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经典,助力习惯培养

诵读经典,助力习惯培养

北京亦庄实验小学高学雷工作室 白玉

刚入学的孩子,最让老师们头疼的就是习惯培养,除了定班规、讲道理,我们还能做些什么呢?

有句话说:“爱读诗的孩子不会砸玻璃。”如果在每天清晨最宝贵的时光里,我们以国学经典,以浪漫的诗歌,以琅琅的书声唤醒孩子内在的秩序感,习惯的培养会不会事半功倍呢?

我打算先从国学经典《弟子规》入手。虽然像“骑下马,乘下车”这样的规则随着时代的发展已经不适用,但其中绝大多数礼仪规则仍然在经过历史的沉淀后于人类文明的长河里熠熠生辉。希望孩子们能在诵读的过程中体会经典,积累语言,养成好习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让孩子们对国学经典感兴趣,每天课前都会给孩子们播放节奏明快、文化气息浓厚的国学经典《弟子规》的朗诵音频。一来二去,发现孩子们对于读起来朗朗上口的小文章很感兴趣,会不自觉地跟着读起来。播放的朗诵对于孩子们来说就相当于范读,低年级学生的模仿力很强,范读不仅可以让学生学习朗诵,更能使学生真切地感受语言的音乐美、节奏美和情感美。避免了由着学生随意读而出现的唱读、顿读等现象。一段时间后,班里便有了课前诵读国学经典《弟子规》的琅琅书声,我们称之为“课前诵读五分钟”。

良好诵读习惯的培养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朗读过程中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有的学生读得很流利但由于读得速度太快,甚至听不出来停顿,这样就破坏了整体的节奏感。一年级的学生刚接触诵读不久,对于节奏和停顿把握不到位,所以出现问题是再正常不过的。如果单纯告诉学生词语和词语、句子和句子之间要有自然的停顿,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无疑是懵的。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我在想孩子们平时最喜欢做什么,没错,学生喜欢玩游戏!于是,就在游戏中渗透诵读技巧,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诵读习惯。就这样,我们就玩起了“默默数数”的小游戏,遇到逗号的时候心中默数完“1”的时间,遇到句号心中默数完“1、2”的时间,经过几次诵读练习之后,班里的诵读越来越有节奏感了,一口气读完不停顿的现象越来越少了。

为了调动学生课前诵读的积极性,经常会采用不同的形式。如:“小老师”带读、教师范读、领读、自由读、分角色诵读、以问促读、比赛读、拉圈读等不同的方式。每天“课前诵读五分钟”就这样每天“变着花样”展开了,经过一个学期,班里的每一个孩子都能准确、流利、有节奏地背诵一整本的《弟子规》。

在琅琅的读书声中,还发生着许许多多美好和有趣的事情!记得很有意思的一件事。我们班的大屏幕在课上突然出故障了,运维的师傅来修理的时候问我屏幕出故障之前的情况。这时候,班里没有一个学生趁机说话,班里的“诵读天使”突然站起来领诵道:“弟子规,圣人训”。然后,“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琅琅的读书声随之而起,直到我和维修人员交代完情况,大屏迅速修好。临走的时候,维修师傅向孩子们竖起了大拇指。这个小插曲虽然只有两三分钟的时间,但是孩子们的表现对于我来说是“意料之外而又情理之中”的,良好的反馈于孩子们而言无疑是增加了他们的自信心的。这种“规则意识”以及“自律观念”有时候会像一份装满“惊喜”的礼物一样,在某些未知的时刻突然出现,给人以温暖和感动,会经由诵读潜移默化为孩子们精神文明的一部分,良好的行为习惯便也随之一点点养成。

孩子们从“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中慢慢感悟要和自己的兄弟姐妹友爱相处;从“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中逐渐体会要珍惜时间,做时间的朋友;从“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中慢慢养成着个人良好的卫生习惯;更是从“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中从小感受着大爱以及悲悯之心!

之后,孩子们从诵读《弟子规》到诵读《百家姓》、《三字经》、《唐诗三百首》,从诵读金波的散文诗《春风带我去散步》再到《金子美玲诗集》等等,从教室里的诵读,到回家读给爸爸妈妈听,再到自己开设朗诵电台……诵读的内容在变,时空在变,不变的是每一次诵读都在润物细无声地滋养孩子们的心灵,“诵”出传承,“诵”出文明,“诵”出好习惯。

(此文发表于《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2020年第11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