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渭:以一己之才,为何能成就明代书法绘画的半壁江山?

文/江南之春

  • 徐渭画像

“青藤八大远凡胎,缶老衰年别有才。我愿九原为走狗,三家门下转轮来。”这是近现代书画大师齐白石老先生对自己终生偶像致敬的一首诗。

清代扬州八怪之首的郑板桥有一方闲章,上面刻字:青藤门下走狗。

青藤,何许人也?值得齐白石、郑板桥两位书画大师如些推崇吗?白石老人要做青藤门下“走狗”,板桥夫子也要做青藤门下“走狗”。对于青藤来说,这是何等的荣耀!

读到此文的读者,希望你静下心下,以八到十分钟,笔者会让你领略一位影响了中国四百年文学绘画、诗歌艺术的一代传奇艺术家的人生经历,以及对后世书画艺术的深远影响。

即便退一步,坦诚地讲,如果连徐渭都不知道,那么我们对中华文明艺术史的了解是贫瘠的,也有哪么一点儿可怕。

徐青藤,原名徐渭,字文长,号青藤老人,明代最负盛名的书画大师,在诗、书、画、文学这四大领域都可以卓然立于史册而熠熠生辉。

一、受伤的童年与婚后短暂的幸福

徐渭,出生于明代中后期绍兴府山阴县观桥大乘庵东一个趋向衰落的大家族。其父徐鏓曾任四川夔州府同知,约相当今天重庆市市长一类不小的官员。徐鏓晚年纳妾才生下徐渭,徐渭自幼由嫡母苗夫人抚养。

在徐渭出生百日后,由于徐鏓去世,十岁时,徐渭的生母苗氏因婢女出生的低微地位而被逐出家门。这导致徐渭从小与母亲骨肉分离,对其幼年时的心灵刺激是深刻的,也是残酷的。

徐渭十四岁时,其母苗夫人也去世了,徐渭随同父异母的长兄徐淮生活了多年。二人年龄相差三十多岁,又缺乏手足之情,相处得很不愉快。

还好,上天关上了一扇门,必然会为你打开另一扇窗。你失去了一种东西,必然会在其他地方收获另一个馈赠。

这句话在徐渭的身上很好的诠释了什么叫另一种才华。

  • 徐渭写意绘画之菊花兰竹图

在家庭生活中地位低下,有寄人篱下之感的徐渭却自小聪颖异常,文思敏捷,六岁读书,九岁便能作文,十多岁时仿扬雄的《解嘲》作《释毁》一文,享誉远近,有神童之谓。

聪颖之下,自然知事便早,深感世态炎凉的徐渭,过早形成了孤傲自赏、郁郁寡欢的性格。这对他一生的命运造成了不可避免的悲剧色彩。

一个人一旦有过高的才华,那他很难有多的朋友。人站在高处,往往意味着孤独。对一个少年而言,孤独是一种伤害。

不过性格的孤傲与郁郁寡欢,造就了他梁朝伟式的忧郁气质,这反而让他很是能吸引异性,加之年轻时容貌修伟,声音朗然如鹤唳,这让他很快找了一门不错的亲事。

二十一岁刚过,徐渭就成了亲,娶得了一位貌美娇柔的妻子。

他妻子是绍兴富户,岳父也是官场人物,对他还算不错。婚后徐渭潘似二人相敬如宾,颇为甜蜜。三年之中形相影丛,诗词唱和,夫唱妇随。这是他人生最温馨的三年家庭生活。

  • 徐渭绘画松竹图

为了自己有一个更加光明的前景,24岁的徐渭于是决定参加科举考试,争取一份功名。

然而,命运却捉弄人。徐渭前后参加了八次府考乡试,八次均未中,举人的资格也没考起,进士就更别提了。

八年要磨掉一个人多少的斗志,销耗一个人多少最美的华年。

科举功名这道坎,看来是迈不过去了。徐渭仰头慨叹:为什么呀?难道自己的一生就这样籍籍无名老死街末小巷吗?

