石石桌,两侧各有两对称青石凳,地面用小鹅卵石铺设,两旁植樟、柏、白玉兰、梅各一株。拜坛前为荷花池,呈不规则椭圆形,池壁下部用块石,下部用大鹅卵石叠砌。拜坛左侧为面积约有六百余方的梅园,植梅近二、三百株。墓道由梅园中穿过,到达拜坛。墓南面山坡有其父黄尊素墓,墓前原有“龙虎草堂”,是黄宗羲生前守护父墓及读书、著述之处,后毁于火。现所在“龙虎草堂”为重建物。黄宗羲出生在余姚县通德乡黄竹浦(今浦口村)一书香之家,从小受到严格的家庭教育。父黄尊素是东林党名士,为人沉毅正直,明天启二年(1622)由宁国推事升为御史。黄宗羲八岁随父在任所读书。当时,权阉魏忠贤把持朝政,戕害忠良,政治腐败不堪。东林志士左光斗(安徽桐城人),杨连(湖广应山人)等常到黄家议论朝政,评论人物。黄宗羲侍立在旁,对朝政黑暗情况、东林党与阉党的斗争等,了然于怀。 黄宗羲墓前一亭两柱上有刻文黄尊素因几次上疏,评击阉宦,触怒了魏忠贤,被魏罗织罪名,于天启五年将他削职,遣回原籍。次年三月,魏忠贤又命提骑(宦官操纵的武装特务)将黄尊素押解进京。南下经苏州,正遇苏州市民暴动,官船被击沉,经骑只好返京。黄尊素得悉,自动去余姚县衙投案,被押送京城。黄宗羲送父亲到绍兴。父亲命他拜著名学者绍兴刘宗周为师,并嘱他:“学者不可不通知史事”。父亲的教训对他后来的求学道路发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三个月后,黄尊素被害于狱中,凶讯传到余姚,全家悲恨。祖父为使黄宗羲牢记国恨家仇,在大门进出处写上“尔忘勾践杀尔父乎”八字来激励他。天启七年,熹宗死,思宗即位,想挽救垂危的明王朝,“励精图治”,先后处置魏忠贤及其党羽。十九岁的黄宗羲袖藏利锥,怀带诉状,只身上京替父伸冤。到京时,魏忠贤已自杀,朝廷刑部正审讯阉党余逆,黄宗羲奔入公堂对质。阉党分子许显纯为自己诡辩说是皇后外甥,以免受死罪。黄宗羲说:“许显纯与阉党构难,忠良尽死其手,当谋逆同罪。犯谋逆罪,即使亲王宸濠也不能免死,何况皇后之外亲乎。”当堂用所藏长锥猛刺许显纯,使之“流血蔽体”。另一阉党分子李实暗送黄宗羲三千两白银,央求不要追究。黄宗羲拒收银子,在公堂揭穿阴谋,并以锥锥之。 黄宗羲 小像 取自黄氏宗谱惩治害死其父的凶手之后,他召集被害诸臣子弟在沼狱中门设祭,祭文读到一半,哭声振荡禁城。思宗闻知,也为之动情,说:“忠臣孤子,甚恻朕怀!”黄宗羲也由“罪臣余孽”一变为“功臣遗孤”、“孝子”,而名闻天下。崇祯二年(1629),黄宗羲尊父遗命到绍兴正式拜刘宗周为师,攻读于由刘宗周主讲的绍兴“证人书院”。刘宗周学问渊博,是“阳明心学”的后劲之秀,更是一位正气凛然的骨鲠之臣,也是一位气节崇高的爱国志士。黄宗羲不仅从老师处学到知识,更从老师处学到人品气节。黄宗羲发愤学习,经史百家无所不窥,尤精史学。家中藏书读尽,就向余姚钮氏“世学楼”、绍兴祁氏“澹生堂”、南京黄氏“千顷斋”、常熟钱氏“绦云楼”等江南藏书大家借抄。康熙二年,宁波天一阁竞破族外人不准登楼的旧例,由范姓友人陪黄宗羲上楼观书,借抄。他常从早晨出发搜集古文书,连夜抄扎攻读。冬夜天寒,也抄书至鸡鸣;夏夜则避蚊伏帐中抄读,从不稍懈。攻率之余还寻师访友,切磋学问,教导弟弟宗炎、宗会,以后两弟都成为文武双全的人才。当时,兄弟三人被称为“浙东三黄”。崇祯三年,黄宗羲在南京参加继东林党而起的政治集团“复社”,与复社中坚人物结识。此后十余年中,他自觉地以既有“经天纬地之略”,又有“礼乐兵农之才”的“豪杰”标准要求自己。为此,他除从刘宗周问学之外,还游学南北两京,接触社会,考察人生,并结交方以智等著名学者,论政议文,探求科学,视野大开。黄宗羲 宋元学案崇祯十一年,魏阉余党阮大铖在南京翻案。黄宗羲与东林子弟、太学生等140余人愤然而起,贴出《南都防乱公揭》,揭露国贼丑行,阮大铖对他痛恨入骨。