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肿解忧思路:宣肺清热、健脾化湿、温肾助阳、活血祛瘀

水肿是体内水液潴留,泛滥肌肤,表现以头面、眼睑、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为特征的一类病证,也是临床和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但小小的水肿,背后的机理却并不简单。

中医学认为,水肿是溺毒证的一种,而肺失宣降,脾失运化,肾失所主是导致水肿的病理基础。那么水肿的治疗思路有哪些呢?

一、风水相搏

主症:

眼睑浮肿,继则四肢及全身皆肿,来势迅速,多有恶寒、发热、肢节酸楚、小便不利等症。偏于风热者,伴咽喉红肿、疼痛,舌质红,脉浮滑数。偏于风寒者,兼恶寒、咳喘,舌苔薄白,脉浮紧。

分析:

本证型多见于溺毒证复感外邪,风为六淫之首,每夹寒夹热,风寒或风热之邪,侵袭肺卫,肺失通调,风水相搏,发为水肿。

此即《景岳全书·肿胀》篇所言:“凡外感毒风,邪留肌肤,则亦能忽然浮肿。”因于寒,则发热、肢节酸楚故舌苔薄白,脉浮紧;因于热,则咽喉肿痛,肺失清肃则咳喘,故舌质红,脉浮滑数。

治法:宣肺清热,祛风利水。

二、湿毒浸淫

主症:

眼睑浮肿,延及全身,头痛而晕,视物不清,耳鸣耳聋,恶心呕吐,呼吸带有溺臭,尿少色赤,肌肤甲错,甚或皲裂,恶风发热,舌质红,舌苔起腐,间有黑点,脉滑数。

分析:

溺毒为三焦气化失司,水湿不运,升清降浊之功能紊乱,易致水湿内蕴,蕴久成湿浊瘀毒,导致人体阴阳失衡,病势深久,病情复杂,证候多端,去之不易。

若至“溺毒入血”,上扰清窍,则头痛而晕,视物不清,耳鸣耳聋等诸恙迭现;

湿浊瘀热毒内蕴,经络、肌肤为邪毒郁滞,气血运行不畅,变证丛生而出现肌肤甲错,甚或皲裂。

《黄帝内经》所谓“盖湿热胶着,壅积于胃”,是瘀热在里,故可见恶风发热;舌质红,舌苔起腐,间有黑点,脉滑数乃湿毒浸淫之象。

治法:宣肺解毒,利湿消肿。

三、水湿浸渍

主症:

全身水肿,下肢明显,按之没指,小便短少,身体困重,胸闷,纳呆,泛恶,苔白腻,脉沉缓,起病缓慢,病程较长。

分析:

溺毒证者脾运往往失健,加之或久居湿地、或冒雨涉水、湿衣裹身时间过久,水湿内侵,困遏脾阳,脾胃失其升清降浊之能,水无所制,发为水肿。

正如《医宗金鉴·水气病脉证》曰:“皮水,外无表证,内有水湿。”小便短少不利,胸闷,腹胀,身重困倦,泄泻,渴不思饮,苔白腻,脉浮或浮数,为水湿内侵,脾气受困,脾阳不振,土不制水所致。

治法:健脾化湿,通阳利水。

四、肾阳衰微

主症:

水肿反复消长不已,面浮身肿,腰以下甚,按之凹陷不起,尿量减少或反多,腰酸,四肢厥冷,怯寒神疲,面色㿠白,甚者心悸胸闷,喘促难卧,腹大胀满,舌淡胖苔薄,脉沉细或沉迟无力。

分析:

因或禀赋不足,或先天禀赋薄弱,以致肾病、溺毒证久,肾气亏虚,膀胱气化失常,开合不利,水泛肌肤,发为水肿、尿少,甚则腹大胀满;

或因劳倦纵欲无节,或因生育过多,产后久病,损伤脾肾,脾肾阳虚,水寒内聚,致怯冷神疲,腰酸等;

脾肾阳虚,生化无源,气血亏虚,不能上荣于面,故面色㿠白;

肾阳不足,心火不济,肾失纳气,故心悸,胸闷,喘促难卧;

舌淡胖苔薄,脉沉细或沉迟无力乃肾阳衰败之象。

治法:温肾助阳,化气行水。

五、瘀水互结

主症:

水肿延久不退,肿势轻重不一,四肢或全身浮肿或伴血尿,以下肢为主,皮肤瘀斑,腰部刺痛,舌紫黯,苔白,脉沉细涩。

分析:

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溺毒病久,气虚多见,气虚推动无力,易致气滞血瘀,瘀血内阻,水气不化,易致浮肿甚或难化。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为用,水病可致血瘀,瘀血可致水肿。

水肿日久,水湿停积,一则久病入络,气机不利,血流不畅,成为瘀血,二则脏腑阳气受损,血失温运而滞留。反之,瘀血阻肺,不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蓄于内,泛滥为肿。

治法:活血祛瘀,化气行水。


⊙文章内容仅供临床思路参考,非中医专业人员请勿试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