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候的哈尔滨,俄罗斯人和酒
如果说到俄罗斯,自然而然会联想到这些名词:严寒、战斗民族、伏特加、啤酒。说到俄国人,哪能不想起酒呢?
据现在的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俄罗斯每人每年能喝10.5升酒精。挪威科学家则认为,事实上这个数字更应该接近25升。据说俄罗斯属于“十大最能喝”国家,排名仅为第七。
伏特加、啤酒,啤酒、伏特加。俄罗斯人会找各种理由喝酒,比如买新车是必喝的。车主把新车钥匙放进酒杯,把酒喝掉,俗称“洗车”,认为只有这样才吉利,新车才可以安全上路。
啤酒,老哈尔滨人称为毕瓦,源于德语的啤酒,俄语也发这个音。
起初中国人不喜欢啤酒,说是一股马尿味。然而哈尔滨人毕竟是与俄国侨民杂处,看俄国人喝啤酒,即使是哈尔滨的孩童也印象颇深,濡染相习,长大后也多是“喝啤酒像灌溉”了!
俄国人的酒量确实很厉害,“R.M公安,举杯就干”,能喝而且每喝必醉。喝醉了,在外面躺下就睡,体格壮的像牲口似的,三九天躺外面一宿也冻不死。
喝酒不是俄国男人的专利,马达姆(мадам,俄语太太)照喝不误。干家务活累了,赶紧拿出酒瓶子啁一口,颇有点一醉解千愁的意思。
在哈尔滨的俄国人,多半是老白俄,没有固定的生活来源。在大街上,时常看见俄罗斯老太太,穿着大披肩和毡嘎达,站在人多的地方,口中不停念道,行行好吧,给我一毛钱买个面包吧!可是当得到好心捐赠以后,马上就奔小酒馆去了,买杯酒一饮而尽。
那时候在哈尔滨经常看见拿着酒瓶子摇摇晃晃的老毛子,大姑娘小媳妇见了就躲,但也并不是到处都看到躺在地上的俄罗斯酒鬼,没那么夸张。
五十年代的哈尔滨,酒馆不是很多,道里的八道街比较集中。事实是即使有酒馆他们也不进去,他们喜欢的是小亭子和食杂店。
中国人喝酒讲究,要点一个溜肉段炒肉拉皮啥的,起码来盘花生米。俄国人则不然,喝酒就是喝酒,一大杯啤酒灌下去,并不需要什么酒肴。他们一般不喜欢喝什么浓香型的、酱香型的白酒,他们只喜欢喝有冲劲的酒。认为中国那些白酒,喝了特别烧胃还没有酒劲儿。
当工厂下班的笛声响起,工人们从工厂大门涌出,当时有一多半都是俄国人。他们身穿油腻的人字呢外套和鸭舌帽,胡子拉碴的。他们不急于回家,而是径奔小食杂店而去。这种小店那时候有许多,有的特意挂一个椭圆形小牌子,写着Пивa(啤酒),店面一般很小,好一点的也就能摆放下一张小桌,两个长条凳。
那时候的哈尔滨,在街头一般都有一个木头做的绿色小亭子。小亭子是食杂店,也就三、四平方。玻璃柜台里面陈列着力道斯、小圆面包、酸黄瓜、花生米……
柜台上有一个玻璃罐子,装着花花绿绿的杂拌糖,还有一个电镀龙头,下面连接着啤酒桶。杂拌糖一分一块,啤酒一毛钱一杯,一手收钱,一手打酒付货。
小亭子的顾客一是买杂拌糖的小学生,再就是围在柜台站着喝酒的老毛子。
老毛子进了小亭子,把一毛钱丢在柜台上,掌柜的马上给他接一杯啤酒,俄国人接过啤酒一饮而尽也就是几秒钟的事。
有的时候,掌柜的回身找钱的时候,他们早已经已经把酒灌肚子里了。看到柜台上的空杯,掌柜的常常很疑惑,我给你打酒了吗?