崇祯十七年三月,明亡。五月,清王朝建立。同时,南明弘光小朝廷在南京建立,阮大铖窃据兵部侍郎,趁机大肆搜捕黄宗羲等人。由于清军南下,弘光小朝廷溃散,黄宗羲得以脱身回余姚。清兵南下占领浙北,陈兵钱塘,准备横渡东进。顺治二年(1645)黄宗羲的老师刘宗周绝食殉国。明遗臣张国维(东阳人)与树旗抗清的明遗臣余姚孙嘉绩、熊汝霖等拥戴鲁王朱以海于绍兴监国,各地人民纷纷建义旗拥鲁王抗清。黄宗羲毁家纾难,集家乡子弟数百人组成“世忠营”,赶赴钱塘江参加防江战役。后因守防将领为保存实力,江防失守,抗清志士和人民遭清兵残杀,鲁王政权辗转于浙闽沿海一带。黄宗羲率领“世态营”退驻四明山杖锡寺,与抗清英雄王翊联军防守山寨。为了联络各路义军,黄宗羲改装四出奔波。不料留守杖锡寺的义军,“不守军纪,不受节制,取粮近地”,与山民造成磨擦,山民烧掉杖锡营寨,义军受到重大损失,黄宗羲只得“走入剡中(余姚化安山)”。 黄宗羲 明儒学案顺治六年,黄宗羲知鲁王在海上(舟山),即前往,被鲁主封为左副都御史。此时,清朝下令,凡明朝遗臣有不顺从者,登记全家名单,准备搜捕。黄宗羲也被列于通缉名单之中,他考虑到老母居家,将被清军捕获,放心不下,不得已向鲁王说明回去探母情由。获准后,就改姓换名,潜归家中,护奉老母离家避难,或居友人家,或栖荒山野岭,居无定所,家祸国难,苦不堪言。黄宗羲虽离开鲁王,但心里仍惦记着抗清斗争。清顺治六年,他奉鲁王沼旨与侍郎冯京第赴日本乞师求挥,没有成功。回来后,一面奉老母率全家妻小过着流离生涯,一面仍继续从事抗清活动。至康熙二年(1663)清政府已控制浙东,撤销了对黄宗羲的追捕令,黄宗羲才得以带领全家返归故居。黄宗羲见恢复明朝已无希望,就致力于学术研究和著述。由于他崇高的声望及渊博的学问,四方学子纷纷前来,拜其为师。也在这一年,黄宗羲完成了著名的政治学术著作《明夷待访录》。他通过对历代政治制度的深刻研究、反思,提出了“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这一振聋发聩的民主主义的口号。《明夷待访录》一书,闪耀着民主主义的光芒,把矛头直接指向封建专制皇帝,因此此书一直被列为禁书,不得公开印刷。辛亥革命前夕,孙中山先生曾在日本将此书油印散发,作为推翻帝制,实行民主自治的动员令。 黄宗羲 明夷待访录黄宗羲一边著书,一边往返于海昌(海宁)、石门(桐乡)、绍兴、宁波等地讲学,培养出一批著名学者。清康熙十八年,朝廷设“明史局”编修《明史》。由于黄宗羲熟悉明代掌故,在学术界有崇高声望,经朝臣推荐,康熙帝特聘黄宗羲入京主持史局。黄宗羲以母老己病为由拒绝。经多方周旋,黄宗羲才答应派出他最好的学生万斯同、儿子黄百家进京参与史局。并订立规矩,要万斯同、黄百家以布衣参与史事,不署名衔,不受俸禄。编写开始后,康熙降旨凡黄宗羲所论著及所见闻有关《明史》可资考查的,命地方官抄录后送往北京,交付史馆。修史过程中凡发生疑问,即派专使来余姚向黄宗羲求教订正。黄宗羲身材瘦小,但体格强健。在他82岁高龄时,尚且攀登黄山险峰,并为《黄山志续集》写了序文。一生著述不断,而且愈到老年愈勤奋,年逾八十,仍著书不掇。据统计,黄宗羲著作共计有一百十二种,达一千三百卷,二千万字。内容极为广泛,涉及哲学、历史、天文、地理、数学、文学、艺术、宗教、文字学等等多方面学术领域,因此后世称他是我国历史上博学多才、成就卓越的大学问家。他留下的宏丰著作,是我国文化宝库中一份极其珍贵的遗产。他最主要的成就是在文学方面,他所开创的“浙东史学”一直影响到近现代。 历代税法比较“浙东史学”是明末清初民族矛盾激化情况下的时代产物。由于明朝的灭亡,清兵的南下,抗清斗争的失败,民族志士的死节,促使黄宗羲对历史进行沉痛的反思,结合自身不寻常的经历,经过对国家兴亡的经验与教训的总结,形成了他的有划时代意义的史学思想。