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女儿书》:我坦诚自己的过往,希望提醒你的人生

随着孩子长大,和父母渐行渐远似乎已经成为一种常态。不管两辈人多么相爱,也很难表达出来。面对这种情况,很多作家会把自己想对孩子说的话,写进书中。

我们都很熟悉的作家王朔,也给自己的女儿写了一本书。《致女儿书》最初是王朔当遗书写的,想到自己如果有个万一,可以给女儿一个交代。

我们可以从王朔的这本书中,看到一个父亲,通过坦诚自己的种种缺点,来诉说自己对女儿的爱。

第一,我所缺失的,想要你都可以拥有


王朔是一个诚恳的人,在《致女儿书》这本书中,他一点也不隐瞒女儿自己对父母的全部感受。

自小就在群宿环境中长大的王朔,一度以为自己是国家生的。每一次父母出现,都需要别人指给他看,他才能认出他们。

父母对王朔过少的陪伴,他当然怨恨。以至于在很多场合,他都会说自己小时候认不出父母这件事。

王朔告诉女儿,他不记得自己爱过父母,从小时候怕他们,大一点烦他们;到后来针尖对麦芒,见面就不可避免发生争吵;最后是瞧不上父母,躲着他们。

他对父母的情感,十分矛盾。虽然内心清楚应该要对父母好一点,但就是无法装出和气的样子来。最后,他一想到父母,甚至会觉得十分难受。父母不仅很少陪伴王朔,还限制王朔交朋友,王朔的父亲对那些自认为的坏孩子,从来没有给过好脸色。

在王朔父亲的眼中,自己的孩子从来都是最好的,而别人家的孩子,则浑身充满缺点。王朔向女儿控诉,父母不理解小孩子之间的友谊,带给他的情绪。

王朔害怕自己的女儿,得一种叫皮肤饥渴症的病,长大后变得冷漠和害羞,害怕和别人亲密接触,只要有人一挨皮肤,就会显得尴尬不自然,汗毛倒竖。

所以,他在女儿小时候,总是亲吻她,拥抱她。王朔自己没有得到的,他希望女儿都可以拥有。童年带给他的不好阴影,他要避免在女儿身上出现。

因此,他用一种袒露内心,通过诉说自己,来对女儿的人生进行一丝提醒。

他公开谈论一切,其实是在通过转换自己怨恨父母的不良情绪来教会女儿:对于自己遭遇的伤害,可以选择说出来,而绝不是闭口不言,任由情绪蔓延。

第二,我坦诚自己的矛盾,只为你可以认清自己


王朔不仅和女儿聊自己的成长环境,也和她聊自己在工作上的挣扎。他因为不能拒绝金钱的诱惑,收了钱不做事内心又十分不安,以至于心理总是难以平静。

但是拿钱去干使人走向平庸,又使人智力降低的事,就会让他觉得痛恨。因此,他每天都活在矛盾中。一方面,王朔想要放下小说,专心给影视公司做顾问,拍片子去赚几年钱;另一方面,他又信不过自己。

所以,几乎每一次,他都只能为钱工作半年,半年之后就会感到厌烦,然后选择脱离现实去写头脑中冒出来的想法。

最终,王朔不仅没有赚到钱,还得罪了不少人。

他向女儿坦言,自己和社会始终有隔阂,他自己也有些愤世嫉俗。当他遇到那些自己看不惯的人和事,就会选择退出团体。

但是远离不喜欢的圈子,很多时候,也只是一种变相的逃避,虽然可以带给自己短暂的平静,但更多是一种焦虑。为可以保持自己的本来面目而平静,为按捺不住想要向别人表态的冲动而感到焦虑。当然,对于王朔来说,这还不是最主要的。

他告诉女儿,最主要的是他内心还有一个退出是为了更大型更招摇进入一个地方的念头。王朔虽然和女儿谈论过,自己活着不想再发表作品,但他其实对自己的说法表示怀疑。

王朔把自己内心里的这些矛盾告诉女儿,不仅想让女儿可以保持自己的本来面目去生活,还想要女儿认清:一个人可以否定自己之前的决定,这非但不可耻,反而随时修正决定也是一种勇气。

第三,我孤单过,你最好不要重复我的孤单


王朔向女儿诉说,随着自己父母和兄弟离开,他的孤单。随着年岁渐长,他明显感到自己体力不支,有时候好几天都恢复不了体力,他写自己每一次亢奋后,接下来就会陷入极度的消沉。

当他因为一些事心情受到影响,会觉得自己的整个人生都没了意义,进而思考人为什么会自杀。

王朔的答案是,人很多时候选择自杀,不是渴望死而是摆脱生,而是生死无门槛,在同一时间里空间里,待在哪边都无所谓,不能区别两边,互为延长,像阴霾的午后和晴朗的夜晚。

他不隐瞒女儿,自己在女儿出国后,在原本四十五年间一万五千顿晚饭中,和女儿一起吃过的饭还不到两千顿,他有遗憾。

他不怕在女儿面前反思,在自己和父母的疏远中,他开始意识到,原来自己不是不需要父母,也并非他独立,而是总在见不到父母的日子里,最后习惯了,也就忘了。

别看王朔是一个作家,但他却毫无避讳地告诉女儿,自己在写作过程中,如何不相信自己,如何在写了几万字后,否定自己,自我否定进而陷入痛苦。他一次次在激动中写作,一想起来就疼的伤口,一个个致命的打击,都是他写作的契机。

而在那些很太平的日子,他什么也写不出来。因为在真实的情感中写作,是他写作的基础;而安生的日子,却始终无法让他写出有力量的文字。

王朔用自己的感悟,来告知女儿,不要害怕打击和困境,那些也许只是另一种成就你的方式。

王朔就这样,把自己的一切袒露在女儿面前。长久的分离,他在女儿生命中的缺席,让他愧对女儿。实际上,他的缺席,不仅让女儿不完整,也让他自己不完整。

但是,不管时间多久,距离多远,他对女儿的爱从未消减半分,他也依旧相信,女儿将来在充分观察过人性的黑暗后,会心生怜悯,学会宽容。然后在一边成长中,一边完善自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