成功的人生往往似曾相识,失败的故事则各有各的不同。

在徐渭接连遭受功名科举失败的打击下,其它的悲剧也接踵而来。

其长兄病逝后,其家田产被当地豪强霸占,紧接着世上唯一让他有家庭温情的妻子潘似又病逝了。

人生对他来说似乎有些多余了,没有了一个亲人,也没有了家。侧身天地,四顾茫然,徐渭怆然落泪,如大海中孤舟一叶,不知生命的下一站在哪里。

然而,生活还得继续。公元1548年,身无长物的徐渭开了一家私塾“一枝堂”,以教书糊口安身立命。其自书楹联“宫墙在望居三卜,天地为林鸟一枝”挂于私塾前堂,此出自庄子“鹪鹩栖于一枝”,意味“混混无穷处,茫茫不可知”,徐渭内心的悲凉和迷惘触手可及。

只是他那一颗入世改造天下的心从未消失。他依然关心天下时局的变化,梦想有一天有机会躬身入局,干成一番事业。教书不是他的理想,这对他的人生毫无意义。

二、人生得遇知己,一生不能忘怀胡宗宪的知遇之恩

公元1550年,时值明代嘉靖二十九年,国内发生了一件大事:

蒙古土默特部首领俺答汗,因对明朝“贡市”不遂而发动了战争。嘉靖皇帝拜仇鸾为大将军,节制诸路兵马。兵部尚书丁汝夔请示严嵩如何战守?严嵩说塞上打仗,败了可以掩饰,京郊打仗,败了不可掩饰,俺答不过是掠食贼,饱了自然便去。因而丁汝夔会意,告戒诸将勿轻举妄动。诸将领皆坚壁不战,不发一矢。于是俺答兵在城外自由焚掠,凡骚扰八日,于饱掠之后,还得到明朝通贡的允诺,才由古北口退去。

事后,严嵩却把执行他命令的丁汝夔杀了,以推卸责任。因这年是庚戌年,史称“庚戌之变”。

这件事严嵩搞得很不地道相当卑劣,消息传出,朝野沸腾,天下谤之。

一向“关心”朝政嫉恶如仇的徐渭自然是义愤填膺,著文大骂,挥笔而就二篇讨严檄文《今日歌》、《二马诗》,痛斥权臣严嵩误国欺世,陷害忠良。

别人都怕权臣奸臣严嵩,他不怕,先骂了再说,大不了一死。

应该说,是这份胆略气魄给了他生活的另一束光。此后,他人生中难得的一段意气风发,便从这一刻开始了。

因为他的这二篇讨严檄文让一个人看到了。这个人叫胡宗宪,这是一个有魄力,想做也敢做还能做成大事的人。

胡宗宪一路从刑部见习生,县令,边疆巡按,东南巡按走来,到明代镇守一方的督抚。官场几十年的打磨,他最明白:人才最重要,天下的大事,没有人辅佐而想单独干成,这都是痴人说梦。

从讨严的檄文中,胡宗宪发现了徐渭。胡宗宪敏锐地发现:徐渭这个人不只是个书画家、文人,而且还是一个颇具政治眼光的军事人才。

于是,胡宗宪把徐渭请到了其帐下,充当其高级幕僚、首席智囊。

人生就是这么奇妙!在对的时间,对的地点,发现了对的人,然后做对的事。从此,生命的意义便炯然不同。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天下成功之人,至其晚年,一生最怀念的人常常并不是他爱的人,也不是爱他的人,而是曾经于他有“知遇之恩”的人。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人生大抵如此。

1558年冬,受浙闽总督胡宗宪欣赏,时年36岁的徐渭关掉私塾,应邀出任总督府的高级幕僚,主要工作是协助胡宗宪平倭打击日寇。

此后从平倭的方略与业绩来看,我们不能不钦佩胡宗宪识人用人的眼光。所以说干大事者,眼光常常比能力更重要。自古以来建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幸运的是,徐渭就是那个非常之人。

接下来的日子是胡宗宪与徐渭相互欣赏、相互成就的岁月。

徐渭的确让胡宗宪没有看错人,刚入总督府不久,胡宗宪得到一只雌性白鹿,为讨皇帝的欢心,他将白鹿献于上,让徐渭写了篇《献白鹿表》呈给皇帝。第二年,胡宗宪手下又获一只雄性白鹿,再次送给嘉靖,一同呈上的还有徐渭的《再进白鹿表》。嘉靖皇帝龙颜大悦,重赏胡宗宪,将他升为一品官员。一向喜怒无常装神弄鬼的的嘉靖皇帝对这二篇奏折赞不绝口:凡俪语奇丽处,皆以御笔点出,别令小臣录为一册。

