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博物馆-明清瓷器展(上)
瓷器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发明,千百年来一直浓缩和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杰出智慧和创新精神。
瓷器滥觞于东汉时期,历经魏晋、隋唐、宋元瓷业的发展后,于明清时期达到鼎盛。明代起,江西景德镇跃升为“天下窑器所集”之瓷都,所烧瓷器的品种、产量、销路均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青花瓷器经元代短暂的繁荣后,在明代得以创新和推广,成为全国瓷器生产的主流;以成化斗彩为代表的彩瓷、永乐宣德时期的铜红釉和其他颜色釉瓷器,技术高妙、气韵雅静,是我国制瓷史上的空前杰作。清代,特别是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制瓷业达到了历史最高峰,所制瓷器以精妙严谨著称,且“行于九域,施及外洋”。除沿袭前代的制瓷工艺外,新创的珐琅彩、粉彩等瓷器,美轮美奂,为中国瓷器艺术增添了异彩。
明清瓷器,集中国古代工艺之大成,忠实地记录了瓷工们的不朽功绩,也折射出了创造它们的时代的特有光辉。
洪武瓷器
明代洪武二年(1369),朝廷在景德镇珠山设御器厂专烧宫廷用瓷。此后,历朝均沿袭这种制度,所烧产品被泛称为“官窑瓷器”。洪武官窑瓷器以青花、釉里红、红釉瓷器为主,其中红釉瓷器釉层较薄,呈色均匀,红中微微泛黄;青花和釉里红依然保留元代遗风,但图案题材比较单调,构图不及元代严密,运笔也相对呆板。民窑瓷器中最常见的品种是青花瓷,笔意洒脱奔放,具有浓郁的写意风韵。
釉里红。铜成色,1350度烧制,温度不够发灰,发黑。温度过高,颜色挥发变白。红中泛黄,朱元璋特别喜欢红色,姓朱,朱同红。明朝拆开是日月,寓意红,所以釉里红在洪武年间较多。
釉里红缠枝花卉纹碗
整器呈花瓣形,浅淡的釉里红纹饰布满了盘内外,盘内底新有折枝菊花三朵,盘腹内壁等距饰十六枝折枝莲花,腹外壁绘十二朵均匀排列的形态各异的四季花卉,包括莲花,牡丹,菊花,牵牛花等,宽平折沿内外壁均饰波浪纹,釉里红发色较暗,底呈红色,洪武釉里红的特征在这只盘上显露无遗。
青花是用钴料作着色剂,在瓷器胎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一次性烧成的瓷器。钴料在高温焙烧后会发出蓝色,和白色的胎骨相映衬,从而形成了蓝白相间的图案。我国青花出现于唐代,入元以后日渐成熟,明代永乐、宣德两朝是青花瓷器生产的黄金时代。官窑主要使用进口的苏泥勃青料,青花发色浓艳,浓重处时常会出现铁锈斑点。永乐、宣德两朝青花在造型、胎釉、纹饰等方面十分接近,所以有“永宣不分”之说。
永乐 青花海水葡萄纹盘
盘底绘并列缠枝葡萄纹三串,穿插藤蔓枝叶,内外壁绘牡丹、莲花、茶花、石榴、菊花等花纹,折沿内壁饰海水波涛纹带,内口沿留白,折沿外壁白釉无纹,纹饰分界处清晰描绘青花双圈或单圈,青花使用进口的苏麻离青料,色深处有铁锈斑,无款。
宣德 青花蔬果纹执壶
永乐 青花绶带纹菱口盘
宣德 青花花果纹碗