黄宗羲提倡“尊史”,注重史学,求证于史。他认为,尤其在国破家亡的重要时期,“尊史”可以使国人激起强烈的民族意识。“浙东史学”的特点就是以治史为基点,以治“明史”入手,极力表彰爱国仁人与气节志士;征集乡邦文献,着力于史籍的撰写。黄宗羲史著丰富,在史学上有较大的影响。他还教育培养了万斯同等著名的明史专家,开了浙东史学研究的风气。在他的影响之下,浙东史学的传人有全祖望、邵廷采、章学诚、邵晋涵等,直至近代的黄云眉等人,他们都是史学界的著名学者。由于黄宗羲在学术上和思想上的重大贡献,与孙奇逢(河北容城人,明亡隐居不仕)、李颐(陕西周至人,讲学江都,门徒甚众),并称为清初三大儒;与顾炎武、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民主主义启蒙思想家。人们多注重于黄宗羲在史学上的贡献,其实黄宗羲在经济领域也有非常突出的成就。他的“积累莫返之害”之论说被清华大学秦晖教授在一篇论文中概括为“黄宗羲定律”。黄宗羲指出,封建赋税制度有“三害”:“田土无等第之害,所税非所出之害,积重难返之害。”这段话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不分土地好坏都统一征税;农民种粮食却要等生产的产品卖了之后用货币交税,中间受商人的一层剥削;历代税赋改革,每改革一次,税就加重一次,而且一次比一次重。纵观历史上多次税费改革,出发点也是为了减轻农民负担,像唐朝时的‘两税法’、明朝时的‘一条鞭法’、清代时的‘摊丁入亩’等等。但每次税费改革后,由于当时社会政治环境的局限性,农民负担在下降一段时间后会涨到一个比改革前更高的水平,黄宗羲称之为‘积累莫返之害’。这是黄宗羲留给后人的一个科学命题,一笔思想财富。天哲云:黄宗羲以治史而凝重,因思想而深邃,维著述而垂世,守名节而不朽。经世致用学说,启浙东文化,民主共和思想,开一代先河。其学明世遗踪,泽被流长。共和国五十五年甲申夏六月撰共和国六十年乙丑冬十月修订毛家小子天哲识于浙江金华 黄宗羲精言▲大丈夫行事,论是非,不论利害;论顺逆,不论成败;论万事,不论一生。(《宋元学案》)▲言贵有物;无物,非言也。(《宋元学案》)▲学则智,不学则愚;学则治,不学则乱。▲小人好恶以已,君子好恶以道。(《宋元学案》)▲爱其子而不教,犹为不爱也;教而不以善,犹为不教也。(《明儒学案》) 后记:本文写于2004年,原题名《寻找黄宗羲》,发表于网络。后被腾讯网儒学频道收录,改名为《寻访旷世大儒黄宗羲》,篇名今从之。 来源:騰訊空間 作者:毛天哲 赞 (0) 相关推荐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浙江宁波白云庄和黄宗羲、万斯同、全祖望墓--黄宗羲墓 浙江宁波白云庄和黄宗羲.万斯同.全祖望墓--黄宗羲墓位于浙江宁波余姚市陆埠镇十五岙村化安山下的龙山东南麓.距宁波余姚河姆渡遗址西15公里.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黄宗羲(1610-1695),字 ... 全祖望:为晚明英烈著书立传的布衣太史 全祖望:经纶遭世厄,心事付天知 我是很喜欢胡适的,能被他视作聪明之人当是不多,但是,他说过,这世间"绝顶聪明的人有两个,一个是朱熹,另一个就是全祖望." 只要是中国人,这朱熹自然是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浙江宁波奉化白云庄和黄宗羲、万斯同、全祖望墓--万斯同墓 宁波奉化白云庄和黄宗羲.万斯同.全祖望墓--万斯同墓(白云庄和黄宗羲.万斯同.全祖望墓)位于浙江宁波奉化市莼湖镇莼湖岙村乌阳观山南麓.距崇兴庙古戏台东北22.9公里.