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爱上一个人的时候,我们通常都是热切地希望知道对方的一点一滴,任何消息就生怕错过,更希望对方可以时时出现在我们面前。当我们被问到喜欢或者爱我们现在的伴侣的原因时,很多人都会一脸无辜并且不知所措的说:“我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呢。”但是请你仔细想想,为什么茫茫人海中,为什么在你认识的那么多人中,你偏偏会选择跟你的伴侣在一起呢?好莱坞式的爱情电影告诉我们说:“Love is blind.(爱情是盲目的)”但是心理学家告诉你:“爱情不仅不是盲目的,而且是非常能够解释的。”那么,为什么爱上一个人?情境或无论为什么会轻易的爱上一个人呢?我们很多爱都是从好感开始的,而大多数因为刚刚在一起,会被对方的某种特质而吸引,过于夸大了爱这个字。这样的爱是不用负责的,只是喜欢,看到了会开心、会快乐,ta好你也好的状态。爱之于我,不是肌肤之亲,不是一蔬一饭,它是一种不死的欲望,是疲惫生活中的美好梦想。这话,既对也不对,与恋人相交,让我在庸常的生活里升腾起了一种梦想,去拥有另一种幸福生活的梦想;可疲惫的生活又是那么地不易摆脱。爱会让我们对感情有一种极深的依恋,我们会觉得对方就是我们内心的依靠,更是我们深处的感情寄托,会让我们蓦然找到生命意义的归属感。而不爱一个人的时候,我们会非常的理智,会更多用现实标准去衡量他。他有多高,赚多少钱一个月,是否孝顺老人等,这些标准成为我们不断考量爱情的标准。成为恋人是需要一个过程,从吸引,到热恋,再到磨合,最后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都是爱。许多人曾以为爱情就是初见时的两情相悦,花前月下的浪漫。而现在认为爱情是待时机抚平遗憾,发现有的人是无法替代的。然而这部分关于我们的心理依恋模式:依恋模式一共有两大类:一类是安全模式,顾名思义,就是有安全感的模式。另一类是不安全模式,主要包括两种,焦虑型和回避型。当然还有一种亚型,就是混合型,焦虑回避型。无论是哪一种依恋模式,都会让我们去爱上别人,只是结果不同而已。顺便分享下依恋模式的特质:安全型:自己是好的、有能力、有价值的;别人也是好的、有价值的;逃避型:自己是好的、有价值的;别人却是不好的、不行的、没有价值的;需要掌控关系,不分享内心的感受,不轻易信任或依靠别人;焦虑型:自己是不好的、没有价值的;而别人却是好的、有价值的;对爱饥渴、怕被抛弃,怕别人不想与他亲近,过度敏感,容易受伤,对亲密对象,常常爱恨交加;紊乱型:自己是不好的、没有价值的;别人也是不好的、没有价值的;对爱饥渴却充满惧怕,很难信任人。依恋的需求跟吃饭喝水一样是人的必要需求,只能暂时压抑,永远无法抹灭,而且刻意压抑依恋需求的人,也压抑了生机和活力,压抑了个性的绽放,很容易抑郁。缺爱需要疗愈,越早越好。在生活中,我们可以注意到,有许多帅哥们找了善于持家的不漂亮的伴侣,个子矮的男人找了高挑身材的伴侣,爱说话的女人找了沉默寡言的伴侣。道理就在于,每个人都对自己的特点抱持着一定的不接纳,总试图在感情中找到另一半进行互补。当我们爱上别人,生理和心理的一些反应:生理方面:从生理的角度上来看,是因为一个人在陷入恋爱的爱河之中的时候,恋爱的这种感觉会促使我们体内的激素分泌,比如多巴胺。而这类激素恰恰会使得我们更加被对方吸引,并依恋这种感觉。眼睛像安装了过滤器,自动疏忽不爱的人,对焦在心动的人身上。目光所及处,都想要寻找到对方的身影。即使人群中人山人海,也能第一时间搜寻到喜爱的人,眼睛放着光,温顺中带着一点点爱慕。心动了,才会如此,用眼睛划着直线去爱。心理层面:从心理学的角度上来看,我们可以说是对这种恋爱感觉的依赖,而引发的内在驱动力,驱使自己去收集对方的消息,或是去看看对方,了解更多等等行为的产生。而内在驱动力和内心的这种需求,不仅是因果关系,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在心理学里,真爱不过是指一种,对童年缺失的弥补,一种为了满足自己需求,寻找心理慰藉而已。相对内心强大的人,喜欢上别人的概率就要稍低一些。假设最初双方投射彼此的期待,不被满足后,接下来投射的就是彼此的挫败,爱已经成为一个彼此依赖、控制、要求的理由,这时彼此都不在爱的状态,而是爱的乞丐。 彼此相爱的两个人,顺其自然地步入了婚姻的殿堂,然而没想到,婚姻却成为了感情的终点。有些“爱”看起来是爱,但实际是欲望、性或陪伴而已。真正的爱,要基于对自己和对对方的了解,了解之后还能全然的接纳并且心疼对方,希望TA幸福,这大概就算作“爱”。最后,“我们为什么会爱上一个人?”这个问题如果划得重点不同,就会有不一样的理解,比如:重点究竟是“爱”上一个人,还是爱“上”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