型如倒置的斗笠,口呈葵花形,内外满绘青花折枝花果纹,圈足外壁波浪纹,口沿外壁葵花形青花双圈,内壁小折枝花果纹带如莲花等。腹部外壁纹石榴等折枝花果。
宣德 青花云龙纹天球瓶
甜白瓷是明代永乐时期景德镇窑创烧的著名瓷器品种,因瓷器釉色柔和悦目,似绵白糖色,故称“甜白”。甜白瓷胎料精细洁白,很多制品薄到半脱胎的程度,能够光照见影,器物胎壁上常见有暗花刻纹。除了作为宫廷日用饮食器外,甜白瓷也被用作宫廷祭器。永乐年间的甜白瓷质量最佳,宣德、成化、弘治朝的产品皆略逊一筹。根据测试,永乐甜白光莹如玉的质感,是釉中含有多量细微的残留石英颗粒和一定量的云母残骸而形成,故不同于明代其它时期。
永乐 甜白瓷盘
胎体轻薄,胎内壁暗印莲瓣纹,外壁锥刺缠枝花纹,有一种“云破月来花弄影”的别致韵味。
宣德 甜白瓷暗花鸡心碗
中心柜
宣德 宝石红釉盘
1200度高温,氧化铜着色,单色釉,宝石红釉器。边缘白色,釉料下流,露出胎骨,灯草边,用来祭祀火。宣德之后没有宝石红釉,国力原因,技术失传,直至康熙年间才在此出现
明代正统、景泰、天顺三朝历时将近30年,政局动荡,经济生产受到很大影响,景德镇的制瓷业也转入低谷期,所烧瓷器的数额、质量和品种等均有较大幅度下降,一直以来被称为陶瓷史上的“空白期”或“黑暗期”。这个时期官窑烧造的器物很少书款,民窑仅以青花瓷为唯一品种。在时代特征方面,正统瓷器接近宣德晚期瓷器,气韵刚劲;景泰瓷器色调趋向淡雅,线条纤细;天顺瓷器彻底摒弃了明早期雄健豪放的风格,彩色柔和,为成化瓷器秀丽风格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景泰 青花抹红瑞兽纹缸
天顺 青花双狮花卉纹盘
成化、弘治、正德瓷器
明代成化、弘治、正德三朝,景德镇制瓷业得以恢复并扩大生产规模,由于统治阶层审美趣味的差异,致使各朝瓷器呈现出不同的风貌。成化瓷器以轻盈秀雅之风独步一时,造型玲珑秀奇,色调柔和宁静,绘画淡雅幽婉。弘治朝以黄釉瓷的烧制最为突出,胎体细润晶莹,彩料精细纯正,达到了历史上低温黄釉的最高水平。正德瓷器在品种和数量上均有大幅度增加,青花多用江西瑞州生产的石子青料绘画,图案呈色蓝中泛灰;素三彩以黄、绿、紫、白等釉色做装饰,色调幽雅,图案简练,是素三彩中的杰作。
弘治 白釉雕填绿龙纹盘
白瓷胎施娇黄釉,外底施白釉,黄釉是皇家控制最严格的一种釉色,金黄是至尊之色,黄与“皇”同音,明清两代黄釉只有皇家才能使用,明代私造黄釉者要被砍头。清代规定里外黄釉为皇贵妃,黄地绿龙为贵妃,以下嫔妃,贵人则不用黄釉瓷器。
弘治 青花花卉纹高足杯
诸葛碗,相传诸葛亮放饭量小,用来迷惑司马懿,外面看满满一碗,其实就是一小蝶。瓷碗适合祭祀,放不多的祭品,看起来却很多,很满。
正德 青花山形笔架
正德 青花缠枝莲纹梅瓶
弘治 青花人物纹三足炉
嘉靖、万历青花
明代嘉靖、隆庆、万历时期,景德镇青花纹样采用回青绘画,回青也称“佛头青”、“青金蓝”,色调蓝中泛紫,时代特征鲜明。从现存的实物资料来看,这三个时期的青花呈色也略有不同,嘉靖初期颜色偏浅淡;隆庆时色泽最佳,浓艳湛蓝;万历晚期色调趋向灰暗。由于嘉靖、万历两朝帝王笃信道教,致使瓷器的纹样和造型等呈现出浓郁的道教色彩,常见的器皿有葫芦瓶,典型的图案有八仙、八宝、八卦、云鹤等。
嘉靖 青花三狮纹罐
近釉处现火石红色,青白釉,青花稍淡,有黑紫点片。腹部绘三头狮,配以飘舞的飘带,周围饰火焰纹,该器青花发色浅淡,应为嘉靖早期作品。
嘉靖 青花云鹤纹盘
