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专题】曹长河先生口述:“正宗雅词在天津”的由来与雅韵之美
诗词的演变最早源于百姓,《诗经》中的“风”就是百姓的作品。从四言诗、乐府诗、古诗十九首,到南北朝时期五言出现,沈约创立“四声八病”学说,再到唐朝初期五律形成,中唐七律盛行,诗这种文体一步步发展壮大起来。启功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唐诗是嚷出来的,宋诗是想出来的,宋以后的诗是仿出来的。”唐朝的诗到底有多繁盛呢?那时所唱的曲子可不是我们现在的歌曲,而是七言绝句,渭城曲、竹枝词、杨柳句都是当年传唱留下的痕迹。
唐朝是繁荣的,当时的市井阶层有了一定规模,不必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百姓写下了一些民间词曲,这样的情景在敦煌写本、《敦煌曲子词集》里都有记载。唐中期,文人们开始涉及词,白居易的《望江南》、刘禹锡的《潇湘神》逐渐出现。北宋建立后,文人们尚且有着词是下里巴人行文的思想,纵然写词也是扭扭捏捏私下进行。词作真正名正言顺地被文人化还要说是周邦彦,其语言典雅,抒情婉曲,风格隐晦堪为典范。
逢靖康之变,因形势世情的状况,词人被自然而然地分为两派,以辛弃疾为首的豪放词人和以吴文英为代表的慢词词人。后者常运用生僻的典故、艳丽的字句、华美的形式,字面的紧针密线极为高明,无以复加。其后元明时期的诗词一直没有什么太大发展,但清朝满人入关后,诗词反而全面振兴起来。最早是偏重形式的浙西派,后来张惠言时期的常州派出现,清词才真正兴起,主张要有情怀寄托。
在此之后天津的诗词那就要提到我的先生寇梦碧了。当时的天津流民文化盛行,高层文化相对较少,再加上民族苦难,写词相对比较粗率。为了恢复词的本来面貌,寇先生这才提倡南宋正宗雅词,主张“以稼轩之气遣梦窗之词”,这是极为艰难的,但他却实实在在地做到了这一点,并将雅词在天津铺展开来,赢得了“正宗雅词在天津”的称赞。
中华传统诗词有着极为旺盛的生命力,无论战火纷纷、朝代更替,都不曾断绝诗词的活力,传承过数千年的历史,直到如今仍旧能让读诵它的人沉醉于其中,可见其所蕴含动人心魄的美感,并不为时间所消磨,反而愈发醇厚动人。
雅
韵
之
美
韵有定位
西方人常说他们的诗歌是戴着镣铐跳舞,可相比于中华传统诗词而言,这又算不得什么束缚了。正所谓“篇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传统诗词在格律上的规范已是到了极致,有别于楔形文字诗歌,阴阳上去入的平仄是独属于传统诗词的韵味,那些工整的对仗、精妙的韵脚,将散碎无形的诗意汇聚一处,倘若去了束缚,也便失去诗词本身的味道,再称不得诗词了。
雅
韵
之
美
意味深远
中华诗词从不是依着字面含义就可读透的,其所蕴含的深刻内涵需要深入揣摩方能知其味之一二。便如王之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壮阔心怀,其所隐藏在登高远眺形容下的便是身为泱泱大国子民的骄傲与自豪,这样的深意甚至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文化精神,细品余香,让诗词的魅力始终流转在历史笔墨中,至今仍为人们所诵读品味。
雅
韵
之
美
中庸平和
在中华传统的儒家思想中有一个始终被广为流传的理念——“中庸”,传统诗词也应和了这点,总归有种中庸平和的意味蕴含其间。不是时人偶有误解的摇摆不定,而是一种广纳博收的态度。词家们总能将不同的理念收归一处,任它棱角四起、分歧叠出,只取了可做相洽的部分即成中正平和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实乃是如调和鼎鼐一般的行为。
雅
韵
之
美
言外之意
华夏是为礼仪之邦,言辞措句常带着几分含蓄的味道,传统诗词更是如此。文人们总是将要表达的内容隐藏在词句之外,区区数十字,言尽事与情,其间的空白断处即为留给读者再创作的宽广余地。状难状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不着一字亦可尽得风流,人生境遇的分别会产生多样的体悟,同样的词句也有不同的理解,这是传统诗词中最为精粹的存在,其含蓄之美始终亘古不变。
雅
韵
之
美
浅唱低吟
曲有轻重缓急,词有抑扬顿挫,古人常以乐曲和着诗词吟唱,琴弦款动、曲调悠扬,回环婉转中尽显诗词的音乐美。“歌而咏之,神气出矣。”歌咏往往能更好地体现诗词情感的交错往复。一曲轻和唱罢万水千山,诗词吟唱的音乐之美历经悠悠岁月仍镌刻在字里行间,留存于浅唱低吟。
雅
韵
之
美
接地气儿
古典诗词从不是阳春白雪般的曲高和寡,也不是束之高阁的精致物巧,它源于百姓出于生活,天津诗词尤为明显。在这舟楫往来频繁、百行杂作的九河下梢,文人们行走于街衢巷陌间体味人世百态,留下的字句便愈发鞭辟入里、立意深刻。这般不离尘埃不脱凡俗的词作,正是中华诗词瑰丽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