此后,徐渭的人生也焕发了青春,一身治世之才得以展露,成就了其军事家的美名。尽管这一头衔从历史的长河来看,在后人的心中于徐渭来说可有可无。因为最后让他立于千秋史册的是卓越的书画家头衔与明代文学家头衔,只是人生的际遇之中让他偶然戴上了军事家的帽子。

徐渭追随胡宗宪后,先后移驻宁波、杭州、严州、崇安,其计谋迭出,于帷幄之中,协助胡宗宪一举荡平多年不能根除的沿海倭患,东南沿海迎来了少有的安宁。

这是徐渭个人认为最辉煌的几年,一直穷困潦倒的他过上从未有过的潇洒生活:打猎、醉酒、新置别墅、逛青楼、听昆曲、重新娶妻,一切曾经的不甘和落魄,在这一刻全都得到了补偿与释放。

胡宗宪并不只是把徐渭当慕僚,而是把他当朋友上宾对待,对他相当优待:徐渭想什么时候来上班,就什么时候来上班,有时徐渭文案没写完就喝酒去了,胡宗宪也并不计较。

当时胡宗宪位高权重,文官武将参见时都低首蛇行,唯有徐渭,头戴破旧黑巾、身穿白衣,直闯辕门,纵论天下大事,旁若无人。徐渭常与朋友市井豪饮,总督府有急事找他不到,便深夜开着大门等候。有人报告总督,说徐秀才正喝得大醉,放声叫嚷,胡宗宪不以为怪,反加称赞。

从三十八岁到四十三岁,短短五年,是徐渭一生最为得意的时期,是他人生仕途中唯一的一次辉煌。

如果日子这么下去,对徐渭个人来说也许是幸福的人生,但对中国文化历史的光亮则未必如此。

  • 徐渭极具创造的草书

三、痛失倚柱,陷入疯狂,错杀妻子后入狱七年,其人生再也回不去

公元1562年,严嵩被免职,徐阶出任内阁首辅。这个看似正派,实则奸诈不显山不露水的官场老狐狸,一待严嵩落水,便开始了清算一切与严嵩队伍有关的人和事。

胡宗宪曾经因为种种原因,屁股一度坐在严嵩的团队之中,自然在劫难逃。在徐阶的策动下,胡宗宪受到参劾,旋即胡宗宪被捕入狱,两年后被害。

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徐渭有些措手不及,身边接连下狱的人天天都在发生,他也开始害怕了。

这种极度不稳定的情绪很快蔓延,他的精神开始失常,各种幻觉不时发生。很显然,胡宗宪之死对徐渭刺激很大,他害怕有朝一日徐阶一党会加害于自己,而且由于长期失业、贫困以及与继室张氏不和,徐渭感到自己的精神就要崩溃了。

在疯病发作前,他写下《自为墓志铭》,回忆了一生大事,并认为自杀与被人害死没有什么区别。

徐渭初病时,心情烦躁,狂走不休,后来狂性大发,拔下墙上三寸长的铁钉贯入耳中,扑倒于地,钉子撞入耳窍,血流不止。后又用椎击肾囊,亦未死。自此病倒,身瘦如柴,气息奄奄。奇迹般地活了下来后,又以斧头劈头,总共自杀有九次之多。

精神上的恍惚彻底摧毁了他的后半生。一年后,一直持续的病情愈演愈烈。

令人悲伤遗憾的是,恍惚之下他看到的一幕又加深了其刺激:徐家的一个未成年的男仆人太冷了,妻子张氏看他可怜,把自己的衣服借给了仆人。

这对精神失常的徐渭是致命的,他误以为妻子出轨不贞,于是在精神错乱的情况将妻子杀了。他被关入监牢,经多方援手,死罪免除,服刑七年。七年的牢狱生活,还好他找到了精神的寄托,开始了参禅礼佛。