嘉靖 青花花鸟纹壁瓶
嘉靖 青花婴戏纹高足碗
嘉靖 红绿彩人物纹诸葛碗
展柜局部。
万历 青花松竹捧寿纹梅瓶
外壁通体分五层绘青花纹饰,主体纹饰绘于上腹部,为青花松节寿字纹,松树缠枝组成寿字,构思巧妙,颈部外饰青花焦叶纹带,肩部饰如意云朵纹,各云朵不相连,云朵间饰折枝花卉,图案满,不知所要表达的内容,一般只插一枝梅花,寓意此女子未嫁。
万历 青花云龙纹葫芦瓶
万历 青花龙凤纹盖盒
万历 青花人物纹盘
五彩是瓷器彩绘技法之一,可分为青花五彩和纯釉上五彩两种。其釉上彩料多为透明色,采用单线平涂技法绘画,故图案无浓淡深浅的层次变化。明代五彩始烧于宣德时期,嘉靖、隆庆、万历三朝颇为流行。典型的嘉靖五彩多以红、淡绿、黄、褐、紫及釉下蓝彩堆成,呈现出红浓翠艳、热烈华丽的视觉效果。万历五彩除采用传统的绘、染、填、点、堆贴等装饰手法外,亦发明了五彩和镂空相结合的工艺,所制产品图案繁密,尤其突出红彩,显得俗艳刺目,世称“大明彩”。
万历 青花五彩龙凤纹碗
万历 青花五彩龙凤纹碗
万历 黄地五彩双龙纹盘
万历 五彩麒凤纹螭耳瓶
万历 五彩云龙纹盖罐
这是两件形制近似纹饰主题相同细节不尽相同的盖罐,一只纹饰色彩浓烈,另外一只色彩暗淡,一件龙纹颈上鬃毛后杨,另一件鬃毛前冲,釉上彩透明色,单线平涂技法。无浓淡深浅的层次变化。五彩云龙纹盖碗。低温800度可以。内书“大明万历年制”六字双竖行楷书款。
转变期瓷器
从明代万历三十五年(1607)到清代康熙中期(约1676--1700),景德镇的瓷器制造业经历了一次重大转变,官窑急剧衰落,民营瓷业因海内外市场需求的刺激而跃居主导地位。青花瓷器是这个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品种,在瓷画方面逐渐摒弃了官窑蓝本,有效借鉴了同时期的版画艺术,具体作画时采用“分水技法”,按画面需要将钴料调配出多种深浅不同的料水,使烧成后的瓷器纹样呈现出浓淡相宜的色调,形成了层次分明、疏丽雅致的视觉效果。因这一时期景德镇瓷器兼具明末和清初两朝风格,故被称为“转变期或转型期瓷器”。
内壁青花彩绘青山、绿水,树木,一女子泛舟江上。外壁绘云山、树石、几位男子执火把和剑奋力向前追赶,一静一动想得益彰。
康熙青花
康熙青花以胎釉精细、色泽鲜艳、纹饰优美而负盛名。早期青花主要使用浙料,呈色蓝中泛灰,与顺治青花特点相近。中期青花使用云南地区的珠明料,烧成后的色泽湛蓝清丽,因其蓝如孔雀尾羽,亦有“翠毛蓝”之称。所用青料有“头浓、正浓、二浓、正淡、影淡”五种色阶,运笔则达到了得心应手的程度,甚至在一笔一画之中亦能变化出强弱不同的笔韵。晚期青花色调趋于淡雅,发色有晕散现象。后世有“硬彩(五彩)、青花均以康熙为极轨”之说。
青花莲纹盘
青花鹤鹿同春纹凤尾尊
青花人物纹杯
青花八仙纹香炉
青花博古纹胆瓶
青花十二月花卉杯
青花十二月花卉杯之一月水仙
青花十二月花卉杯之二月玉兰
青花十二月花卉杯之三月桃花
青花十二月花卉杯之四月牡丹
青花十二月花卉杯之五月石榴
青花十二月花卉杯之六月荷花
青花十二月花卉杯之七月兰花
青花十二月花卉杯之八月桂花
青花十二月花卉杯之九月菊花
青花十二月花卉杯之十月芙蓉
青花十二月花卉杯之十一月月季
青花十二月花卉杯之腊月梅花
雍正青花
