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寨沟地震预警提前71秒,这款APP能救命!

8月8日晚,四川九寨沟地震再一次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截至发稿,据中国新闻网数据:有19人死亡,207人轻伤,40人重伤。

《电商·卖家》记者实际了解到,此次成都和汶川的朋友们都及时收到了ICL借助互联网渠道传达的预测讯息,在有效地做出反应降低伤亡方面,地震预测系统的技术支持、互联网渠道的快速传播都功不可没。

提前预警

地震预警最多可以提前71秒

这款名叫“地震预警”的APP自从开放免费下载,在苹果的APP Store中,排名在180位。大约从8月9号早上开始, 16小时内,搜索上升到了第29位,提高151位,排名仅次于欢乐斗地主。

现在,四川等地震相对频发的地区,大部分居民都已安装了“地震预警”APP。

相关专业研究表明,只要人们能够在地震振波到达时提前3s收到警报,伤亡人数的减少就可以达到14%;如果能够提前10s获得警报,则伤亡人数的减少可以达到39%;若能提前到20s,则可以降低63%。

地震预警系统的效能

这样一来,手机的预警就显得尤为重要。

成都的一位上班族则表示,地震预警APP的信息来得比较早,“当时还在加班,听到手机提示音的时候吓了一跳,这款APP的一大特点就是提示音特别响,曾经一度都想卸载。但是为了安全还是放弃了。我愣了几秒,就感受到了震动,但是这种程度,不是很严重。办公室的同事相互转告,尽量选择安全撤离。”

“我一直在学校,没有感受到十分严重的震感,当时也没注意。听到说地震了,打开手机发现有好多提示地震的推送,推送时间上和地震时间基本是同时。”绵阳的一位本科在校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地震时,她正在准备考研复习,手机是静音状态。

不仅地震预警APP、微博推送和新闻客户端弹出的消息第一时间预警,电视台等传统媒体也传播了ICL的预警信息。

汶川一位姓杨的老先生就是从电视上收到了预警信息。在地震刚刚发生时,汶川县电视台就直接切入了40秒的预警画面,蓝底白字同步带声音进行了40多秒的倒计时。在网友们上传的视频中可以看到,画面里桌椅电视已有轻微的晃动。在强振波到达汶川前,这样的传播方式相对直观而有效。

条件不同

地震预警APP的传播有存在时间差

“地震预警并不是地震预报,它是在地震已发生的前提下,抢在地震波到达之前,也就是严重灾难尚未形成之前向人们发出警告。” 成都高新减灾所工作人员介绍道。

据了解,这款APP采用ICL地震预警系统,这是由国家““入选者、成都市高新区减灾研究所所长王暾及其团队研发,并与四川阿坝州防震减灾局联合建立一整套体系。

ICL是Institute of Care-life(关爱生命组织)的缩写,2008年汶川地震之后这位出生在四川省达州市的力学和物理学博士便组建了自己的团队开始研发这套系统,在九寨沟地震之前不到四年的时间里,ICL系统已经成功预警了37次破坏性地震。

不到四年的时间里,ICL成功预警了38次破坏性地震

在地震发生后监测设备探测到纵波时,横波往往还没有扩散开。此时设备会将数据通过电磁波传到较远的预警中心,快速计算出地震的震级、烈度、震源、震中位置等参数后,再通过一切可能的渠道发出预警。

在横波,纵波和电磁波的速度差距下,ICL系统能够为我们争取最多的反应时间。

中国大陆地震预警覆盖网

其实地震预警信息的传播和到达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如受访者反映,部分地区在看到手机APP预警的同时已有明显震感。根据《电商·卖家》记者实际使用的体验,在手机设置静音或者低音量时,试听警报页面无法播放警报。

在采访中还发现,虽然过去的几天内这款APP下载量暴增,但它实际覆盖的用户所占比例依然很小。智能手机已经成为了人们不可抛开的移动设备,根植于此的APP无疑是未来垂直到达受众的有效方式。

8月9日“地震预警”APP分时段排名趋势图

但预警系统不同于震前预测,只能在震后对尚未受到冲击的地区发出警报,因此震中地区一直都是ICL预警的“盲区”。且根据网络环境和接收渠道的不同,地震预警在手机端APP上的传播也会存在一定的时间差。

成都高新减灾所表示已经在努力与政府以及上市公司接触,运用更好的资源减少时间浪费,但如此巨大的网络铺设,和手机APP的功能完善还需要足够的时间。

文丨本刊记者 朱婷(见习) 孙远博(实习)

编辑丨俞列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