公元1573年,万历大赦天下,得朋友相助,徐渭终于出狱了。

  • 徐渭写意画《芭蕉》

这一年,他五十三岁,回望自己的半生,除了一身伤痕,一无所有。昔日的理想抱负,早已离他远去,他已经不再需要。出牢狱后,一方面徐渭为生计所迫,一方面因杀妻之后秀才资格被取销,科举梦想彻底幻灭。

徐渭开始了大量作画。可是这些画作价格极为低廉。五十六岁时,他费心临摹了一幅《千岩竞秀图》,报酬只有区区三百文铜钱。徐渭曾画过不少墨葡萄,他的落寞可以用他自己的一首《题墨葡萄诗》来概括:

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笑晚风。

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 徐渭大写意荷花

四、诗画遣余生,无意间成就了明代书画的半壁江山

徐渭是个重义之人,特别喜欢吃螃蟹,若有人送来螃蟹,他就画一幅螃蟹图送给人家;有人送来一条鱼,甚至一捆青菜,他都要礼尚往来回赠字画。但对于那些权贵,他不愿搭理,那些人找到他家门,他也会手推柴门大呼:“徐渭不在!徐渭不在!”

晚年时,徐渭患上多种疾病,耳聋、手足麻痹、下身水肿,他再也挥不动画笔了。此后他不再接受任何人的接济,开始变卖家中的物品,他在《卖貂》《卖磬》《卖画》《卖书》这些诗文中记下了不得已变卖心爱之物的情景与内心伤感。

不过,佛家的雍容与宽厚让他的精神有了归属,在正常的那些日子里,他又开始了打磨心中的艺术。

  • 徐渭的书法

佛学带来的心静,加上本身的天赋,徐渭很快又找到了生命情感的豁口。他将自己一生命运多舛的悲愤和怀才不遇之感倾注于笔端,创造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水墨画卷。

在他的笔下,墨竹可以是枝淡叶浓,逸笔草草;花鸟也可以是随意的,在似与不似之间,为欣赏者营造出一片崭新的审美天地。

这一期间,他接受朋友吴兑邀请去宣府做过文书,不久又离开了。此后,他找到了昔日的同僚抗倭英雄戚继光,几经辗转,又去东北找了李成梁。六十岁那年,应好友张元忭之招去北京,生性放纵不愿受传统礼法束缚的他根本不适应这一切。

天地之大,除胡宗宪之外,竟无一人真正懂得他。巨大的失落感,个性的束缚,让他迅速逃离了京城,从此再也没离开过浙江绍兴。

剩下的日子,徐渭以卖画为生,由于不善理财,经常处于“忍饥月下独徘徊”的境地。但若有人来访,他又闭门谢客不愿相见,他不愿别人看到他如此的寒酸落魄。是啊,世上有才华的男儿,有谁希望生活在别人同情与悲悯的眼光中?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东西比单纯为了活着更有你值。

多舛的命运,坎坷的遭遇,悲苦的生活,让形影相吊的他只好在创造一幅幅惊世骇俗的水墨画中找到生命的慰藉。

  • 徐渭的大写意水墨画

他笔下的墨竹,枝淡叶浓,逸笔草草,气势劲健。这也正是徐渭绝世独立人格的光辉写照。他的泼墨牡丹,不拘于牡丹的富贵之特征,绚烂之色彩,常常以水墨绘之,赋予牡丹清雅的格调和神韵。

徐渭四十五岁时写《自为墓志铭》,对自己的死有过凄凉的设想:自己“不善治生”,到油尽灯灭时,肯定没有什么值钱的陪葬品,只有几千卷书,几件乐器而已。

他哪里想到,这还是过于乐观了。

生活的苦楚,精神的落寞,很快摧毁了他的生命。

  • 徐渭自创一体的草书

公元1593年,在他七十三岁时,这个“几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腔北调人” 的天才人物,在一个黎明之际终于结束了其一生。死前,身边唯有一狗与之相伴,床上连一张完整裹身的草席也没有。

五、死后得遇隔世知音,为其作传,整理文集,使得世人终于认识了这位天才文学家与书画艺术家,得以身后享四百年大名

徐渭初刻的文集流传不广,故生前名声没有越出吴越一带。第一个发现徐渭并使他的名声传遍天下的人是明代公安派文学领袖袁宏道。

1598年,袁宏道辞掉县令,到绍兴访问友人陶望龄,在陶家的藏书楼上阅览,随手从架上取一下一本诗集,但见“恶楮毛书、烟煤败墨,微有字形”。凑到灯下,未读数首,不觉惊跃,急呼陶望龄:“这是谁写的?今人还是古人?”