这时候会做生意的掌柜的会甩给他一块杂拌糖,老毛子嚼着糖块,哼哼咧咧而去。
俄国人天性幽默,不喜欢喝闷酒,那些腻腻歪歪对酒当歌的古诗不适合他们。
多数俄国人就依在柜台上,端着啤酒杯,一边聊一边喝,快乐而幽默。
穷俄罗斯人喝酒,没钱买菜,喝一口酒后就把油腻的袖口贴近鼻子闻一闻,就权当吃菜。尽管如此,饭局的气氛仍然在酒精的作用下热烈而快乐。
俄罗斯人饮酒习惯是用大杯,而且要干杯,否则就不是真正的男人。俄罗斯人在喝“伏特加”时,必先从喉咙里发出“咕噜咕噜”声,相传这是彼得大帝留下来的,已形成传统。据说彼得大帝犒赏得力部下,就是请他免费喝酒。
彼得大帝的办法是:在他的下巴盖一个官印,只要在官印还没有洗掉之前,仰起下巴,发几响浓重喉音,就可免费出入任何一家酒店。几百年来饮酒先“咕噜”成为俄罗斯传统酒文化特征之一。
俄罗斯人喝酒比较随便,这倒有点像身穿长衫站着喝酒的孔乙己,只要想喝就喝。他们一般随身都携带着那种扁平的小铁皮酒壶,想喝了随手拿出来便喝,可以坐在小酒吧喝,坐在公园长椅上喝,也可以倚在城市的某一面墙壁站着喝……
喝完了哼着小曲蹒跚而去。酒后他们喜欢唱伏尔加船夫曲,“拉呀拉呀,拉完一把又一把……”
伏尔加船夫曲 Russian Chorus - 前苏联怀旧金曲
按理说两升啤酒对他们是无所谓的事,未必能醉,可能喜欢的是酒精的刺激,就是要那种摇摇晃晃的感觉吧。
那时候在大院里经常看到喝醉酒的俄国人,他们迈着酒步,逢人就友好的打招呼,哪怕见的是孩子也要站下敬个礼。
俄罗斯人喝酒极为“实诚”,从不耍滑头。一般不用劝酒,有多少喝多少,直到喝醉。
如果是在酒馆里,喝空的酒瓶也不拿开,一直摆在酒桌上,饮酒者像是凯旋的士兵骄傲地欣赏着自己的“战利品”。
俄国人认为喝酒是阳刚之气的标志,他们对那些不喝酒的人不是很友善。在俄罗斯,酒精与悲伤或喜悦有关,这是就是他们的文化,所以他们不论是什么样的心情都有可能选择喝酒。对于他们的许多同胞来说,喝酒能为他们解决许多问题。
喝酒是俄罗斯人的乐趣,没有酒他们就活不下去,他们又是一个好客的民族,更喜欢聚在一起喝。
虽然说我们中国人很喜欢喝酒,但是与喝得满脸通红的俄国人比起来,还是算了吧!
俄罗斯人对每个节日都非常重视,每逢节日,都要郑重其事地喝酒。大家喝酒时祝酒词颇多,总有要喝的理由,经常一醉方休。
应邀做客,可以送一束鲜花、一瓶酒或者书籍、工艺品之类的礼物。进屋后脱去帽子和外衣,先向女主人鞠躬问好,再问候男主人及其他成员,然后坐到主人指定的座位上。俄罗斯的女主人,对来访客人带给她的单数鲜花很欢迎;男主人则喜欢高挺、艳丽的大花。
参加俄罗斯人的社交场合,衣着要整洁干净,男人要理发刮脸,女人最好淡妆打扮,显得有礼貌有身份。握手时要脱手套,不能摇晃对方的手,不能见了漂亮的女人握住手就不放,尤其初次交往,一般只能礼节性地轻轻握一下。要尊重女性,男性吸烟要征得女性同意。女性吸烟男性要主动敬烟、点烟。
聚会饮酒之前先要致祝酒词,这是俄罗斯人宴席上的一大特色,必不可少。正式场合可能会说得严肃些,朋友聚会时更多的则是谐谑和调侃。
当然每个祝酒词的后面一定是要喝干满满一杯酒,他们认为,'喝酒没有祝酒词,就像婚礼上没有新娘一样!”
俄罗斯人在说祝酒词时也颇有讲究,第一杯一般为相聚,第二杯祝福健康,第三杯为一切爱:对祖国的爱,对家庭的爱,对妻子的爱……
总之,为所有的爱,都要去干杯,而且是反复循环的为一个祝酒词干杯。
如果是去别人家做客,最后一杯一定要敬给女主人,表示对她高超厨艺的赞赏和辛勤劳动的感谢。
席间的某个时候总要有人发出一句'为漂亮的女士们干杯!'(За прекрасных дам!)的祝酒词。
这时候通常总会有个人接着喊道:“来,走一个!”(Ну, поехали! )
每句祝酒词后全部喝光杯里的酒是必须的,这被认为是一种非常好的举止(特别勇敢)。
俄罗斯人喝酒,除非喝倒了,喝吐了,否则妙语连珠,而且有种奇怪的拘谨的礼貌。喝着酒呢,就开始边喝边哼歌,用诗般的语言,叙述自己颠沛流离的人生。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俄罗斯人是泡在啤酒伏特加里的民族,是一个酒精考验的民族。
有个俄罗斯作家说过“我们喝的不是啤酒伏特加,我们正在喝的是我们的灵魂和精神。”
这就是俄罗斯人酒的人生,俄国人的这种啤酒文化,一直到现在,还在影响着哈尔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