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架民间草药的故事27——三七的故事/刘胜祥/奇闻异事求解202/20201214

五加科植物三七(Panax notoginseng)的根是著名跌打损伤特效药,止血散瘀、定痛消肿的功效良好,叶、果以及根状茎也可药用。

三七叶 三七根

神农架不产三七药材,但是有些药材因功效与三七相同或者相似,因而有五种带有“三七”之名的草药。蓼科植物稀毛金线草(Antenoron filiforme var. neofiliforme)根茎因其根茎内部紫红色, 故得“红三七”之名。蓼科植物中华抱茎蓼(Polygonum amplexicaule var. sinense)的根茎。因其根茎断面为血红色,能活血通经、治疗跌打损伤,故称为“血三七”。景天科植物轮叶八宝(Hylotelephium verticillatum )因其多生与岩石旁,故称为“岩三七”。五加科植物竹节参(Panax japonicus)其根茎具节,节处膨大,形如知节,故称为“竹节三七”。菊科植物菊三七( Gynura japonica),因其花序及叶似菊花,故称为“菊三七”。

岩三七(短毛金线草) 血三七(中华抱茎蓼)
岩三七(轮叶八宝) 菊三七(菊三七)甄爱国拍摄
竹节三七(竹节参)
给三七药用排坐次的是《本草纲目拾遗》(1765年),该书作者,清代医学家赵学敏认为:中药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两者味同而功亦等,故称人参三七,为中药之最珍贵者。既然三七坐上了补血的第一把交椅,作为著名的伤科金疮药,是云南白药的主要成分,在民间有许多它的故事。
在《本草纲目》里,李时珍称三七为“山漆”,当“血出不止者,嚼烂涂,其血即止”、“形成的金疮。如漆粘物也”。所以,他称此药为“山漆”。科学家的解释到了民间,故事就动听多了。传说在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的深山密林中,生长着一种“春苗如翠,秋实似火”的神草。有一次,一位猎手不慎坠崖骨折,他将这种野草嚼烂敷于出血处,伤口就如漆粘物一样被封住了,伤口处马上结了疤,不一会,这位猎人拄着猎枪步行回到了家;一位石匠砸伤了脚掌,将此神草捶烂包扎于伤处,马上止血止痛;一位产妇血崩,生命垂危,这把神草将其从死神手中夺了回来。这种神草苗族的祖先将其叫作“山漆”,因“山漆”与“三七”谐音,在流传中便被记作“三七”。云南文山州三七种植历史悠久、产量大、质量好,习称"文三七"。
在广西一带,三七被称为“田七”,故事的情节有点复杂。

据说古时候,有一个叫张二的人患了出血不止的疾病,虽经多方医治仍无效果。一天,路过此地一位姓田的郎中,将一味草药的根研磨成粉给张二吞下,不一会,血止住了。为了防止病再犯,经再三恳求,郎中给他留下了草药的种子。一年后,种子发芽,长得非常茂盛。就在这时,知府大人的独生女也患了出血症,多方治疗不见好转,无奈只好贴出告示:能治好女儿病者,招其为婿。张二闻知后带上自种的草药,研成末给小姐服下。谁知不到一个时辰,止血药竟成了催命药,把小姐治死了!知府大怒,命人将张二捆起严刑拷打,逼他招出毒药的来源,张二深感冤枉,请田郎中作证。郎中从差役手中要过利刀,在自己大腿上划了一刀,顿时鲜血直流,只见郎中从自己的药袋中取出药粉,内服外敷,即刻便血止痂结,在场的人惊讶不已。田郎中解释到:“此草药对各种血症都有疗效,但须长到三至七年才有效。张二所用之药,仅长满一年,本无药性,当然救不了小姐。”人们为了记住这一惨痛教训,就把这种药定为“三七”,表示必须生长到3~7年才有用。因为此药为田郎中所传,故在我国的一些地方,三七也被称作“田七”。

中医专业人士对三七名称为的解释又是另一种说法。在《医门秘旨 》中:药材“七叶三枝,故此为名”,后清朝雍正年间的《广西通志》也记载:“三七···其茎七叶三根故名”。《本草纲目拾遗》引《宦游笔记》:“每茎上生七叶,下生三根”。三七的叶比较容易观察到,它是不是有三条根?我一直想去看看,但是一直没有机会。据《中国植物志》记载:此种仅有栽培,迄今未发现野生的。古人们谈的可能都是野生种,他们一定见过三条根,多年栽培后,不知根变少了还是变多了?

最近一个时期,吃三七粉的人多了起来。历史上一味伤科金疮药作用蔓延到了许多方面。三七除了对血液系统有影响外,对心脑血管系统有影响,如降压作用。对肾功能有影响,如减少尿蛋白排泄、保护肾功能的独特疗效。消除氧自由基及抗衰老作用,果蝇食用了三七,提高了生存时间,增强了它飞翔能力。影响物质代谢,家兔吃了三七粉,肠道吸收脂肪能力下降,可以降低总脂质水平和甘油三酯含量。此外,三七皂苷还有免疫调节、抗休克、抗实验性肝损伤、预防肿瘤等作用(以上资料来自中国中药信息查询平台。)在药店,尤其在南方的旅游区,三七的作用,特别是在动物身上有限的实验,可能有些还没有药物的临床试验,被商家宣传得使人忘记了我们的祖先有关三七传说中的那些美丽动听的故事。

如果人被神化,此人可能就是疯子!药的作用被无限放大成神药,走向假药可能就不远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