陶望龄说:“这是我乡先辈徐天池先生的书。先生名渭,字文长,号天池生,前五六年刚死。”

袁宏道这才恍然大悟。在这诗道荒秽的年代,获此奇秘,如梦得醒,于是两人跃起灯影下,读复叫,叫复读,以致惊醒童仆。

从此后,袁宏道以其明代文学领袖之望,在各种场合大力推崇徐文长,并推动陶望龄等人搜集徐文长遗稿,编成全集出版。出版后,人人竟相购买,一时洛阳纸贵,风行全国。

袁宏道在其后所作的《徐文长传》中感叹地写道:自己年少时曾看过《四声猿》,意气豪达,与当时文人所作风格绝异,题名天池生。后来在越地作官,见人家墙上有署名田水月的画幅,强心铁骨,宛然可见一种磊落不平之气,使人惊骇不已但不知田水月是何许人。

  • 徐渭人物写意画

徐渭的戏曲文学《四声猿》,所写“皆人生至奇至怪之事,使世界骇咤震动者也”,袁宏道称之为“有明第一曲”,汤显祖称之为“词场飞将”。

关于徐渭的诗,袁宏道说:

“文长既不得志于有司,遂乃放浪曲蘖,恣情山水。走齐鲁燕赵之地,穷览朔漠,其所见山奔海立,沙起云行,风鸣树偃,幽谷大都,人物鱼鸟,一切可惊可愕之状,一一皆达之于诗。其胸中又有一段不可磨灭气,英雄失落,托足无门之悲。故其为诗,如嗔如笑,如水鸣峡,如钟如土,如寡妇之夜哭,羁人之寒起。当其放意,平畴千里,偶尔幽峭,鬼语秋坟。文长眼空千古,独立一时,当时所谓达官贵人,骚人墨客,文长皆叱而奴之,耻不与交。”

徐渭的诗,对后来公安派有极大的影响。

徐渭的诗、文、书、画,都无不表现出自己强烈的个性:从“本色论”出发,主张文艺作品要自然新奇独特,要充分展示作家的个性,要“师心自用、不傍门户”,要取得“冷水浇背、陡然一惊”的效果。

在徐渭以前,中国绘画重视形神兼备、物我合一。从宋元山水画以至明代四大家仇英、沈周、文征明、唐寅,尽管有“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之分,尽管唐寅等人已在题材、趣味和风格上对传统封建士大夫的“文人画”有所突破,但只有徐渭才达到反叛与独创的新高度。

  • 徐渭写意梅花

其画基本特征是神对形的突破、心对法的突破——为了表现画家强劲的个性、猛厉的精神和剧烈的感受,可以不必求形似,也可以不必讲究法则。

徐渭曾在画上题诗道:

从来不见梅花谱,信手拈来自有神

不信试看千万树,东风吹来便是春。

徐渭又自云:“山人画竹略形似,只取叶底萧萧意。”

徐渭画雪竹,纯以瘦笔、破笔、燥笔、断笔为之,绝不类竹;然后以淡墨水钩染而出,枝间叶上,积满了雪花,而竹之全体,在隐跃之间。在徐渭看来主观感受的表现才是主要的,而形似则是次要的。

这些艺术的主张直接滋养了明代八大山人朱耷、苦瓜和尚石涛、清代扬州八怪、近代黄宾虹、吴昌硕、齐白石、陈师曾、傅抱石等一众画坛天才。

所以说近现代画坛宗师吴昌硕、齐白石、傅抱石等人对徐渭的崇拜决不是什么偶然的,这是一个时代的天才对另一位时代天才的致敬与怀念。

可是,在徐渭所处的时代,他是孤独的。其孤独只有在其一幅幅画图上题诗才能体现才能释放。他在雪竹图上题诗道:

