翅片厚度对翅片管换热器性能影响的分析
翅片管式换热器是空调中最常用的换热器结构形式。换热器是空调器性能提升的关键技术,行业内对翅片管换热器的片型、管形、流路等进行了大量研究。本文通过对不同翅片厚度对应各种规格换热器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翅片厚度对不同规格换热器的影响,并针对不同规格换热器给出推荐的翅片厚度,力争换热器性能和成本最优,提升产品竞争力。
1、 数学物理模型及验证
1.1 物理模型
本文所研究的开缝翅片结构简图如图1所示,翅片计算模型如图2所示。模型考虑了管径的翻边厚度并纳入管外换热的计算。
1.2 数学模型
1.2.1 计算模型及控制方程
利用对称性,建立翅片的基片位于计算模型的中间:假定空气侧流动为不可压、稳态和常物性对流换热过程。控制方程包括了三维的连续性方程、动量方程和能量方程。假定铜管内、外表面温度保持不变,忽略翅片和铜管间的接触热阻。计算条件为:取铜管壁温度318 K,外界气流温度308 K。压力一速度耦合采用SIMPLE方法,翅片表面采用自身导热和对流换热的耦合方式,区域的边界使用对称性边界条件和周期性边界条件,其控制方程见文献[18]。
1.2.2 边界条件
计算中为了保证进口处的均匀流速,把计算区域向上游和下游分别延长相应的流动深度。进口边界条件为流度、温度均匀分布;出口为充分发展边界条件。所有延长段的侧面均为对称性边界条件。在换热片区域,前、后(侧面)流体区和翅片区域均为对称性边界条件,管壁区为无滑移恒壁温边界条件,上、下流体区域为周期性边界条件。
1.2.3 网格独立性验证
采用四面体网格分别对流体和固体部分进行划分。为了提高解的精度和可靠性,首先进行网格独立性测算,采用不同的网格密度重复同样的计算,比较所得的结果,对验证计算结果的可靠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以模型(由两排外径7 mm铜管构成)为例,分别采用网格数量为48万、60万、71万、82万和95万时,以48万网格为基准,压降和换热量相对于基准网格的变化率如图3所示,当网格大于71万时,压降和换热量的变化率非常小,考虑到仿真计算时间,因此采用大于71万网格完全能够满足现有计算的精度要求,且在实际仿真中采用的网格数均大于71万。
1.2.4 模型验证
以两排外径9.52 mm铜管换热器进行模拟和换热器单体验证,详细换热器参数及单体测试条件见表1,理论计算结果与换热器单体测试结果见图4,图中9.52-1.4-0.105和9.52-1.5-0.105表示管径9.52 mm、片距1.4 mm和1.5 mm、翅片厚度0.105 mm。换热器单体测试中,空气侧换热能力均达到管内侧97%以上。
从理论计算结果和换热器单体测试结果来看,1.4 mm和1.5 mm片距理论计算值分别高单体测试值0.2%和0.66%,均小于1%;1.4 mm片距单体测试能力值较1.5 mm片距高4.62%,1.4 mm片距理论计算值较1.5 mm片距高4.13%,二者各自的变化趋势相差0.49%。因此,理论计算值与实验测试值吻合较高,所建模型可以较好预测换热器性能。
2、翅片厚度对两排不同管径换热器性能影响的数值研究
2.1 计算条件
在入口风速为1.25 m/s条件,分别对传统规格两排外径9.52 mm铜管、外径7 mm铜管套宽片、外径5 mm铜管进行仿真研究,详细参数见表2。
2.2 计算结果分析
3种不同换热器空气侧不同翅片厚度单位面积换热量及相对于0.095 mm厚度翅片换热量提升如图5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在相同风速条件下,翅片厚度为0.1 mm、0.105 mm两排外径9.52 mm铜管换热器的单位面积换热量比0.095 mm翅片厚度分别提升2.14%、4.25%;翅片厚度为0.1 mm、0.105 mm两排外径7 mm铜管套宽片换热器的单位面积换热量比0.095 mm翅片厚度分别提升1.99%、3.66%;翅片厚度为0.1 mm、0.105 mm两排传统外径5 mm铜管换热器的单位面积换热量比0.095 mm翅片厚度分别提升1.29%、2.47%。因此,管径越大,翅片厚度对换热性能影响越大。
3、翅片厚度对两排不同片宽的换热器性能影响的数值研究
3.1 计算条件
在入口风速为1.25 m/s条件下,分别对两排外径7 mm铜管套用不同的片宽进行仿真研究,详细参数见表3。
3.2 计算结果分析
5种不同换热器空气侧不同翅片厚度单位面积换热量及相对于0.095 mm翅片厚度换热量提升如图6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在相同风速条件下,翅片厚度为0.1 mm、0.105 mm片宽22 mm换热器的单位面积换热量比0.095 mm翅片厚度分别提升1.99%、3.66%;翅片厚度为0.1 mm、0.105 mm片宽20 mm换热器的单位面积换热量比0.095 mm翅片厚度分别提升1.79%、3.43%;翅片厚度为0.1 mm、0.105 mm片宽18 mm换热器的单位面积换热量比0.095mm翅片厚度分别提升1.64%、3.02%;翅片厚度为0.1 mm、0.105 mm片宽13.4mm换热器的单位面积换热量比0.095 mm翅片厚度分别提升1.49%、2.81%。因此,对于外径两排7 mm铜管换热器,翅片宽度越宽,翅片厚度对换热性能影响越大。