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万斯 ... 【觅史记】黄宗羲:公所著有《明儒学案》六十二卷,有明三百年儒林之薮也(上) 黄宗羲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人物,关于他的定位,骆兆平在<黄宗羲和续钞堂藏书>一文中称:"黄宗羲是明末清初时期伟大的启蒙思想家,杰出的史学家,文学家和自然科学家,也是著名的藏书家.黄 ... 「京畿人物」“范阳三杰”之奇世大儒孙奇逢:“德、言、功”三不朽 孙奇逢(1584-1675年),字启泰,号钟元,明末清初直隶保定府容城县(今属河北省保定市)人,晚年讲学于河南辉县夏峰村20余年,从者甚众,世称夏峰先生.顺治元年(1644年)明朝灭亡后,清廷屡召不仕 ... 明朝大儒黄宗羲为何要裸葬? 黄宗羲(明万历三十八年八月初八)(1610年9月24日),出生于绍兴府余姚县通德乡黄竹浦.降生前夕,母亲姚氏曾梦见麒麟入怀,所以,取乳名"麟儿". 黄宗羲生长于书香小康之家.父亲黄 ... 大儒黄宗羲为父报仇,锥刺魏忠贤党羽,崇祯赞叹:忠臣孤子! 文/晚风暮雨 黄宗羲是学术大家.教育家和思想家,学富五车,见闻广博,与顾炎武和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他一生著作等身,为后人留下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鲜为人知的是,黄宗 ... 神品|代表作:他是旷代大儒,无意求工,而点画波磔无一不合书家规矩 2021 10/18 00:00 书法课堂企鹅号 <书法课程> 见诸笔墨 | 达于心灵 不可一日无此君 文化核心 | 中国书法 | 最高艺术 神品 | 代表作:他是旷代大儒,无意求工,而点 ... 这个 “大流氓”写的字,被低估了400多年,称得上是旷世神品! 在中国传统的文化认知当中,任何一个艺术领域的评价都与其人品的优劣有关,这是儒家文化的道统影响所致,其实人品岂能单纯以好坏来论处,况且历史波谲云诡,正式与野史也皆不见得可信. 在书法行当同样也是如此,很 ... 一位犹太交易高手留下的旷世理念:涨15%即卖出,跌7%即止损,真正小资金做大最科学的方式 交易之道:静静等待趋势明确 人们通常认为良好的分析是成功交易的前提,古人亦曰"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但是经过多次被市场蹂躏之后,有时候不得不发出"谋事在人,成事在天&q ... 他与徐光启并称于世,是介绍西方力学第一人,先信佛,再笃道,最终皈依基督,却成了关学一代大儒 他,被称为介绍西方力学的第一人,与徐光启并称于世,后人誉之为"南徐北王":他,先是信佛.转而笃道.最后皈依了基督教,为明末中国第一批耶稣会士的天主教徒之一:他,以天下为己任,经世致 ... 三星堆遗址的三大旷世神品:青铜神树、青铜人面具、青铜大立人 前言: 人类最早掌握的金属合金,是青铜.在古籍<天工开物>中,就详细介绍过古人冶炼青铜的详细过程,青铜的发明,预示着人类进入了漫长的青铜时代(主要指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14世纪) 三星堆 ... 余辉:旷世绝作《清明上河图》宋、明、清三版大PK! 说到清明书画,<清明上河图>是必赏的经典.一提<清明上河图>,大家脑海中浮现的肯定是宋代张择端的那幅长卷作品.但是,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最早的本子,明清时期受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