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永远不要因为伺候老人而拖垮自己,这根本不值得

在现如今的许多国家和地区,有一个问题一直都存在着,对于人和社会进行持续的影响——人口老龄化问题。
比如说西欧的一些老牌工业国家如德国、东亚的近邻日本以及北欧的冰岛等等,都在被这一问题困扰。由于经济发展十分稳固,所以需要劳动力的行业渐渐减少,人口平均年龄增加,也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养老问题。

给父母养老无可厚非

也许有的人在读完标题之后会很疑惑:中国传统美德讲究温良恭俭让,父母给予我们生命,将我们抚养成人,我们自然要回报,所谓“养儿防老”都是十分浅显的道理,为什么要抗拒为长辈养老呢?
很多人在成年之后会拥有出色的事业、幸福的家庭以及无忧无虑的未来,这一切都是因为在成年之前,父母将他的生活扛在肩上,给了他无忧无虑的环境。
当父母年老之后,身体素质大不如前,甚至会被一些病痛困扰,行动不便,那么此时作为子女的我们不能因此就完全放弃对于他们的照顾,无论父母年纪有多大,都应该尽到做子女的义务。
众所周知,个体的一生是会遵循一定的发展过程的,首先就是在原生家庭中生长,之后会成年、成家以及组建自己的家庭,然后与自己的伴侣与子女共同度过很长时间,然后重复这一循环。
很多年轻人会声称自己的工作很忙碌、生活很艰辛,所以会借口将父母送至养老院之类的,其实这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作为一个丈夫、一个父亲甚至一个单位的领导,自己不光是子女这一个身份。

无形的损害

对于成年人而言,生活本身是要耗费很大精力的,首先就是工作本身,此时的成年人往往已经在一个工作岗位上处于比较关键的位置了,甚至会是某个单位的关键人物。所以很多时候,现实不允许其花费太多时间在自己父母身上。
其次,除了工作之外,成年人还是一个家庭的顶梁柱,一个孩子的家长。
我们知道,在中国,结婚不仅仅是两个人的事情,更是两个家庭之间的结合。所以他们要做的角色有很多,很多时候也是分身乏术。
很多时候,家中的父母会呼唤自己去做某些事情,吃饭也好、聊天也好,但是自己手头还会面对一些事情:陪孩子娱乐、与另一半出行、与同事朋友互动等等,所以此时的个体往往会陷入一种纠结:应该怎么做?
父母尽管年事已高,可能在一些事情上会存在障碍,很多事情不能独立完成,但是在身边的人的帮助下,往往还是可以解决的;此时,自己的子女正在成长,尚未形成较为成熟的人格,所以这个时候的陪伴是比较重要的。于是很多人出于这个角度的思考,会相对更加在乎对子女的陪伴。
最简单的就是在当今社会,假如不去关注子女,其很有可能在发达的网络世界中迷失自我。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应该完完全全放弃对父母的关怀,只是过于消耗精力和时间会对我们的生活造成一种无形的损害。
比如说在时间和能力允许的范围内,为父母提供比较良好的物质生活基础,让父母老有所依,而不是口袋空空;其次就是尽量腾出一些时间去陪伴父母,尽自己所能地为他们提供情感上的依托;最终就是注意他们的身体健康,毕竟这才是老年人面对的最严峻的问题。
很多时候,并不是说在某一天抽出时间到父母家中,简单坐坐放下一些钱就算是照看了父母,更重要的是内心情绪的互动:可以跟他们说说生活近况,询问父母身心情况如何,将彼此之间的纽带进行加固。
因为世间万人,能够值得你信赖的最终只有自己的父母。
无论你在生活上、工作上遇到什么样的挫折,只要能够回到父母那里,相信等待你的永远会是母亲的叮咛以及父亲的高超厨艺,与父母的互动总是十分治愈。假如此时家中有多个子女的话,生活中的压力会小很多。
即使是独生子女,也应该按照上文提到的关键点,与年老的父母建立一种良好的关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