4、翅片厚度对不同开缝形式换热器性能影响的数值研究
4.1 计算条件
在入口风速为1.25 m/s条件下,分别对两排外径7 mm铜管开缝形式分别为百叶窗和平片进行仿真研究,详细参数见表4。
4.2 计算结果分析
两种不同换热器空气侧不同翅片厚度单位面积换热量及相对于0.095 mm翅片厚度换热量提升如图7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在相同风速条件下,翅片厚度为0.1、0.105 mm百叶窗翅片换热器的单位面积换热量比0.095 mm翅片厚度分别提升1.74%、3.33%;翅片厚度为0.1、0.105 mm平片翅片换热器的单位面积换热量比0.095 mm翅片厚度分别提升1.5%、2.79%。因此,对于两排外径7 mm铜管换热器,开缝翅片的翅片厚度对换热性能影响比平片较大。
5、翅片厚度对不同片距换热器性能影响的数值研究
5.1 计算条件
在入口风速为1.25 m/s条件下,分别对两排外径7 mm铜管套宽片进行仿真研究,详细参数见表5。
5.2 计算结果分析
3种不同换热器空气侧不同翅片厚度单位面积换热量及相对于0.095 mm翅片厚度换热量提升如图8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在相同风速条件下,翅片厚度为0.1 mm、0.105 mm片距为1.4 mm换热器的单位面积换热量比0.095 mm翅片厚度分别提升1.38%、2.57%;翅片厚度为0.1 mm、0.105 mm片距为1.3mm换热器的单位面积换热量比0.095 mm翅片厚度分别提升1.27%、2.5%;翅片厚度为0.1 mm、0.105 mm片距为1.2 mm换热器的单位面积换热量比0.095 mm翅片厚度分别提升1.34%、2.38%。因此,对于外径7 mm铜管翅片,片距越大,翅片厚度对换热性能越大。
6、翅片厚度对不同排数换热器性能影响的数值研究
6.1 计算条件
在入口风速为1.25 m/s条件下,分别对常规外径7 mm铜管换热器两排和三排进行仿真研究,详细参数见表6。
6.2 计算结果分析
两种不同换热器空气侧不同翅片厚度单位面积换热量及相对于0.095 mm翅片厚度换热量提升如图9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在相同风速条件下,翅片厚度为0.1 mm、0.105 mm两排外径7 mm铜管换热器的单位面积换热量比0.095 mm翅片厚度分别提升1.43%、2.75%;翅片厚度为0.1 mm、0.105 mm三排外径7 mm铜管换热器的单位面积换热量比0.095 mm翅片厚度分别提升1.32%、2.5%。因此,翅片厚度对应不同换热器排数的换热性能基本均无影响。
7、翅片厚度对不同管径和管间距换热器性能影响的数值研究
7.1 计算条件
在入口风速为1.25 m/s条件下,分别对常规两排外径5 mm铜管换热器和小管间距换热器进行仿真研究,详细参数见表7。
7.2 计算结果分析
两种不同换热器空气侧不同翅片厚度单位面积换热量及相对于0.095 mm翅片厚度换热量提升如图10所示,图中常规换热器简称5-19.5-11.6-1.2,小管距换热器简称5-14-12-1.2。
从图中可以看出,在相同风速条件下,翅片厚度为0.1 mm、0.105 mm两排常规外径5 mm铜管换热器的单位面积换热量比0.095 mm翅片厚度分别提升1.29%、2.47%;翅片厚度为0.1 mm、0.105 mm新型外径5 mm铜管换热器的单位面积换热量比0.095 mm翅片厚度分别提升0.97%、1.76%。因此,对于小管径小管间距换热器,翅片厚度对换热性能的影响小于常规小管径换热器。
8、结论
本文通过对翅片式换热器不同管径、不同中心距、不同片宽、不同片距、开缝翅片、不同排数、小管径和小管间距对应不同翅片厚度进行数值研究。数值研究相关结论如下:
1)换热器管径、片宽、片距越大,翅片厚度对换热性能影响越大;
2)开缝翅片与平片相比,翅片厚度对换热性能影响较大;翅片厚度对应不同排数的换热性能基本无影响;
3)小管径小管间距换热器的翅片厚度对换热性能影响较小。
对于室外机换热器(主要规格是外径9.52 mm铜管、外径7 mm铜管套宽片),考虑到空调使用过程积灰对性能衰减影响,建议采用0.105 mm翅片厚度;对于小管径小管间距换热器,综合考虑成本和换热性能,建议采用0.095 mm翅片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