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老師】美不美故鄉水,親不親故鄉人

照片拍攝於:溫州 南仙洋,三垟湿地,南懷瑾書院

“臣之事君,義也”,古代是君主時代,在所謂中國的五倫中,君主代表了國家,這就是古人對於帝王要盡忠的緣故;不是對帝王盡忠,而是對君主,因為君主是一個國家民族的代表。所以愛君盡忠,也就是愛國家民族。“臣之事君,義也”,這是人生的結論。“無適而非君也”,我們生在這個世界,生在國家土地上,整個國家就是我,任何地方都是我的國家。“無所逃於天地之間”,你逃避不了的,就算是出國去了,說我不愛我的國家,我看不慣,所以逃到別的國家。老實講,你的心裡終究是中國人,每一個國家的人都是一樣。

我的朋友之中,也有許多蒙古的朋友,那個蒙古沙漠有什麼可愛呢?當然沒有我們江南可愛。江南山明水秀,魚米之鄉,山青水綠。在臺灣沒有真看到過綠的水耶!我們江南,山是青的,水是碧綠的,一清到底,幾條魚在下麵遊,都看得清清楚楚,那多漂亮!蒙古那個沙漠,多討厭,可是沙漠來的朋友,講了半天,沙漠那個烤肉,騎在馬上,一臉的油,那個灰沙,問他那個味道好不好?那真好啊!真想啊!還是愛自己的家鄉,這就是人性。所以自己生長在哪裡,還是愛哪裡,那是必然的。這就是說,只把身體逃到別的地方,可是鄉土的感覺仍在,還是沒有辦法丟掉。

——《莊子諵嘩》

過去農業社會,安土重遷,不肯離開自己家鄉與祖宗的廬墓;即使自己的家鄉最古老,最貧瘠,但到老來還是懷念自己的家鄉。所以安於本土,重視遷居是一件不得了的大事,因為不肯流離失所。但是到了工商業的社會,這種觀念有所改變,好像四海都可以為家了。

可是,要注意的是,一個人出生成長的地方,長期生活在那裡,一切養成了習慣,到了臨終之前,會反映出來。那時所見的是故鄉的情況,所說的也是兒時所說的鄉音。這在心理學上、靈魂學上、宗教學上、醫學上,都是有待研究而且是非常重大的問題。

歷史上這種情形很多。如明末的一位大儒朱舜水,在滿清入關以後,不願意投降,到日本去,傳了許多中華文化學說給日本,對於日本的文化,有非常大的影響。他的墳墓,現在還在日本。當他臨終的時候,有許多日本的學生,圍在他的病榻前,如子女之對父親,問他最後有什麼吩咐。可是他所說的話,統統是故鄉的方言,學生們都聽不懂。現在推行國語,許多人自小就說國語的,那就好辦了。但是,不要輕視這個問題,這對於人類精神、心理的作用,是很奇怪奧妙,值得研究的。

就我個人的體驗,曾在中國西南的邊疆,罹患瘧疾,白晝發病,夜間還要批閱公文,處理公務。當時沒有醫藥,纏綿半載,辛苦非常,如果沒有意志支持,隨時可能就死了。

     有一次我在高燒時,所見到的幻境,都是家鄉的景象;旁人說話,聽來都似鄉音。當時感到或將死亡,想到“埋首何須桑梓地,人間到處有青山”,以及“老死何妨死路旁”這些詩,便吩咐部下如何為我料理後事。實際上,當時旁人說的並不是我故鄉的口音。這就令我深深體會,人到了生命的最後時間時,在精神、心理上的狀態,都與故鄉有關。

——《孟子與盡心篇》

     不止中華民族如此,我發現世界上任何地方的人民,都與生長的地方有特別的感情。所以中國人的老古話,“美不美故鄉水,親不親故鄉人”。

《六祖壇經》裡可以看到,禪宗的六祖,一代的大師,最後還是要“葉落歸根”,這很奇怪了。學佛的人講解脫,老和尚好像還沒有解脫呀!他還要“葉落歸根”,回到最初那個老地方去。這是個大問題,很值得研究,所以對於故土的感情是講不出來的。

——《列子臆說》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