画成雪竹太萧骚,掩节埋清折好梢。

独有一般差似我,积高千丈恨难消。

在其《风竹》一画上又题道:

画里濡毫不敢浓,窗前欲肖碧玲珑。

两竿梢上无多叶,何事风波满太空。

总之,他在表达自己个人的情感,至于所画事物似与不似,徐渭根本不关心也不在乎。

  • 上图为徐渭著名的《墨葡萄图》,建议细仔看题字,艺坛史上有名的《题墨葡萄诗》就出于该画题字

这些画都是徐渭在激愤、郁勃之时,奋袂如风、痛快淋漓地挥写出来的。这里没有枝剪叶裁、细勾漫染,没有卖弄技巧、着意安排,没有外形的酷似和细节的准确,只有才情的激荡和一腔热血的沸腾。

齐白石曾说:“青滕、雪个(朱耷)、大涤子(石涛)之画能横涂纵抹,余心极服之,恨不生前三百年,或为诸君磨墨理纸,诸君不纳,余于门外饿而不去,亦快事也。”

又说:“我愿九原为走狗,三家门下转轮来。”

徐渭的书法更是超拔出格、狂怪放肆,袁宏道称其为“八法之散圣,字林之侠客”。其草书自成一派,点划线条如急风骤雨,焦点枯线布满纸尺,偏旁部首肆意分离,就像光怪陆离点线的迷宫,难以寻其踪迹,而又气脉贯通,周天运行,表现出其激愤的反抗情绪与对时代的叛逆。

  • 徐渭的行书

其草书如“奇峰绝壁、大小悬流,怪石苍松、幽人羽客”,又如“孤蓬自振,惊沙坐飞;飞鸟出林,惊蛇入草。”

六、结论:时代辜负了他,而他却以天才的光芒把明朝艺术的天空点亮了

有明一代,徐渭在诗、文、书、画各个艺术领域以及理论方面的变革可谓前无古人,开启出整个明代晚期浪漫的艺术思想。

徐渭的变革是慷慨激烈、狂放不羁的,有着强烈的反抗精神和叛逆色彩。徐渭的遭遇与悲剧性,使得他的文学艺术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崇高的地位。正如黄宗羲在《青藤行》一诗中所赞叹:

岂知文章有定价,未及百年见真伪。

光芒夜半惊鬼神,即无中郎岂肯坠?

题画诗上,徐渭往往信笔拈来而意趣非凡,脍炙人口。他曾在画上题诗曰:

少年曾负请缨雄,转眼青袍万事空。

今日独余霜鬓在,一肩舆坐度居庸。

这些画中、诗中画,正是徐渭一生坎坷的写照,更是他人格精神的写照。

  • 徐渭写意水墨画

徐渭是诗人、画家、书法家;他是戏曲家,也是民间文学家 ,还是军事家;他是美食家、酒徒;是狂禅居士、青藤道士,还是旅行家、历史学家;当然还是可提可不提的与解缙、杨慎并称的“明代三大才子”。

四百年后的今天,我们在读徐渭史传及徐渭的诗、书、画作品意境时,都能感受他是在用自己内心的血与泪书写着自己的尊严与不屈的灵魂。

  • 徐渭大写意葡萄画

观徐渭一生,我们发现,其苦难与狂狷迸发的巨大能量,就像袁宏道所说,是“一段不可磨灭之气”,“如水鸣峡,如种出土,如寡妇之夜泣,羁人之寒起”。

作为一个时代的艺术天才,时代曾给予他的太少,而他留给历史的太多。在文化与艺术的长河中,他是人类文化星空中最亮的那几颗,让人仰望,也给我们以无限的启迪。(完)

——作者江南之春2020年11月14日至16日写于墨泉楼,17、18日又两次修改而成

写作参考书目:

①《徐渭》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作者丁家桐;

②《大家精要丛书:徐渭》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作者周群;

③《疯颠苦难一画圣:徐渭传》贵州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作者周时奋;

④《徐渭传》百花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作者王家诚。

  • 史海钩沉,创作不易,喜欢吗?喜欢就关注,我是“艺术世界人物志”作者江南之春,让我们相约今日头条天天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