雍正瓷器以精细著称于世,其特点是瓷质莹洁,器型隽秀,纹饰婉约,堪与明代成化瓷器相媲美,故有“明看成化,清看雍正”之说。与挺拔遒劲的康熙青花不同,雍正青花在造型和装饰上均体现出柔美秀巧的风格。此时的景德镇官窑拣选、冶炼青料更为精细,选择后的青料由专职工匠研磨,陈放数月之后方能使用,故青料中的锰铁含量降低,铅的含量得以提高,致使烧成后的青花呈色愈加稳定。青花的绘画工艺也更趋成熟,画得好的青花瓷画,具有国画的水墨效果。
黄地青花缠枝花卉纹盘
胎质细腻洁白,釉色洁白光润如玉,青花发色雅淡,花纹线条轻细工致,充分体现了雍正瓷器清新婉约的风韵。
清代乾隆一朝持续六十年,青花瓷器仍然是景德镇瓷业的主流产品,其烧造量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烧制技术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与清幽的康熙青花有别,又和淡雅的雍正青花不同,典型乾隆青花以纹饰繁密、染画工整、造型新奇取胜。此时的青花发色也因选料加工的差异而略有不同,早期呈色不够稳定,蓝色略显晕散;中期逐渐形成湛蓝明快的色调,具有“稳定、浑厚、沉着”的特征;晚期趋向浓重沉闷,失去了清丽明快的效果。
青花八吉祥纹盉式壶
青花云鹤纹爵杯
青花云雷纹双环耳豆
青花缠枝莲纹六连瓶
康熙时期,五彩瓷器烧造工艺进一步成熟,所用彩料比明代更为丰富,其最大特点是创造性运用了釉上蓝彩和黑彩,形成了红、绿、黄、黑、赭、蓝等多种彩色的巧妙搭配。由于彩料中加入了蓝和黑等深色调,使瓷画的色彩对比更加和谐沉稳。在瓷画方面,康熙五彩改变了明代嘉靖、万历时期的粗率画风,施彩均匀细致,线条劲挺流畅,笔触圆润柔和,使画面愈加工致精丽,生动传神。康熙五彩题材丰富多样,最具代表性的纹饰有仕女和戏曲人物等。
康熙 五彩云龙纹碗
内壁及外壁均有红,绿,黄彩绘,龙文纹各三条,周以青花所绘八吉祥纹,每层以青花圈相隔,圈足二层台阶式。
硬彩瓷器。十二月花对应花神画在杯子上,旁边有诗,描绘花神。康熙御用酒杯,胎口特别薄。
康熙 青花五彩十二月花卉杯之一月水仙
康熙 青花五彩十二月花卉杯之二月玉兰
康熙 青花五彩十二月花卉杯之三月桃花
康熙 青花五彩十二月花卉杯之四月牡丹
康熙 青花五彩十二月花卉杯之五月石榴
康熙 青花五彩十二月花卉杯之六月荷花
康熙 青花五彩十二月花卉杯之七月兰花
康熙 青花五彩十二月花卉杯之八月桂花
康熙 青花五彩十二月花卉杯之九月菊花
康熙 青花五彩十二月花卉杯之十月芙蓉
康熙 青花五彩十二月花卉杯之十一月月季
康熙 青花五彩十二月花卉杯之腊月梅花
康熙、雍正、乾隆釉里红
釉里红是用含铜的矿物作为彩料,在高温还原气氛中烧成的釉下彩瓷器。它的烧成对窑室中气氛要求十分严格,烧成难度大,成品率低。釉里红创烧于元代景德镇窑,明中期以后走向衰落。清康熙时期,皇帝本人非常重视这一名贵品种,在其督促下,景德镇再次烧制成功,并取得了卓越成就。雍正釉里红瓷器更趋精进,不仅色泽鲜红,而且成品率极高。乾隆时期,釉里红继续保留前朝遗韵,呈色稳定,色泽鲜艳。清中期之后此工艺日趋衰退,逐渐被矾红彩代替。
釉里红团螭纹葫芦瓶
乾隆 釉里红云龙纹盖罐
乾隆 青花釉里红八仙纹碗
雍正 釉里红三鱼纹高足碗
康熙 釉里红团龙纹碗
外壁釉里红团龙五条,内底釉里红团龙一条,外底青花双圈,“大清康熙年制”青花楷书款。釉里红含铜呈现红色,高温还原釉下彩,烧造难度大,成品率低,康乾时期成品率提高,呈色稳定。
请看下篇。