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被杀,如果刘备听诸葛亮劝不讨伐孙权, 魏蜀吴结局会如何?
众所周知,关羽北伐襄樊之后,刘备阵营遭受了一连串损失。
先是关羽失荆州后被擒身死,让刘备失去了最重要的根据地和麾下第一大将。之后刘备伐吴更是在夷陵惨败,自己也不久郁郁而终。那如果在关羽死后,刘备没有伐吴,蜀汉是不是能避免衰弱呢?
其实,这么想有点简单了。我的观点是,刘备伐吴不可避免,只有打了这一仗,才能让之后吴蜀两国的关系理顺。如果不打,危害恐怕更大!
进入正题之前,我们还是要做一件在讨论三国问题时必不可少的事,那就是理清小说和历史的区别。因为小说中刘备伐吴的损失,比历史上的大太多了。
按照小说,夷陵之战火烧连营之后,刘备70多万大军灰飞烟灭,这数字也太吓人了!其实这是小说中“战斗力崩坏”的结果。
小说家为了增强戏剧冲突,喜欢动不动就搞个百万大军。实际上赤壁之战曹操没有83万大军,也就20来万;而夷陵之战刘备自然也没有70万大军,大概也就8万人,其中不少还是借的蛮兵。
而火烧连营那场大火,只是让刘备主力部队受损,后面还有大批军队好好的,谈不上倾家荡产。同样的,小说中黄忠在伐吴时中箭身亡,而历史上黄忠在刘备称帝前已经去世,与夷陵之战没有任何关系。其他损失倒是确实存在的。
比如张飞真的在出兵伐吴前夕,被部将杀死,但话又说回来,这根本原因是张飞经常虐待属下,这个性格不改,就算不伐吴,被杀恐怕也是早晚的事。
刘备也是死于夷陵之战后,但那是战败大半年以后了,所以这能算必然联系吗?似乎也未必。因此,不必夸大蜀汉在夷陵之战中的损失,更不要把那些损失看作夷陵之战的绝对产物。
要讨论刘备能不能不伐吴,首先就要看刘备伐吴的目标。
小说中说是为关羽报仇,这个在正史中也确实存在,但更多是一种借口。刘备跟关羽关系再好,斯人已逝,作为一个成熟的统治者断不能因此甘冒大风险。真正的原因,还是因为荆州实在太重要了。
刘备集团的根本方针,也就是诸葛亮《隆中对》中提到的横跨荆、益二州,候天下有变,两路出兵共取中原。所以,荆州是此战略得以实行的基础,没有了荆州,刘备只能蜗居荆州一地,孤军深入实难成功。所以,荆州一定要夺回来。
从这点来看,刘备的选择不能说是错的。我们不能唯结果论,因为战争失败了就说刘备不该打这一仗,毕竟出兵之前,谁也不能预测战争的胜败。
至于群臣反对刘备伐吴,明确表示反对的只有赵云和黄权,诸葛亮虽然说过如果法正在世可以劝阻刘备伐吴的话,但他也真的没有旗帜鲜明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诸葛亮这次倒真有点“事后诸葛亮”。
所以,刘备伐吴目标明确,势在必行,而他遭遇的阻力也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故而刘备不伐吴的可能性相当低。
那有人可能会问了,万一呢?万一刘备真的碰到一个类似法正这样的心腹,劝得他心服口服,就是不打了呢?如果这样,恐怕结果比战败更糟糕!
当年刘备久借荆州(其实是江陵郡)不还,加上镇守荆州的关羽拒绝孙权联姻的要求,孙刘两家产生嫌隙。
后来关羽北伐襄樊,水淹七军威震华夏,曹操几乎要迁都避祸。司马懿等人却认为不必担心,因为刘备壮大,东吴必定不满,于是魏吴在共同利益的驱使下进入一个短暂的蜜月期。
曹操将张辽等用来威慑东吴的将领撤走,专心对付关羽,而东吴这边吕蒙白衣渡江偷袭荆州。最终关羽被徐晃击败,撤军后遭东吴截击,被擒身亡。此后,曹操和孙权至少在表面上一团和气。曹操死后,曹丕代汉自立,孙权还上表称臣。
所以,刘备伐吴,虽然实际上是对付孙权,但表面上也是与曹魏为敌,之后就产生了一个非常好的效果,那就是彻底分化了魏吴同盟!
看着刘备气势汹汹地袭来,孙权第一时间向曹丕求助,但是曹丕显然没有帮忙的意思,坐山观虎斗。不仅如此,在夷陵一场大火之后,曹丕火速调集三路大军直取江陵,幸亏陆逊火速回防,没有让曹丕得逞。
得益于此,刘备败退白帝城后恢复了与东吴通使,两国关系趋于正常化。刘备驾崩后,诸葛亮更是与东吴彻底和解。吴蜀联盟重新缔结,之后再也没有起波澜。因为现实利益,让两家都明白,一旦吴蜀失和,必被曹魏乘虚而入。
追述起来,这都与刘备伐吴密不可分。就像一对闹矛盾的兄弟打了一架,然后就能心平气和,化干戈为玉帛了。
试想一下,如果刘备没有伐吴,则疙瘩化解不掉,刘备视东吴为头号仇敌,成天在益州厉兵秣马,虎视眈眈。而孙权害怕刘备发难,也只能严阵以待,同时在政治上进一步向曹魏靠拢。这对最弱小的蜀汉而言,是相当糟糕的。
最开心的莫过于曹丕了,原本孙刘同盟抗曹,现在孙权只能当自己小弟,寻求自己的保护。而自己也就可以根据形势的需要选择是否与东吴联合,或者像江陵之战那样,乘其不备偷袭东吴。总之,主动权完全在自己手里。
吴蜀两国合则两利,斗则俱损。而有了东吴杀关羽夺荆州一事,双方要再续前缘,需要一个机缘,否则真的挂不下脸。一场夷陵之战,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所以不打这一仗,危害只有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